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能排除一次性压发地雷,破坏或干扰其他种类的地表面布设或埋设在地深处的地雷,使它们爆炸并至少将它们抛到通道之外。已服役10多年,是一种机械、爆破联合扫雷机组。
该系统由1根长230米、直径67毫米的塑性炸药软管(直列装药)和火箭发射器组成。直列炸药软管绕卷后存放在木箱中,木箱和一个8管火箭发射器共同装在两轮或四轮拖车上,拖车可由奇伏坦、逊邱伦坦克或其他装甲工程车、人员输送车等牵引,在牵引车前面装车辙式扫雷犁。
该系统的作业过程为,首先将装大蝮蛇的拖车牵引到雷场边沿以外45米的方圆内,这时拖车仍与牵引车联接着;然后从牵引车上通过电传动用8管火箭发射器将直列装药射向雷区;装药软管的尾端装有形似3把伞那样的着陆阻缓装置,飞行时直列装药平伸向前,并驱动撞击机构,待着陆后撞击机构便引爆炸药,为车辆开辟1条长183米、宽7.3米的通路。
试验证明,只要不是耐爆或装多脉冲引信的地雷,至少可排除90%的反坦克地雷。安装在车辆前面的车辙宽扫雷犁可排除未引爆的埋入地下最大深度为23cm的反坦克地雷,也能扫除布设在地面上的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每侧扫雷犁上有7个犁齿,在车前将地雷翻出并推到两旁,能清出1条3~8米宽的无雷通道,中间留有1m宽的未排雷带。
目前正在大蝮蛇设计思想的基础上研制一种称为串联式发射系统的扫雷系统,可用主战坦克或其他工程车牵引着前、后两辆大蝮蛇车,先由后面的一辆拖车在雷场外围发射直列装药,后辆拖车脱钩;接着牵引车和前辆拖车开入雷场,到达第二个发射阵地,重复发射过程,这样就可使被扫雷场纵深达400米。
联邦德国蝎式抛撒布雷车
概述
1984年以来,联邦德国一直在积极研究抛撒布雷系统,称为火箭抛撒布雷系统,包括MSM-FZ车辆抛撒布雷系统(目前称为蝎式抛撒布雷车)和目前正在进行飞行试验的MSM-HS直升机抛撒布雷系统。1986年首批抛撒布雷车交付联邦国防军。根据签定的合同,需要提供300辆M548GA1履带式装载车;1802套撒布地雷部件;300套定时、测试和抛撒装置(EPAG);10000个装雷箱。蝎式抛撒布雷车,属于旅、师两级战斗支援部队的战场武器,用于执行阻止敌方实施工兵机动任务。它一次可装载600个反坦克地雷,在5分钟内可设置1个宽150米、纵深60米的反坦克地雷场。截止1988年,联邦军获得该车300辆,大大加强了陆军的前沿防御能力。
结构特点
该车由M548GA1履带式装甲车改进而成。车上旋转平台上装有6个可调整的发射雷箱,每个雷箱中有5排雷匣,每排雷匣内装20枚AT2地雷。雷匣有金属壳体,填充泡沫塑料。每个雷匣中有4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抛射管,每根管中有5枚AT2反坦克雷,用火药一次发射抛出。
车辆驾驶舱内安装的EPAG定时、测试和发射装置是系统的主要控制装置,可用于预先选择综合的地雷障碍数据,或转入自动工况。作业前输入装置的数据包括地雷的6种自毁时间;在0.1~0.6枚雷/米之间的6种不同布雷密度;自动抛射或单枚抛射,向左右两侧交替抛射,或向一侧抛射。EPAG装置还可用组件故障显示器自行检测,监视作业条件,显示准备抛撒的地雷。
布雷车以规定速度前进时以5枚AT2反坦克地雷为1组向车辆后斜方向抛撒。
在贝尔(Bell)UH-1D基础上研制了直升机载系统并在接受飞行试验。机上的两个雷箱、EPAG控制系统与抛撒布雷车上的相同,用减振装置和悬挂装置支撑两个雷箱,而EPAG固定在货舱的座椅连接件上。系统的装配时间约15分钟。布雷时直升机飞行高度为5~15米;战斗装载量为215个雷匣(200 AT2反坦克雷),在20秒内,可布设一个每米0.5枚地雷、500米长的地雷障碍。
M58A3直列装药扫雷器
该扫雷器(MICLIC)是由1985年8月定型的M58A1MICLIC改进而成,与M58A4一起成为生产型装备。这种扫雷器安装在拖车上,可由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M2/M3布雷德利战车、M9装甲战斗推土机等牵引,利用装药爆破,开辟1条长107米,宽3.7~4.6米的通道,为坦克、车辆和步兵通过雷场扫清障碍。
结构特点
每根直列装药长约107米,含有793.8公斤C4炸药,炸药沿尼龙绳和导爆索四周均匀分布。直列装药、拦索和M113A1E1电引信均装在1个钢制容器内储存或输送。容器装在M353型拖车的平板架上,架上有M155发射系统。从地面发射时,发射系统固定在平板架上,MK22 MOD4 127毫米火箭发动机装在发射架上,发射架与牵引车成一整体部件。直列装药装上引信后,将装药导线与火箭发动机连结,用M34发射装置遥控发射或从安全阵地上发射。在目标区上空,火箭将直列装药推出平板架,而装药向前飞行距离受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时间和62.48米长的着陆缆索的限制。装药展开后,发射装置产生的电脉冲引爆炸药,落地爆炸,排除地雷。
一种称为M68A1的惰性直列爆破装药是该扫雷器的一种变型,现用于教练和军训,它采用模压合成橡胶和M1147惰性引信。
扫雷艇
扫雷艇,是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有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港湾扫雷艇和扫雷母舰等,主要担负开辟航道、登陆作战前扫雷以及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
基本简介
扫雷艇,是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有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港湾扫雷艇和扫雷母舰等。扫雷艇主要担负开辟航道、登陆作战前扫雷以及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为了不触发磁性水雷,日本一直都使用木造扫雷艇。
扫雷舰艇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在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相继研制出了玻璃钢船体结构的扫雷舰艇、艇和扫雷具融为一体的遥控扫雷艇、气垫扫雷艇等,大大提高了排扫高灵敏度水雷的安全性。
扫雷艇是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给海军的使用和航运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研制历史
专门的扫雷舰艇大约出现在1910年至1912年,由俄国最先设计建造。早期的水雷主要是锚雷,它由雷体和雷锚组成,并通过雷索布放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舰艇最初扫雷的方法是通过带有浮标的钢索拖曳着扫雷具实施扫雷,这种扫雷具在钢索上装有割刀。割刀像张开的剪刀,刀刃硬度很高,上面装有平衡板,使扫雷时保持水平并使刀口张向外侧。当扫雷舰拖着扫雷具前进时,一旦碰到锚雷雷索,扫雷具将使雷索进入刀口被切断,锚雷就浮出水面,若无法切断雷索时,也能将水雷拖至水面,然后加以摧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只有俄国和英国拥有少量专门建造和改装的扫雷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人首先违反海牙会议关于禁止在敌对双方领海之外布雷的决定,不仅将水雷布设在英国附近海域,而且把布雷的范围扩大到了波罗的海、黑海咽喉区各港口,致使交战双方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水雷战。当时,双方布放了大约31万枚锚雷,面对数量巨大的水雷对航海造成的危险,各国匆匆建造和改装了大批扫雷舰艇用于排除水雷隐患,当时扫雷的舰船规模达到了3000艘左右。
工作原理
扫雷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探雷声纳或其他手段发现水雷,再通过精密导航定位系统确定水雷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水下观测系统对水雷进行识别,然后遥控扫雷具或引导其他扫雷具销毁水雷。
发展历史
最初的扫雷舰由于航速较低、续航力较小、扫雷方式单一,所以扫雷效率较低,危险性较大,而且扫雷的效果也并不明显。随着扫雷舰及扫雷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扫雷舰在反水雷作战中成果显著,仅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80艘扫雷舰艇就清扫了2.7万平方公里海域,重要航道或海域反复清扫过80次以上,在保证重要海域和航道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美国海军在1945年冲绳岛登陆作战中,就动用了122艘扫雷舰,花费了14天,清扫了约3000平方公里的水雷障碍,消灭近1900个水雷,保证了登陆战役按时进行。
分类
木制扫雷艇
日本的扫雷艇在海上战争申备受瞩目,最让人惊叹的是,它完全是木造的。支撑这些木船在海上所向披靡的是船匠们卓越的制造技艺。
2008年9月29日,在鹤见区的万有造船厂京浜事务所里,伴随着《军舰进行曲》,高岛号从船台徐徐滑向海中。300人一同观看了入水仪式。
