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孝道是亘古不变的,但行孝的方式却要因时间和人的不同而异。也许很多人看过故事之后,会质疑心灵感应的存在与否,或许会去验证所谓的“母子连心”。但是重点却是,千里之外,儿子疾步回家的急切心情,只是因为母亲的思念。
忆古思今,现代的交通工具极其发达,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十分钟的路程,就因一个“学习紧”而阻隔了多少亲情的相见?阻隔了多少亲情的表达?通讯工具是日益发达了,但亲情却一天天地淡薄了。一个电话就可以传递距离相隔的问候,那么,离开父母在外求学的子女多久没有说出自己的问候了呢?
因为理解,母亲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滴,微笑着放飞儿女的心愿。诚然,母亲的一句体贴,一份心疼,目的是不用惦记,不要分心,只要儿女能够在外面安心学习,自己甘愿这么在故乡苦守着,等待着……
其实,许多人不是不想表达孝心,只是想等一等,等成绩好一些,等拿了三好学生证书,等……日子一天天过去,你却不曾想过,母亲在这等待的日子同样也受着思念的煎熬。也许你的母亲常常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能知道孩子们在干什么就心满意足了,只要能知道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知足了。”
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学习多么繁忙,坚持每周打一个电话回家,和母亲聊上几句,让她知道自己最近在干什么,这样她就会比较放心。行孝要从现在做起,从一个电话,一次看望做起。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你带着母亲的牵挂离开家乡,也带着亲人的嘱托和期望,在求学的日子里,往往忽视了最根本的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