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和谐·静心·身心灵
14947500000020

第20章 关于疾病预防

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学中心主任、老年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学博士曾强教授百忙中通过电子邮件回答了白领的问题。

问:我们身边有过若干这样的案例,刚刚做完体检一年就查出患了癌症,而且还是中晚期。为何体检查不出来呢?我们做体检还有意义吗?

答:这个问题确实很常见,需要我们进行反思。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和解释这个现象:

1.目前我们的体检基本是一个筛查,没有明确的“器官”和“重点关注”点的靶向性,检查也不一定很细致,所以漏诊的几率就会很大。也有一些“非正规、不规范”的体检机构,存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体检有走过场的感觉,所以也常常会对一些明显的病症出现漏诊。

解决办法:由你的私人医生根据你的身体情况,根据生命周期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的高危因素设计个性化的体检套餐,并去正规、专业的体检机构进行体检,一般不要随团去体检,而是约好时间单独体检,当然费用会高一些,但是检查会细致一些。

2.肿瘤的生长是个慢性渐进的过程,日本学者认为从一个突变的细胞发展成一个癌细胞,这个癌细胞开始无休止地繁殖到直径1cm大小的癌团,大约有10亿个癌细胞,需要2~7年的时间,有时肿瘤的生长是跳跃式的,受心理(情绪)、营养(促癌因素)、环境(致癌因素)以及免疫功能(抑癌因素)等因素的影响。而目前我们的医学体检基本还停留在形态学(通过影像学检查)检查,尽管我们的一些高端体检设备(如CT、核磁共振、高分辨彩超)理论上的分辨率可达到2mm,可是通常我们体检可以发现的肿瘤依然要在1cm以上,很多微小癌团(1cm以下,其实已经不小了)不特别细致地去检查和关注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所以一经发现就必然是中晚期了,这其实是现代医学尤其是专业体检机构亟待反思的学术问题。

对策:要转变肿瘤预防靠体检去发现的思想,因为即便发现也已经晚了。因此要加强对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肿瘤易感因素的发现和识别,比如有没有肿瘤性格、有没有肿瘤饮食、有没有肿瘤环境、身体的抗癌能力和抗癌储备是否充足等,这些就需要为一些高端人士配备专业的全科医生进行健康管理维护。

3.体检机构如何从形态检查过渡到功能检查,重点从疾病评价过渡到健康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对身体的健康设定一些标准值,看看我们的体检客户的身体情况比健康的标准差了多少?差在哪里?离一个疾病还有多远?哪些因素是加速器?通过哪些因素可以保持现状甚至可以帮助逆转?这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专业和学术问题。

问:有些人,昨天还好好的,突然检查出来自己已经得三高了,甚至得心脏病、冠心病了,这些疾病没有征兆吗?

答:健康和疾病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的,不能说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生病了。可是这个现象的确很普遍,其中第一个问题已经作了一些解答。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我常常会借用精神医学里的灰色理论来解释,比如完全健康的人是白色的,完全不健康的人是黑色的,那么纯白和纯黑的人是不存在的,所有人都处在白色和黑色之间的灰色状态。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人身体里有不健康的组织和细胞,病人身体里也有功能正常的器官和组织。三高的标准是人为设定的,冠心病、心脏病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是我们平时忽略了而已;其实病根早在一天天慢慢孳生,等我们发觉时已是积重难返了,所以有病来如山倒之说。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全科医生(私人健康医生)缺失的结果,因为健康医学太过专业,去发现身体里潜伏的疾病和病变的确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经验,所以《黄帝内经》里讲只有上医(最高明的医生)才能治未病。可以明确的是,所有疾病都有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可以肯定地说,任何疾病都会有很多发病和致病的征兆,即便是传染病也有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并且还有潜伏期。

问:肿瘤专家死于肿瘤,心血管专家死于心血管病,是不是可以说肿瘤和心血管病是很难预防的?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好像有这么一个咒语,其实查查资料这个问题经不起推敲啊!人总是要死的,不论他死于什么原因?肯定都是要死的,而且现代医学还没有对人体的很多现象做出完整的解答。医学有很多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究和发掘,任何人都有可能死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不过肿瘤专家死于肿瘤被大家重点关注了而已,并不是所有的肿瘤专家都死于肿瘤。从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80.9%中国人死于各类慢性病,而肿瘤和心血管病占慢性病的前两位,可以说有一半的人是死于这两种疾病的。所以这些专家死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不奇怪。我想说的是,预防疾病是个知易行难的事情,需要有本人的意愿,更需要有专业机构的服务,这方面可以说我们现实生活里是难以获得的。现在的好医生都在医院治病去了,水平差的医生在社会上搞一些不专业的健康服务。其实我们缺少的是一个让疾病预防成为最大利益的服务模式,这是一种医疗制度的缺失,医院帮你防病了他能获得什么经济和经营利益?所以疾病预防难在制度设计、模式设计而不是难在不好操作或操作本身!

问:对于没有症状的病怎么去预防呢?

答:这个问题上面其实都做了解答,没有症状也就是说患者还没有感觉,这就需要专业人员为他们进行定期的健康评估。可以通过生活方式问卷、体质测评、危险因素识别等手段去发现疾病的危险因素,让健康风险不要进一步发展成为健康问题,这里有很多专业的问题,如果需要我们以后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