扫雷艇的任务是移除在海底暗设的水雷。为了不触发磁性水雷,日本一直都使用木造扫雷艇。木造扫雷艇的基准排水量是570吨,全长大约57米,船体全部涂着银灰的军舰色,从外观上完全看不由是木造的,一只木造扫雷艇的寿命约为20年。现在,各国扫雷艇基本上都使用纤维强化塑料(frp)制造,价格低得多,高岛号已经是仅存的最后一只木造扫雷艇了。
高岛号从2007年5月开始建造,使用了能搭建30幢30平米独立住宅的木材,启用了资深的船匠60多人,只使用最简单的刨子和锯进行加工,木头都被切割成薄板,由人工将它弄弯。画线时使用墨斗,量好后再用刨子刨。为了给船身增加坚硬度,工匠们会适当改变木头的纹理,再把木板粘在一起做成龙骨、框架和船头。螺丝钉和钉子也是特制的,使用的是非磁性的铜和不锈钢,并且每一根钉子都是完全靠手工钉上去的。这是一种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木板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技术。
气垫扫雷艇
气垫扫雷艇是一种军用气垫艇,艇上装备有扫雷设备,可用于海上扫雷作业。气垫扫雷艇是一种全垫升气垫艇,气垫扫雷艇艇体可全部离开水面,可避免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攻击。所以,气垫扫雷艇的战斗性能优于一般的扫雷艇。
挪威的M340“奥索依”级气垫艇中有一种装有扫雷具的气垫艇,便是气垫扫雷艇,可在海上进行扫雷作业。
无人扫雷艇
瑞典SAM3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能够拆散装进一标准集装箱内,便于实施快速部署,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通过陆路或运输机,运往任务区。
SAM3亦可以在海上实施部署,只有有关支援舰装备有重14吨的起重机,便可以实施海上部署。
询及重新组装SAM3时间,他说,约可以在一天或两天内完成组装。SAM3只需一名任务操作员设定及输入扫雷任务区资料后,SAM3便能进行运作,运作模式可以是全自动或遥控模式。
SAM3舰长14.4公尺,宽6.7公尺,最高航速为12节,扫雷航速为8节。SAM3皆曾在瑞典、德国、荷兰及芬兰进行过联合试验。
工作方式
第一个时期
是由接触式扫雷为主向非接触式扫雷为主的变化时期。导致这一时期扫雷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非触发式水雷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交战双方就投入了新一轮水雷战之中。在作战中除了传统的触发式水雷之外,还出现了磁场、音响和水压感应等非触发式水雷。为了对付新型水雷,一些国家很快研制出各种电磁扫雷具和音响扫雷具,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产生与水雷引信感应装置接近的电磁和音响模拟信号,使水雷引爆装置产生误动作。对于灵敏度较高的感应水雷或扫除困难的水压水雷,常用的扫除方法是用改装的具有较强抗爆能力的商船反复通过直接引爆水雷。
第二个时期
是由被动扫雷为主向主动猎雷方式为主的变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水雷引信的多样化和智能化,扫雷变得越来越被动、盲目和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海军开始探索新的反水雷手段。上世纪70年代初,以主动方式猎雷的舰艇出现了,法国第一个建造出现代化的猎雷舰艇,至此世界反水雷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级别
舰队扫雷舰,也称大型扫雷舰,排水量600—1000吨,航速14—20节,舰上装有各种扫雷具,可扫除布设在50—100米水深的水雷。
基地扫雷舰,又称中型扫雷舰,排水量500—600吨,航速10—15节,可扫除30—50米水深的水雷。
港湾扫雷艇,也称小型扫雷艇,排水量多在400吨以下,航速10—20节,吃水浅,机动灵活,用于扫除浅水区和狭窄航道内的水雷;
扫雷母舰,排水量数千吨,包括扫雷供应母舰、舰载扫雷艇母舰和扫雷直升机母舰。
312型遥控扫雷艇
简介
该艇具有艇体小、吃水浅、机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港湾、江河、岛礁区昼夜作业,可在雷区以外遥控扫雷,以减少和避免人员的伤亡。艇具合一提高了该扫雷艇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战斗力,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实战的需要。
312型遥控扫雷艇,可在5千米外进行遥控操作,人员和主要装备安全性很高。全艇长20.9米,宽3.9米,吃水深2.1米,标准排水量47吨,动力为一台300马力柴油机,最高航速12节,最大航程260千米。
该艇具有艇体小、吃水浅、机动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港湾、江河、岛礁区昼夜作业,可在雷区以外遥控扫雷,以减少和避免人员的伤亡。艇具合一提高了该扫雷艇的机动性、灵活性和战斗力,使之能更好地适应实战的需要。
扫雷艇排水量只有50吨,在4级海情下可以昼夜扫雷作业。主控端可放在集装箱上,也可放在舰船上,直升机或岸上遥控。遥控距离6海里,有三种定位方式:雷达、无线电双曲线、微波。遥控的方式无线电指令。它具有扫除磁性,感应、音响及其联合引信水雷的能力,扫雷宽度150~250米。
建造历史
在1968年,鉴于美军在越南大量使用水雷作战的情况,中国派出了考察组赴越考察,着手研制新式反水雷兵器。考察组回国后,参加该组工作的710研究所技术人员刘治平提出研制一种前放磁艇具合一式扫雷具的方案,采用遥控方式安全扫除水雷。1969年,海军装备部和七院召开了“六·二六”会议,确定研制312型艇具合一式遥控扫雷艇,以710研究所为主开展研究设计工作,708、704、701研究所配合,中华造船厂负责试制。不到三年时间就研制出2艘试制艇,并于1972年7月与港湾扫雷艇一起赴越扫雷。在援越扫雷作战中,中国扫雷技术组荣获越南一等战功勋章和奖状。此后,中华造船厂又完成了60多艘后续艇的突击生产任务。
历史功绩
由于我国当时的总体科技实力比较落后,因此在系统配套性、目标高精度定位和舰艇自动航行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且由于艇小,因此适航性和续航力都受到了限制,电子器件的可靠性也不高。但它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参加实战并成功扫雷的遥控扫雷艇。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联邦德国才开发出与此类似的“特洛伊卡”型遥控扫雷艇。整整比我国晚了近lO年。
于1972年7月与港湾扫雷艇一起赴越扫雷。在援越扫雷作战中,中国扫雷技术组荣获越南一等战功勋章和奖状。
中国海军6605型及6610型扫雷舰
简介
中国海军T43级6605型804号扫雷舰,1953年根据中苏“六四”协定,有偿转让“T-43”级基地扫雷舰给中共,首先由苏联原装进口了4艘(6605型)后,由苏方提供材料图纸在武昌造船厂组装(6610型),60代曾进行“国产化”改良,并有部份在广州黄埔造船厂建造;先后建造了约37艘,建造工程直到80年代末期才停止。
该级舰名都以“店”字号的村庄来命名如“长辛店”、“沙家店”、“周口店”等;编号有“3XX”、“8XX”、“9XX”等。主要任务是:确定雷区范围并将其扫除;进行侦察检查扫雷工作;在雷区开辟行道;引导低速船舶及其编队随舰前进。
自第一艘6605型舰开工建造开始,至1987年12月最后一艘6610型扫雷舰交付部队为止,两型扫雷舰共计建造了38艘,其中6605型舰4艘,6610型舰33艘,在建造过程中被改造为水声研究船的6610型舰1艘。6605和6610两型军舰,成为人民海军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力扫雷舰。该级舰已陆续除役中,部份转为备役,有3艘改为测量舰,一艘改为救难舰(J-141);在役各舰除扫雷外亦兼负巡逻任务。
建造过程
T43级扫雷舰,1954年初,6605型舰的俄文资料共3558份,共计27530页,2711.23平方米抵达中国进行翻译复制。另一方面,苏联专家代表团于同年4月抵达中国,帮助一机部船舶局确认武昌造船厂为6605型舰的定点建造厂,并提出了武船改建的修改建议。按照协议,1、2号舰由苏联直接提供船体分段、部件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材料,武船仅负责总装。经过扩建,武船也满足了建造要求,1955年3月,6605型舰首舰于武昌造船厂开工,1955年4月上船台,1956年3月下水,1956年12月交船服役,至1957年12月19日止,4艘6605型扫雷舰先后建造完毕,交付部队。
在首舰试航后,工厂方面应海军使用部队的要求,对首舰(以及后续舰)进行了部分修改,其中包括:增加天遮;改进管系使锅炉水舱与淡水舱相通,将锅炉油舱改为燃油舱;改苏式炉灶为中式炉灶;工兵舱增设电风扇等。其中的炉灶和电凤扇问题,几乎是每型苏式舰艇来华后必经的改进项目。
在6605型舰建造期间,苏联于1956年6月将6610型基地扫雷舰的原文资料共4919份,共计25043页、总面积2582.57平方米,转交给中国方面。船舶工业局第一产品设计室对其进行了翻译复制,由武昌造船厂根据苏联转让图纸和提供的主要材料设备自编工艺路线组织生产。经过准备,6610型舰首舰于1956年7月在武昌造船厂开工,1957年2月上船台,1958年4月下水,1958年9月13日交付海军使用,厂方编号甲65,服役后舷号为933.
