书城亲子家教培育英才:做天下最优秀的父母
14944600000032

第32章 金钱不能代替父母的关爱

有的父母认为,多给孩子些钱,让孩子生活过得好些,就是爱孩子;其实金钱多并不一定能结出甜果。

《知心姐姐》杂志曾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一次关于“零花钱”的调查。在参加调查的2301名学生中,近半数的孩子认为,他们周围存在着攀比、摆阔的现象,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这些同学摆阔的言行,比如——

他们会把一个大大的钱包拿出来给大伙看,好几百元,并且还拿来叠飞机玩。

他们会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让同学帮他数。

一起外出时,他们总是说:“我又是今天带钱最多的人!”

教子忠告

爱孩子对父母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舐犊之情,而是使孩子的心灵更加高尚浮躁变得沉稳,随意变得理性。

有些同学不小心碰脏了他的衣服,他就会嚷嚷起来:“我这衣服值×××钱呢,碰脏了你赔得起吗?”

他们总是在同学面前摆弄自己新买的东西,就算自己家里并不那么富有,也要逼着父母买贵重的东西。

他们花钱大手大脚,从来不计算自己花钱的数目,无论什么事都想用钱解决。

经常请同学去麦当劳,对买来的东西想扔就扔。

……

面对孩子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有的父母却认为,“家里都是一个孩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一点,多给一点零花钱很正常”。这些父母,只知道给孩子钱,却不知道引导他们正确的金钱观,难免使孩子产生摆阔、攀比的心理,结果是孩子不仅不珍惜父母的血汗,还会滋生不珍视父母的金钱,贪图安逸、享受等不良习惯。还有一些父母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减少了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和对孩子的照顾。他们采取多给孩子钱的办法来舒缓内心的愧疚感,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或者尽力让孩子的生活不经受任何坎坷。通常而言,这些父母会倾向于同时在物质上和情感上对孩子进行过度纵容,因为他们要用尽一切方法来减轻心中对孩子的亏欠感,其实,这也不会带来好的后果。

一个在美国读书的中国女孩对一位访问美国的中国教育工作者说:美国孩子是想办法找项目赚钱,而中国孩子是想办法找理由要钱。在美国的中学校园里,如果用父母的钱买高档服装,会被人瞧不起,认为他没有本事,而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折,节假日自己去打工挣钱。她建议,中国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钱。

这个女孩的建议是对的。对金钱的态度,实际上就是对人生的态度。从小让孩子懂得靠诚实的劳动挣钱,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劳动者。如果从小就伸手向父母要钱,而且自己还花得心安理得,将来就有可能是个“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