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进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他人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越来越强调对别人的重视和尊重。尊重他人,就是在平等、张扬个性的基础上,重视他人的人格、价值和劳动成果。可是,现在的许多孩子,在家中当惯了小皇帝,自我意识很强,他们互不谦让,一有矛盾就认为自己是对的,把责任推卸给他人。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从小学会去尊重……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大思想家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牛赶进圈,可是牛就是不愿意进圈。于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儿子在后面使劲地推,父子二人累得筋疲力尽也没有能把牛赶进圈。这时,他家的女仆见此情景就拔了一把草,轻而易举地把牛引进了圈。
这个故事中,女仆用一把草就轻松的把牛赶进了圈,也正是这把草,满足了牛的意愿:不凭蛮力驱赶,就让牛自觉地走进了圈。事实上,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尊重孩子的意愿,就能更好地培养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还要理解孩子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父母不能代替孩子对人生进行选择。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但在实际的生活中,父母还是习惯性地为孩子作出选择:为了使孩子长大后能够多才多艺,父母就给孩子报钢琴班、舞蹈班;怕孩子在今后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就强逼着他们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怕孩子被冻着,就硬要孩子穿上一件又一件厚厚的衣服……很多时候,父母也顾不得征求一下孩子的意愿,有时候心中也会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但一想到自己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好,也就以孩子年龄还小,无法作出准确的选择为借口,心安理得地继续做下去。
事实上,很多时候,这样的做法是费力不讨好的。这方面,国外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为什么要强制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如果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着孩子主动去探究,是教育培养的最佳境界。他们大多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地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孩子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整理房间等。孩子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比如购买什么样的汽车、家电、电脑,怎样布置房间等,家事上父母都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许多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对于孩子的游玩、兴趣活动和学习,大多数家长也不施加压力,父母从不强制孩子去做什么,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有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个外国小朋友与一个中国保姆在家。当保姆正忙着收拾家务时,那个外国小朋友在画画,后来竟把作品画到了白白的墙上。保姆发现后,特别生气,于是就训斥了这个孩子。可是,当外国孩子的父母进门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墙上到处乱画的作品时并没有训斥孩子,而是为孩子对美术产生极大兴趣而感到喜悦。为了尊重孩子,不毁灭他心中对绘画的热爱之情,父母对孩子进行了鼓励、表扬。大人先鼓励孩子了一番,然后用微笑的表情心平气和地说:“孩子,画画的纸是不是很小,没地方画,所以就画这儿来了?”孩子点了点头,从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例子中,小朋友的妈妈没有大发脾气,指责孩子的不是,而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巧妙的批评,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这篇文章告诉父母们,父母有时候应该转变一下教育的观念,更尊重孩子的意愿,更多地采用引导而不是强迫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
父母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同时,还要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父母讲话时,父母不但要认真听,而且应不时蹲下来同孩子对话,避免他有‘低一等’的感觉,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严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父母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不要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要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横加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