此后,第一批6610舰的其余3艘先后开工建造,并于1958年底全部服役。第一批舰并不是完全按照苏联图纸建造的,而是对舰的通风系统、贮藏室、发电机设备等12个项目进行了中国化的修改设计。
1958年后,中国又向苏联订购了一批6610扫雷舰的材料设备。但是,苏联当时已经生产下一代产品,很多产品无法再提供,且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破裂,苏方撤走了专家,停止了供货。面对这种形势,海军和一机部决定组织国内力量解决配套产品问题,并利用正在进行6610舰“适应东海条件”修改设计的机会,将国内能够提供的设备加入图纸。
这就是后来的6610“东海方案”型舰,其修改内容包括:增加空调系统,确保夏季有冷气,冬季有暖气,更新锅炉、暖气和日用蒸汽系统等,经过“东海方案”修改设计的6610型9、10号舰于1964年底交船服役。但是,由于很多国产设备一时无法生产,舰上当时还有很多缓装项目,留待以后补装。此后,为了改变这种形势,六机部决定将6610舰彻底“中国化修改”后来称为“65修改”除了贯彻“东海方案”外,还对空调设备、扬弹机、通讯和雷达设备进行了改造。1966年8月,广船开工了彻底“中国化”的首舰398、399舰,两舰分别于1969年和1970年服役。
但1972年以后,由于美国在越南沿海港口、航道进行了全面的布雷封锁,反水雷战的重要性又有所提升,再加上新型反水雷舰艇尚未研制成功,国内政治形势又有了新的变化,6610型舰的生产于1974年开始恢复。同时,六机部开始研究6610型舰的定型问题,定型修改设计对“65修改”进行了818项改动,包括更换新型声呐、新型调距螺旋桨等,至1981年12月,6610型扫雷舰正式生产定型,此时距首艘国产6610型舰下水已有23年。
20世纪80年代,6610型舰又进行了两次改进,第——次是对部分舰机电部位进行了改装,此前由于6610的停泊发电机组在“中国化修改”后功率大大提高,产生了较大的震动和噪声(噪声超过100分贝),影响了其下方后士兵舱乘员的休息和生活,经过加装减震设备和吸声隔音设备,最终将土兵舱的噪声降低到较为舒适的范围,此后,这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其它舰艇。第二次改进则是在舰上加装污水处理设备,并改善舱室生活设施。
规格
6605型
舰总长58米,型宽8.5米,型深3.7米,吃水约2.2米,满载排水量约570吨,主机为两台1100马力柴油机,双轴推进,最大航速14节,扫雷速度10节,续航力3800海里,自持力7天,人员编制77人。
6610型
主要改进包括正常排水量增加到570吨;总长增至约59米,这是为了增加扫雷甲板的长度,改善扫雷作业条件。而且,尾端与螺旋桨距离增加后,也可以避免扫雷索具或者浮电缆绞缠螺旋桨,可以提高扫雷作业的安全性;此外,由于采用了双轴变螺距螺旋桨和新型主机,最大航速增加至15节,而且操舰的机动性也大为提高。
装备
6605型
该舰配备63式37毫米舰炮1~2座(后期的改进型称为“南方方案”,装有85毫米主炮一门),60式25毫米双联舰炮2座,14.5毫米双联机枪2座(部分舰只装备)。该舰还配备有BMB-2大型深弹发射装置2座,装载深水炸弹20枚。舰上扫雷装具包括MKT-2型海洋切割扫雷具2套、BAT音响扫雷具1套(另有一发声器备用),TEM-52型电磁扫雷具1套。
其中MKT-2型海洋切割扫雷具同之前引进的MT-3扫雷索一样,仅为被动拖曳式切割扫雷索,功效一样,只是型号不同。BAT音响扫雷具是一种发声扫雷具,就是在扫雷具内有一个发音器,内装电动机振动锤和振动板,扫雷舰根据扫雷需要给发音器通电,使振动板发出强大的类似舰船航行的噪音,其半径可达100-200米,诱爆音响水雷。
TEM-52型电磁扫雷具是一种“开口式”电磁扫雷具。具体地说,它依靠两个相距较远的水下电极,利用船上发电机提供的强大电流来释放不同工况的电脉冲,使得两电极之间产生强大的闭合磁场——极为类似舰船航行过程中产生的磁场,从而引爆磁感应水雷。这种扫雷方式必须利用海水作为介质来导电才能实现。
6610型
6610型装备双37毫米炮2座,双25毫米炮2座,14.5毫米机枪两挺,具体布局为,舰首为1座双联27毫米炮(南海方案为85毫米主炮),舰桥前平台布置2挺双联14.5毫米机枪,舰体中后部烟囱两侧布置两座双联25毫米炮,舰体后部中轴线布置一座37毫米炮。作为一型扫雷舰,该舰的火力是相当强的,尤其是舰R炮的射速都很快,在近距离上颇具威胁。
扫雷装备除350型猎雷声呐一部外,还有两套爆破截割式扫雷具,一套音响扫雷具和一套电磁扫雷具。其中,换用大型的MKT-1型扫雷具代替了MKT-2型中型扫雷具,扫雷宽度增加一倍。而且可以爆破雷链;电磁扫雷具改进为带有多种电流脉冲工况的TEM-52M型,扫雷范围大大提高;音响扫雷具改进为BTAK型,带有多种声脉冲工况,总的扫雷能力大幅度提高。
评价
6605型和6610型扫雷舰陆续服役后,深受中国海军部队指战员的欢迎。在当时中国海军水面舰艇部队装备的各型苏制舰艇中,这两型舰大小适中,拥有比较大的续航力、自持力,以及较好的适航性,而且设备齐全,火力较强,航程基本满足我国对海防的需要。
该级舰战时可以执行扫雷、布雷、配合反潜、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平时可以执行各项训练任务,并能担负一定的人员和军需物资的运输任务,其性能在平战要求间达成了良好的平衡。特别是对于中国海军亟需的扫雷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正是通过对这两型舰的引进制造,中国学到了世界先进的扫雷技术,并真正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扫雷能力。
进取级扫雷艇
进取级是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在朝鲜战争期间建造的远洋扫雷舰。全舰采用木质舰身和特殊的3层船壳设计,使舰体非常坚固耐用,因此使用40多年后,舰体里面2层通常还是非常完整。
采用木质舰身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解决消磁问题,另外吸收水雷爆炸的冲击波效果也较好。不过这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材料水平的限制,只有木材是最适合建造扫雷舰的材料,而且制造舰身必须使用没有任何树节或疤痕的木材制造,以保证船体的强度和受力的均衡。这种木材在美国属于战略管制物资,不会轻易出口。
而为了达到降低磁性的目的连舰上的用金属材质制造的设备也大都采用不锈钢或铜等非磁性金属制造。不过随着材料生产技术的提高,现在世界上的先进扫雷艇大多使用玻璃钢船体,在降低成本,提高舰体强度的同时,同样具有良好的防磁性。但是当船体受到损坏后,还是采用木壳船体的船只更加容易修复一些。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将进取级的老式UQS-1探雷声纳更换为较新的SQQ-14型可变深声纳。SQQ-14有高频及低频等2种操作模式,可以辨识海底的可疑物体,最大探测距离约1646米,深度可达100米,安装于进取级原来40毫米速射舰炮的炮位上。进取级取消了舰上的40毫米速射舰炮,改装1门Mk68单管20毫米机炮。
而台湾海军接收后,只保留了2挺12.7毫米机枪(由于Mk68单管20毫米机炮太过老旧,有炸膛的危险,因此被淘汰)。改装后进取级的扫雷设备包括各种机械、音响及磁性扫雷设备,舰桥部份也被改为封闭式。从1988年起,进取级远洋扫雷舰开始配备Benthos Super Sea Rover线控潜水载具,这种载具总重72.5公斤,可下潜至300米深,水中速度为4节。1996年,台湾接收的进取级远洋扫雷舰再次进行改良,改良后可能携带有无人遥控猎雷载具。
经过在美国一年多的整修及人员训练,1995年2月5日,台湾海军采购的4艘远洋扫雷舰抵达高雄港。2月9日,停在台湾左营军港码头的永慈号遭到准备靠泊的汉阳号驱逐舰(DDG915)擦撞挤压,造成最外面一层船壳轻微受损,此时永慈号刚返回才4天,尚未举行成军典礼。
1995年3月1日,4艘扫雷舰在台湾左营的水星码头举行成军典礼,分别命名为永阳号(MSO1306)、永慈号(MSO1307)、永固号(MSO1308)及永德号(MSO1309)。这批扫雷舰将隶属台湾海军舰队司令部192扫雷舰队指挥管辖,未来将执行战斗扫雷任务。
复仇者级猎扫雷舰
研制背景与型号
“复仇者”级的产生
在制定1978财年的预算申请时,美国海军首次提出了19艘新型反水雷舰艇(MCM)的采购计划。要求在1979财年拨款6000万美元研制首艇,在其后的三年中每年建造6艘,总预算为11.6亿美元(不包括设备费和交船后费用)。但由于研制猎雷设备和修改设计,建造计划被一推再推,直到1982年才签订了建造“复仇者”(Avenger)级首舰的合同。
根据1979年7月公布的材料,该级舰长为60.96m,满载排水量为1100t。为了降低成本,将尽可能多地采用民船规范。
在美国海军1983财年的造船五年计划中,要求更改该级艇的设计,使其更小些,效费比更高一些。总数量也从19艘减到14艘。
建造计划
1982年6月,彼得森(Peterson)公司获得了6440万美元的首舰建造合同,1983年5月,马里内特造船公司(Maiinette)获得4660万美元的第二艘舰建造合同。到1984财年,美国国会共批准8艘舰的建造计划。1984年7月,阿连特造船系统公司(Alliants Marine System Division,后来属于霍尼威尔公司)获得3010万美元的6套灭雷系统研制合同。
1985年6月,首舰“复仇者”号下水,准备在年底入役。但在进行发动机试验时,发现主机与减速器的转向搞反了,随后又发现用来作替换的埃索塔·芙拉西公司柴油机不能满足美国海军的耐久性试验标准。于是,对于该级舰发动机的试验和改进一直持续到1987年初。
1986、1988财年,美国海军又分别提出4艘和3艘舰的建造计划,但后者被国会两院否决。
1987年9月12日,首舰“复仇者”号(MCM-1)进入美国海军服役,比计划时间晚了2年多。
在1990财年的预算中,美国海军再次提出最后3艘舰的建造计划(3.5415亿美元)。
1990年末至1991年初,“复仇者”号参加了海湾战争。虽然主要的反水雷任务均由英国和法国海军承担,但“复仇者”号有限的参与还是证明了美国海军对反水雷舰艇的迫切需求。同时,“复仇者”级可靠性差的问题彻底暴露出来了。“复仇者”号在海湾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修修补补上了。另外,由于其发动机存在问题不能远航,开战前,不得不将其装在一艘大型运输船上运至海湾。
1991年对“复仇者”号进行了抗冲击试验,结果却是损益参半。尽管舰体未受破坏,但在舰壳表面玻璃钢覆层上出现了裂纹。美国海军称“裂纹是由于使用不当引起的,不会产生问题。”但一些造船师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这些裂纹可能会加速木质船壳的腐烂。他们还指出,美国海军的抗冲击试验远不如英国海军的严格,如果按英国标准进行试验(爆炸物在龙骨正下方爆炸),“复仇者”号就可能被严重破坏。
1994年11月5日,该级最后一艘“首领”号入役,目前4艘已转入预备役。
造价
该级舰的平均造价约为1.177亿美元(1990财年)。
作战使命与任务
该级舰主要与“鹗”级近海猎扫雷艇配合,在远海和近海执行清除水雷的任务。
总体性能与装备
动力装置
主机:4台Waukesha L-1616柴油机(第一艘和第二艘艇),或埃索塔·芙拉西公司ID 36 SS 6V AM柴油机(其余各艇),持续功率1.76MW(4×600hp)(航渡);2台Hansome电动机,294kW(2×200hP)(猎雷)。
推进器:2只变距桨;1台Omnithruster公司的首推器,257kW(350hp)。
电站:3台Waukesha L-1616柴油发电机(第一艘和第二艘艇),或3台埃索塔·芙拉西公司ID 36 SS 6V AM柴油机;驱动3台Tech System 375kW发电机(航渡);1台Solar公司燃气轮机驱动1台西门子公司发电机(猎雷)。
武器
机枪:2门12.7mm机枪。
反水雷装备
灭雷具:2只SLQ-48(V)灭雷具。
扫雷具:2只SLQ-37(V)磁/声感应式扫雷具;1只Oropesa SLQ-380型1号机械扫雷具;1只埃多公司(EDO)ALQl66磁扫雷具。
电子设备
雷达:1部ISC Cardion SPS-55对海搜索雷达。
声呐:1部GE公司的SQQ-30或1部雷声公司和汤姆逊公司SQQ-32变深高频主动式猎雷声呐。
作战数据系统:SATCOM SRR-1,WSC-3(UHF)卫星通信设备;通用电气-马可尼公司。
“瑙蒂斯”猎扫雷艇集成化指挥控制和导航系统,包括Paramax SYQ 13指挥系统和AN/SSN 2 PINS精密导航系统。
作战能力
“复仇者”级配有包括SLQ-48灭雷具在内的许多新系统。前9艘配备的是SQQ-30猎雷声呐。这种变深声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搜索和探测声呐和一部高频高分辨率识别声呐,可从上层建筑前部的绞车处放下。后5艘换装了更先进的SQQ-32变深声呐,并准备对前9艘也进行换装。
该级舰还配有SSN-2精密导航系统(PINS)。该系统曾于70年代在美国军事海运司令部的船只和一艘远洋扫雷舰上试验过。它是SYQ-13反水雷作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英国“桑道”级猎扫雷艇“瑙蒂斯”(NAUTIS-M)系统的影响。
该级舰所配的SLQ-48遥控灭雷具(又称为灭雷系统-MNS),长3.8米,宽0.9米,高1.2米,重1247公斤,将2台11千瓦液压推进器,航速6千米,耗电量为83千伏安,控制电缆长1070米,还配有2台微光电视摄像机和1套高分辨率声呐,以及雷索割刀和MK57炸药包等。其灭雷过程如下:首先由母舰声呐进行初步目标探测;随后,利用所得信息和母艇上的声学跟踪系统,将灭雷具引导到目标区域。途中搜索和末制导则由灭雷具上的声呐完成。微光电视主要与声呐配合,控制灭雷具在目标附近完成精细动作。
由于这种灭雷具通过控制电缆从母舰获得能源,不仅续航时间受限小,而且猎雷具的推进功率也可以大一些,据称,它可以在3kn海流中正常工作,而且是下潜深度最大的灭雷具之一。这种灭雷具布放和回收的最大海情为3级。
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这种灭雷具曾在美国海军“复仇者”级上成功地执行了70次任务。
霍尼威尔公司在开发的MNS Ⅱ灭雷具,与现在的MNS相比,其重量和体积分别减小1/3和1/2,速度提高到8kn以上。除了一般的销毁锚雷和沉底雷的任务外,这种新灭雷具还将能执行定位和销毁埋雷、搜索和识别水雷、海底雷普查以及回收修理水下装置的任务。
设计述评
“复仇者”级在设计上尽量采用民船规范,以降低造价。
其船壳由4层木材(橡木、枞木、杉木)组成,相邻两层间呈90°交叉排列。木船壳外面覆有一层薄玻璃钢材料,以降低木船壳的维护费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复仇者”级代表着美国海军从老式木壳反水雷舰艇到新一代玻璃钢壳反水雷舰艇的过渡。其带玻璃钢覆层木船壳的设计思想是试图将木船壳和玻璃钢壳的优点结合起来,但这种结合却往往不遂人愿。即便它是一种成功的设计,在目前成熟、高效的玻璃钢船壳技术面前,也难有市场。
随着该级舰最后一艘“首领”号在1994年11月入役,该级舰的建造计划也就宣告结束了。与较小的、较便宜的“鹗”级猎扫雷舰相比,这种大的、需要较多舰员的“复仇者”级在作战能力上并不占有多大的优势,很难再得到美国海军的订货。
“复仇者”级是二战后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反水雷舰艇,而且也是西方国家舰员最多的反水雷舰艇。也正是这两大特点使它很难在出口竞争中取胜。
“鹗”级近海猎扫雷舰
研制背景与计划
“鹗”级的产生
MHC-51“鹗”(Ospery)级近海猎扫雷舰是美国海军MSH-1“红衣主教”级猎扫雷艇的替代者。美国海军原计划订购17艘MSH-1级猎扫雷艇。1983年11月,贝尔空间公司(Bell Aerospace)战胜马里内特船舶公司(MarinetteMarine),获得了第二阶段初步设计合同。贝尔空间公司的设计方案是带聚氯乙烯泡沫夹层的玻璃钢侧壁式双体船,结合了表面效应船和常规单体船的特点,设计者称它的抗冲击能力特别强。马里内特船舶公司的设计方案则是意大利英特马林公司“勒里希”级的改进型,也是玻璃钢艇体,配有德国福依特公司的直翼推进器。
1984年11月,贝尔空间公司获得了首艇详细设计合同。1986年2月,开始铺设龙骨。但在对船体分段进行冲击试验时,分段上出现了较大的应力裂缝。在后续试验中,又出现了玻璃钢船壳和聚氯乙烯泡沫材料从艇的木质骨架上剥离的问题,所用发动机也未能达到美国海军耐久性标准的要求。为此,美国国会国防委员会和拨款委员会取消了给该项目的拨款,要求该项目重新招标。国会还要求美国海军应采用马里内特船舶公司的“勒里希”级改型方案。
1986年7月,美国海军开始与英特马林公司洽谈。本打算首舰在意大利建造,以加快进度。但遭到美国国会和造船界的反对,他们要求所有的舰都在美国建造,但在首舰建造过程中,英特马林公司可以和一家美国公司合作,而所有后续舰的建造都必须公开招标。
国会后来才发现,这个“勒里希”级美国版的改动非常大,几乎成了一条新舰,违背了选择“勒里希”级使用现有设计和成熟技术的初衷。
1986年12月,英特马林公司和海格勒公司(Herculer Inc。)合资成立了英特马林美国公司(Intermarine USA),租借了赛勒船舶公司(Sayler Marine Corp。)在佐治亚州的修船设施。1987年5月26日,美国海军与英特马林美国公司签订了价值2090万美元的详细设计和首舰建造合同,要求1991年4月完工。
建造计划
1988年5月,首舰开始建造。随后,美国海军要求拨款1.94亿美元建造第3和第4艘舰。按美国国会的要求,阿冯达尔船厂(Avondale Industries)作为该级舰的第二建造厂获得了第3艘舰的建造合同。美国海军于1990年8月订购了第4艘舰,1991年3月订购了第5至第7艘舰,1992年4月又订购了第8至第10艘舰,1993年4月订购了最后两艘舰。
1993年11月,首舰“鹗”号入役,后续11艘舰至1999年5月全部入役。目前10艘已转入预备役。
造价
该级舰的平均造价约为1.2615亿美元(1993财年)。
作战使命与任务
主要用于在港口和沿海搜索、识别和销毁锚雷和沉底雷。
该级舰可携带模块化、可互换的反水雷装备,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在正常回港时要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换装。
总体性能与装备
动力装置
主机:2台艾索塔·芙拉西公司ID 36 SS 8V AM柴油机,持续功率1.18MW(2×800hp)。
推进器:2台福依特直翼推进器;1台132kW(180hp)首侧推器。
液压马达:2台液压马达,264.6kW(2×180hp)。
电站:3台艾索塔·芙拉西公司ID 36 SS柴油发电机,功率3×328kW。
武器
机枪:2门12.7mm机枪。
反水雷装备
灭雷具:2只SLQ-48遥控灭雷具。
扫雷具:从1995年起,开始装备SLQ-53型模块化深水机械式和感应式扫雷具。
电子设备
雷达:1部雷声公司SPS-64(V)9对海搜索雷达。
声呐:1套雷声公司和汤姆逊公司SQQ-32主动式变深高频猎雷声呐。
作战数据系统:优利(Unisys)公司SYQ-13综合导航/指挥控制系统和SYQ-109机械控制系统。
作战能力
“鹗”级猎扫雷舰的核心是猎雷舰集成化作战系统,它包括SQQ-32猎雷声呐、SYQ-13指挥系统、SLQ-48灭雷系统、模块化感应式扫雷系统和一套拖曳感应式扫雷系统。
SQQ-32猎雷声呐由雷声公司潜艇信号分部(Raytheon’s Submarine Singal Division)研制,其中的识别声呐由汤姆逊公司研制。该系统应用了计算机辅助探测识别技术,具有多个工作频率,声呐探测阵和识别阵列可同时独立工作。这两个阵列都位于一个水动力稳定的拖体内。这个拖体可以锁定在船体上,也可以从船底开口放入水中,进行变深操作。
为保证较高的性能,SQQ-32的探测阵列和识别阵列都具有动态稳定能力。探测阵列是电子稳定的,而识别阵列采用主动式机械稳定方式,可保证在阴影方式和回声方式能得到高质量的图像。识别能力提高后,可以大大减少灭雷具入水次数。
SQQ-32的显示设备安装在作战情报指挥中心内,包括两个完全相同的控制台和一个侧扫处理装置。两个控制台都可以显示识别或探测信息。拖体维护十分方便,且具有系统级性能监视和故障定位能力。全系统没有任何需要手动调节的部分。内置的自检系统可发现系统的任何故障,并向控制台发出报警。
SYQ-13综合导航脂挥控制系统由优利(Unisys)公司研制。被称为是美国海军舰艇上所装的最集成化的电子系统,以可靠、高效的方式将导航传感器、猎雷声呐系统和灭雷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该系统的两个战术显示控制台内嵌有计算机,可自动接收、处理和存储导航、雷达、声呐、灭雷、船舶控制和环境状况信息,产生和更新战术态势显示。该系统采用3总线冗余备份方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该指挥控制系统配有一个声呐数据库(可以存储数千条声呐记录)、两种声呐记录方式,一个彩色战术显示屏,以及硬拷贝和磁记录设备。应用卡曼滤波技术来消除导航探测设备失效的影响,并可为舰员提供多种帮助信息。该系统采用32位处理方式,可对声呐记录进行重新识别和数据编辑。该系统扩充能力强,而且满足美国军用规范对抗冲击、抗振动和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该级舰上的机械监视系统来源于Paramax公司为加拿大新型“哈里法克斯”级护卫舰研制的机械监视系统,可在机舱控制室或作战情报中心执行所有的机械监视和控制操作。埃及和日本的反水雷舰艇上也将采用这套系统。
美国海军还计划为该级舰订购新的SSDS机械扫雷具。这种扫雷具是A/N37U-1机载扫雷具的改进型,扫雷深度比现有扫雷具都大。加拿大英德尔技术公司(Indal Techonogies)于1992年6月获得了价值300万美元的合同,为SSDS研制拖缆系统。该系统为橇式(pallet)安装,三台绞车由同一台液压马达驱动,一台带1500米长拖缆,另外两台各带600米长拖缆。该级舰所配的是MKll6-0型灭雷系统,包括2只先进的SLQ-48遥控灭雷具,主要用于探测、定位、识别和销毁锚雷和沉底雷。(具体情况请参阅“复仇者”级中的有关段落)。
设计述评
结构先进的大型玻璃钢艇体
“鹗”级是美国海军第一级大型玻璃钢船体主要舰艇,也是世界最大的全玻璃钢舰艇。
“鹗”级船体结构为模压140mm厚单层硬壳玻璃钢,舰壳与横舱壁为一个整体,没有一般的骨架,甲板通过柔性螺栓与舰壳连在一起。
所有内部设备(包括主机和液体柜)都吊在主甲板上或布置在舱壁间吊篮上。这种布置方法大大减少了舰壳上的“硬点”,使舰体具有很好的柔性,更好地吸收水下爆炸产生的能量,同时减小舰上噪声和振动向水下的传播。
柴电联合动力装置
“鹗”级猎扫雷舰采用柴电联合动力装置。航渡时,由2台艾索塔·芙拉西公司1.18MW(800hp)柴油机作动力,推进器为2台操纵性较好的福依特直翼推进器。在雷区安静航行时,由2台264.6kW(360hp)液压马达推进。另外还有一台液压马达驱动的首侧推器。
未来发展
1992年,美国海军全面分析了海湾战争和二战后其他水雷战的情况,并结合冷战后水雷对美国军事力量投射的威胁,制定了《美国海军水雷战计划:迎接动荡世界的挑战》。
根据这一计划,美国海军组建了统一的水雷战指挥体系,将所有的水雷战部队都置于新组建的水雷战司令部的指挥之下,以建立能为预先部署的战斗群和两栖部队提供支援的水雷战部队和指挥系统。
重组后,形成了两个可展开的水雷战战斗群指挥部,可同时在两个地区独立作战。在战区总司令部中,将有水雷战战斗群派出的联络官。
一个水雷战战斗群的最低组成是4艘“复仇者”级或“鹗”级猎扫雷舰、6-8架扫雷直升机和三支拆雷队。
这一计划暗示了近期内不再建造新的“鹗”级或其他级别的反水雷舰艇。发展的重点将放在对现有装备的改进提高,以及利用其他非传统平台执行反水雷任务上。
今后“鹗”级的建造,将完全依赖于出口的需要。由于其所需舰员数量多、造价高,在国际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德国“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
德国军队“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由阿贝金·拉斯姆森公司与吕尔森船厂协力为德国海军建造,建设周期从1992至1998年。该系列扫雷艇构成了德国海军扫雷艇第一大队,其总部设在德国海港城市奥班尼兹(Olpenitz)。
与哈默尔恩级猎雷艇(M 343)一样,“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合同由以鲁尔系统技术公司为首的工业联合体获得并负责建造,而且这两种类型的扫雷舰拥有相同的船体结构,并且采用了非磁钢作为船体的主要材料。
德国ATLAS海事电子公司为“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研发了“磁性武器传感80-4”反水雷武器系统。该武器系统包括以下四个部分:DSQS-11M水雷搜索声纳、TCD战术控制系统、NBD航行与跟踪系统和DDSX-11主动寻的声纳。其中,DDSX-11主动寻的声纳安装在水雷处置无人艇上。
控制系统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的主要战术控制系统为TCD战术控制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使命是控制和调整水雷处置装置的运行,其中包括:规划预定地域内的搜索线路、提供战术航行数据储备、声纳和航行设备控制以及目标锁定操作等等。
NBD航行与追踪合成系统主要利用舰载传感器提供的信息来执行航行、船体控制和速度测试等任务,所用设备包括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台卡导航系统、无线电定位、纵舵调整器、风力计和雷达等等。传感器所得数据利用卡尔曼排查程序进行处理后,NBD系统可以为操作者计算出最合适的数据值,以确定舰艇的准确位置、路线、横向和纵向水流速度、横断水流速度,以及水体的深度等指标。
导弹系统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配备2座四联装“毒剌”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由美国雷神公司进行设计制造,该计划也经过了欧洲宇航公司的最终授权。“毒剌”FIM-92红外制导舰空导弹可以有效应对低空来袭战机。
舰炮系统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配备1门“博福斯”40mm/70炮,对海射程12km,对空射程4km,每分钟可以发散330发炮弹。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上载有2艘带有声纳、电视摄像机和炸药的“企鹅”B-3型无人驾驶艇。这两艘无人小艇放置于艇内舱室中,通过一条1,000长的光纤海缆与母舰相连接。艇上配备有125公斤炸药,用于引爆水雷等爆炸物。DDSX-11主动寻的声纳、一架微光CCD摄像机和探照灯安装在无人艇的前端。母舰通过自动起重机来放置或回收无人小艇,可以确保在风大浪高的环境中安全完成任务。
传感器
DSQS-11M寻的声纳为高解析双频艇身嵌入式装置,可以识别和探测包括表层水雷、短距水雷和集群水雷在内的所有目标。该系统还可利用扫描的方式完成行进路线测量工作。低频声纳装置主要用于远距离探测和定位;高频声纳装置则用于在复杂背景下完成对目标的定位和分类工作。
DSQS-11M寻的声纳可以在水体混浊的情况下准确地完成目标定位。前置声纳将高分辨率图像传回母舰控制中心,以便控制人员能够了解到水面以下的真实情况。此外,“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上还配备有雷神公司制造的导航雷达。
动力装置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配备2台MTU 16V 538TB91柴油机,持续功率2,200kW,双轴,可调螺距螺旋桨;1台电机(用于猎雷)。在执行任务时,TB91柴油发动机可以为舰艇提供18节的航行速度。(冰岩编译)
多用途扫雷气垫船
简介
原为登陆艇,定名为“登陆气垫船”(LCAC)。为了具备更强的海上反水雷能力,1993年12月决定订购8套反水雷装备,因而在必要时,8艘艇可改装为具备浅水反水雷能力的“多功能气垫船”(MCAC)。
其中7套装备用于扫雷,另一套用于猎雷。将对LCAC艇的围裙进行改进,以适应携带必需的反水雷装备。这些艇的主要用途是探测和消灭浅水水雷。与“海龙”直升机不同的是,这些艇可以全天作业。1996财年将重点评审该计划。尽管防御经费削减,但该计划在海军中处于高度优先地位,似乎是确定无疑的了。
反水雷能力
计划在1996财年购买扫雷/猎雷组件装备这些气垫船。这些反水雷装备装在集装箱内,有必要时使用,不用时存放在弗吉尼亚州小克里克和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的海军基地。当用较大的登陆舰携带该种气垫船时,集装箱放在船台甲板上,而当气垫艇作为登陆艇使用时,集装箱放在母艇上。新奥尔良的特克斯特伦船舶系统公司获得了一份4000万美元的合同,对原设计进行改进,使之成为扫雷艇。
这些改进包括作为扫雷艇使用时,在艇上安装移动式扫雷甲板、绞车、拖曳点及活节吊车,并制造可装扫雷设备的专门集装箱。对登陆气垫艇的永久性改造包括更换围裙,并对艇体进行局部更改,例如增加甲板系材,拴紧扫雷装备集装条。为了使其作为扫雷艇使用,艇上需要2个集装箱。海军将为每条艇提供下列反水雷装备:1套MK103接触扫雷具、1套MK104声扫雷系统、1套MK105电磁扫雷系统(它可与MK104组合成MK106非接触扫雷系统)、1部AN/AQS 14猎雷声纳以及2套作为“战斗备件”的MK103和MK104系统。对试验艇LCAC 66的试验于1994财年开始在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的水雷战中心进行。
在浅水反水雷(SWMCM)计划中,还计划使用MACA艇作为布放反水雷直列装药的平台,这就涉及到使用M 58和未来的SABER线列排雷系统。
90年代末,计划在MACA艇上安装一套遥控系统,以便在扫雷时使用。但作为猎雷艇时,则需要一名艇员,上述遥控系统的开发计划在1995年初开始。
日本MH-53E扫雷直升机
MH-53E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在CH-53D重型运输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扫雷直升机。
海军编号RH-53D,代号“超种马”。于1983年完成首次试飞,1986年交付美国海军使用。
主要扫雷设备:MK-103系留扫雷器,MK-104声学扫雷器,MK-105磁性扫雷器,MK-106磁性/声学扫雷器,AN/AQS-14水雷搜索声纳,DAYAIST/QPS导航系统等。
主要特点
为提高飞行性能改用了三发动率更大的发动机,并采用了七片新的旋翼浆叶,浆叶大梁由钛合金制成,机身为水密式半硬壳轻合金、钢、钛合金结构,旋翼浆叶和尾梁可液压折叠,起落架为前三点可收放式。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扫除机械水雷,音响水雷和磁性水雷。并可运送人员、武器和重型设备,并可回收战斗中损坏的飞机等。海湾战争用于实战,清除了波斯湾北部几百平方英里海域的水雷,并协助爆炸物处理分队将其摧毁。
但MH-53E扫雷直升机缺少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夜间识别机载毁雷系统和光电探雷能力,因此,不能在夜间进行扫雷作业,加之缺少能够提供起降的甲板,指挥与控制,后勤维修以及支援爆炸物处理分队的专用保障舰船,从而限制了作战能力的发挥。
“浦贺”级扫雷支援舰
简介
主尺寸:舰长:141米、舰宽:22米、吃水:5.4米
排水量:5650吨
动力:19500马力
航速:22节
舰员:170名
武器装备
一座单管76毫米“奥托”主炮;二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一套水雷铺设设备;配直升机起降平台用于起降MH-53扫雷直升机。首舰“浦贺”(舷号463)无舰炮。
“浦贺”级扫雷支援舰是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中吨位最大的扫雷(布雷)舰,为扫雷队群的旗舰。首舰1995年开工,1997年成军。目前已知的有二艘,舷号463、464.
为了接替即将期满退役的“早濑”号扫雷支援舰(标准排水量2000吨,1971年服役)和“宗谷”号布雷舰(标准排水量2150吨,1971年服役),海上自卫队决定建造新型扫雷支援舰,它既能担任扫雷队群的旗舰,又能为猎扫雷舰艇补给消耗品,还可执行布雷任务的舰艇。
此外,20余年来,扫雷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航空反水雷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与重视,日本引进了新一代大型扫雷直升机,急欲进—步增强航空扫雷支援能力,也需要建造一型新的扫雷舰艇。浦贺级舰的建成、服役满足了上述需求。该级舰长度要比早濑级舰大40余米,宽度大7米多,航速提高4节,排水量增加3千多吨,扫雷及补给能力大大增强。由于自动化程度提高,舰员人数减少了10~15名。
M4扫雷坦克
在现代战争中,反坦克地雷是对付坦克的有力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北非战场上,英国军队和德国军队都布设了长宽各几十千米的地雷阵,形成了“魔鬼的花园”。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在最初的防御阶段,每千米正面布设2500枚反坦克地雷,有效地阴滞了德军的进攻势头。在越南战场上,地雷是令美国佬头痛的“铁西瓜”。地雷,成为美军人员伤亡和坦克被炸的主要“杀手”之一。
有矛必有盾。为了对付价廉而有效的反坦克地雷,各种各样的扫雷坦克应运而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美军在M4“谢尔曼”中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出20多种扫雷坦克。其型号之多,恐怕是其它车型很少有的。在这里,我们集中介绍一下形形色色的M4扫雷坦克,看一看这些形状奇特的“钢铁巨蟹”,定会使你大饱眼福。
扫雷坦克的扫雷器有机械式和火箭爆破式两大类。机械式扫雷器,又可细分为滚压式、挖掘式和打击式三种。有趣的是,在M4扫雷坦克安装的扫雷器中,既有这三种机械式扫雷器,也有类似于火箭爆破扫雷器的炮击式扫雷器。如果把这些扫雷坦克集中起来展示,那真成了“扫雷坦克博物馆”了。
“蟹”式扫雷坦克,是美军在二战后期用得最多的扫雷坦克之一,它以M4A4坦克为底盘,装备打击式扫雷器。扫雷器的圆筒以发动机的动力带动旋转,由此带动其上的43根金属链猛力击打地面,像农民用连枷打场一样,诱爆地雷。所以,这种扫雷器又称为连枷式扫雷器。在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之后,美军第79装甲师及一些英军装甲部队,配备有大量“蟹”式扫雷坦克,在扫除德军预设的地雷场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有1型、2型两种型号,扫雷作业速度为2KM/H。不同时,可用液压机构将整套扫雷器提起来。
打击式扫雷器的扫雷效果相当好,但是,扫雷器的抗爆性较差,再加上在干燥松软地面扫雷时会激起巨大的尘沙,影响乘员观察。二战以后,已很少采用这种扫雷方式。
M4滚压式扫雷坦克,属于滚压式的扫雷器有好几种,多采用大直径、重量极大的滚筒,样子跟压路机的滚筒差不多,利用滚筒的重量来压爆地雷。扫雷坦克是一种试验型样车,滚筒为菠萝状,上面布满了突起物。样车将滚筒放到坦克后面作牵引试验,实际上,使用时应当将滚筒放到坦克的前面去。由于滚筒太重(30T),使扫雷坦克的机动性大大降低,再加上在试验中发生了连接臂折断的事故,最终终止研制。
另一种滚压式扫雷坦克,研制代号为T1E4,由克莱斯勒公司研制。它的V形连接臂的形状很独特,滚压部分由16片直径为1200MM的钢制圆盘组成,估计其目的是减轻滚筒的重量。由于滚筒的总重量减轻,使扫雷速度提高到8KM/H,扫雷效果也不错。不过,在它研制成功后,二战已经结束,最终未能定型生产。
T8凿击式扫雷坦克,它属于打击式的一种,利用凿杆的冲击力诱爆地雷。所展示的是一种试验车型,只有3根凿杆,凿杆间的距离为180MM。凿杆上有螺旋弹簧机构,用来吸收地雷爆炸时的冲击能量。试验表明,要开辟3M宽的通路,至少要有20根凿杆,操纵起来很困难,虽然后来又制造出一种6根凿杆的样车,但最终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T5E3犁刀式扫雷坦克,这是一种挖掘式扫雷坦克,利用带齿的犁刀,将埋设的地雷掘出,清出至坦克履带的两侧外。犁刀长度3.3M,有13个带齿的犁刀,两侧有张开的排土板,排出积土和地雷。由于整套犁刀装置仅4T重,相当轻,这样其液压驱动装置也加上装甲板以加强防护。T5E3式扫雷坦克从1945年3月开始生产,共生产了100辆,被用在太平洋战场上。
T12外插式迫击炮扫雷坦克,在M4坦克的基础上,去掉炮塔,安上支座,装上13具外插式迫击炮管制成。迫击炮的仰角可在45度——80度间变动,能在前方45M处形成6M宽、75M长的密集弹着区,使该区域内的地雷诱爆。
试验结果表明,它的扫雷效果相当好,清雷彻底。然而,由于更先进的火箭爆破扫雷器已在研制之中,加上大战已临近结束,这种迫击炮扫雷坦克也只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可以认为它是火箭爆破扫雷器的前身。
T15E1扫雷坦克,这种T15E1扫雷坦克具有传奇色彩,算得上是“真正的扫雷坦克”。因为一般的扫雷坦克,仅仅是挂上扫雷装置的坦克,而T15E1则对基型车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底甲板加厚,车底距地高提高,履带板、负重轮也“彻底强化”,它就是以这样构筑的“钢铁不败之身”支压爆地雷,开辟通路。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由于变速箱的抗爆性差,到大战结束时终止研制。
GSL-130扫雷坦克
中国使用的扫雷坦克是自主研发的GSL-130扫雷坦克。该车由基础车、爆破扫雷发射装置、铲式扫雷犁、通路标示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装置等六大部分组成。
战斗全重25.1吨,乖员4人,最高时速47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00公里,最大涉水深1米。基础车采用82式军用推土机,爆破扫雷发射装置,选用二套GBD127型火箭爆破器。
该车行军战斗转换时间小于15分钟,可连续作业20-25小时,一次扫雷发射可形成长100米,宽4-5米的安全通道。适用于濒海登陆,山地进攻等战斗中快速扫除敌方混合反坦克防步兵雷场,是我军野战工兵的重型扫雷车之一,具有爆破扫雷、模拟方式扫雷、机械扫雷和通路标示设置等三扫一通功能,是我军目前最先进的履带式综合扫雷装备,主要用在敌前沿前地雷障碍物中为我军突击的坦克、装甲部队开辟通路。
机器人式遥控扫雷突击坦克
该坦克(ROBAT)主要用于开辟反坦克地雷通路,支援合成军作战。第一辆以M60A2坦克为基础的样车由美国陆军机动性和装备研究发展局,即现在的贝尔沃研究发展和工程中心研制,1981年底,在诺克斯堡(Fort Knox)进行了试验。以后两辆以M60A3坦克为基础的样车,由美国陆军机动车辆局研制而成,1986年3月至9月在阿伯丁试验场(Aberdeen Proving Grounds)先后进行了硬件检验和调整、行驶试验、电磁干扰试验、惰性装药导爆索的安全性试验。陆军计划生产142辆。
第一辆样车是一种无炮塔坦克,炮塔由原装甲底座代替。有两个内装M58A1爆炸索的装甲箱安装在底座的最高处。在两个装甲箱之间有两个前后座位,供驾驶员和车长乘坐,乘员舱下面的多途空间用作储藏室。这种底座的设计能使爆炸导弹索即使在车内爆炸,顶部和侧门都能打开,使爆炸冲击波向外排泄。所需设备可用叉车从侧门或用吊车从顶部吊装。车前还装有扫雷滚轮,宽为1.83米,能压爆通路上未受爆炸索破坏的任一种地雷。在车辆后部有安全通路标示装置,系一个轻装甲盒,在扫雷车后部撒下发光物质作为记号,为随后友军坦克指明已经扫雷的路线。样车可从1000米以外的地方进行操纵。
另外两辆样车具有较小的炮塔,车前安装了两组较小的扫雷滚轮。
当扫雷车接近雷场前沿时,乘员选择隐蔽性好而又便于观察的地点下车,继续观察战场,并改用遥控方法操纵该车使其接近雷区。车上有与乘员携带的监视器连接的电视摄像机,乘员通过屏幕可仔细观察车辆周围景物。一旦友军坦克进攻路线确定下来,就开始用火箭发射爆炸索引地雷,并用扫雷滚轮压爆没有引爆的地雷。
该车的详细情况请参见本手册的“军用机器人车辆”部分中的“美国ROBAT遥控扫雷车”。
“探雷狗”探雷车
其身长6.85米,宽1.85米,高3.33米,重8.5吨。其传感器包括一具用于探测掩埋地雷的单脉冲穿地雷达、用于探测分散地雷的可见光CCD摄像机和紫外线CCD摄像机。“扫雷牛”扫雷车长8.83米,宽3.04米,高3.92米,重31.5吨。该车装有一具2.1米宽的鼓型扫雷犁,有300多个犁片,可挖掘和引爆地雷。
在试验中,“探雷狗”对反坦克雷、人员杀伤地雷和未爆炸武器的探测率为100%,虛警率为每平方米0.0~0.2个地雷。在各种崎岖的地形上“扫雷牛”由人操作或遥控,在可操作性和耐久性方面均没有问题。日本政府还未正式同意向阿富汗提供“牛头犬”扫雷系统。该系统可能将被一个参与扫雷行动的非政府组织使用。该车的哑雷扫雷率为83%,并且在完成扫雷作业后完好无损。
中国GSL430轻型火箭破障车
中国军队工兵装备的一种重要的战场辅助工程装备,它采用改进型BJ2032S吉普车底盘,最大公路时速120千米/小时,该车由基础车,火箭爆破器,发射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和防护装置等五大部分组成。
该型车主要适用于濒海登陆,山地进攻等战斗中快速扫除敌方防步兵雷场,城市巷战中快速清障。
该车可运载12具GBP128型火箭爆破弹,每具火箭弹可拖带40米的爆破绳,12具组合在一起可开壁长480米,宽2米的通道,扫雷率大于95%。
该车乘员2人,1名司机,1名操作手,发射时间短,2人只需1分钟就可完成,因此具有极高的机动性和作战灵活性。
美国新型“宙斯”激光排雷车
美国陆军已经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宙斯”激光排雷车,在密苏里州附近的军事基地,对“宙斯”排雷车进行了实地测试。
这种装有激光束的装甲车适用于普通路面和战区,能引爆不同种类的地雷和未爆炸的集束炸弹。通过在密苏里的实地测试,排雷专家将对这一新的排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利用激光排雷方式可以清除战场上遗留下的地雷以及敌人撤退时在路上布设的各式地雷。
“宙斯”激光排雷车的开发商认为,目前常用的布雷工具是飞机和卡车,而集束炸弹通常会留下无数未爆炸的小型爆炸物。如果地面较松软,那么可能会有30%爆炸物最终不会爆炸。
“宙斯”激光排雷车发出的激光光束能够引爆25~250米之间的地雷。但由于激光无法穿透泥土,这种仪器不能排除埋藏在地下的目标雷。同时“宙斯”排雷车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高温,发明者必须为它安装一套降温系统来抵挡外界的炎热。
美军MH-60S直升机装配扫雷系统
美国海军在MH-60S直升机上加装了机载扫雷系统,能够为海军扫除前方的障碍。
美国海军把通用机载扫雷系统控制平台和2个水雷侦测系统和3个水雷失效系统整合在一起。每套机载扫雷系统将包括1个通用机载扫雷系统控制平台和2个水雷侦测系统和3个水雷失效系统。
机载通用控制平台可使直升飞机上的机载扫雷系统操作员在执行水雷对抗任务时,灵活的单独使每个扫雷设备。按计划,这项工作在2010年完成。
侦测水雷的2个声纳系统是由AN/AQS/20A声纳阵列和机载激光水雷侦察测系统组成,3个水雷失效系统是由一个机载水雷失效系统、一个快速机载水雷清除系统和一个机载与水面联合感应系统组成。
除了对通用控制平台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进行升级外,还将升级飞机座舱内的航空电子设备以保证在飞机在加装机载扫雷系统后,飞行员能够正确操纵飞机。
目前,已经为MH-60S研发了机载扫雷系统通用控制平台。此外,还研发出了适合所有的MH-60R和MH-60S直升机座舱的航空电子设备。
军舰上载有装备有机载扫雷系统的直升机将会大大提升海军的灵活性,因为在浅水区的雷区将严重制约海上交通。
车载远距离探测系统
车载远距离雷场探测系统是一种正在研制的探测系统,可探测金属和非金属防坦克地雷。
主要任务是为侦察部队探测雷场,伴随保障(在公路或是在狭窄的越野地)以及为突击分队探测雷场边界。
在低威胁作战环境中,车辆可由人员控制;在高威胁的作战环境中,车辆则可遥控。当车辆在公路或越野地上行进时,操作人员可在主车辆中收集、处理数据;当车辆被遥控时,操作人员则在控制车辆中处理数据。该系统无需人员操作即可自动探测车道上的地雷。一旦探测到地雷,GSTAMIDS将为操作者实时发出视频和音频信号,使车辆停下或是在地雷周围徘徊。
车载远距离雷场探测系统包括一个雷场标示系统,使后续部队可定位、扫除已探测到的地雷。探测数据将有助于机动部队报告地雷和雷场的位置。遥控操作则需要附加装置。
装备状况:1996年7月29日经TRADC批准下达《作战需求草案》。1998年6月~7月的GSTAMIDS高技术演示中有5个不同的承包商提出系统方案,政府趋向于在高技术演示的5个承包商中只挑选一个,于1999财年10月2日与之签定工程技术与制造研制合同。
德国2000型扫雷车
2000型扫雷车,它是德国FFG公司研制的该车采用豹I主战坦克的底盘,车前装有3.6米宽的液压驱动的犁地用的滚子,滚上装有重型碳化钨齿,可用来清除地表的植被,割断地雷的引爆索,挖出及摧毁埋在地下的弹药。针对不同的土质备有各种滚子,更换损坏的齿只需要几分钟时间。
车底带有配重以防工作时车辆摆动。底盘外增加了钢板及衬垫材料,使它可以经受住大多数类型地雷的爆炸而不会有严重损坏。可将步兵地雷及反坦克地雷引爆或切碎。它的扫雷深度为0.5米,宽度为3.6米,7个小时可扫雷的面积为2公顷。
该机器人在6小时内的扫雷面积相当于30个有经验的工兵同期内扫雷面积的15—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