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母亲的80个教育法则
14954200000027

第27章 给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

对于狗熊来说,采蜜只是一种日常事务,而驾驶摩托车却是一种“创造”;对于山雀来说,捕食林中的青虫是一种日常事务,而能喝到瓶中的牛奶则是一种“创造”。如果我们延伸下去,就不难理解,人的创造活动应该发生在人的日常事务活动以外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创造的独特的个人“心理空间”。没有这样的一个心理空间,创造也就无从发生。如果只是生活在森林当中,狗熊和山雀也就很难出现什么创造性的行为。对于创造力的发展来说,家庭教育的一个无形的缺陷就是父母往往过多地占据了孩子们的这种个人心理空间。

父母都期待与孩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往往也是孩子决定着家庭的气氛!孩子争气,父母感觉就没有什么大烦恼,就算自己在工作中有些不愉快,也会在家里得到慰藉;如果孩子不争气,家长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总有阴影掠过的感觉。

父母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事业成功的父母希望子承父业;事业不成功的父母则将孩子视为自己的圆梦人。但是,大多数孩子对父母的心理植入程度过高表示反感,他们渴望独立的心灵空间,小璐就这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小璐是某重点中学的高中女生,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她和妈妈在一起生活。按理说,相依为命的母女俩,应该感情亲密,可事实却远非如此。母女俩关系不但不亲,有时还互相抱怨,常常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常常对要好的同学说:我看不出妈妈怎么爱我,她不是整日在我耳边要我这样要我那样,就是我这不对那不行,我烦死了,真怀疑我不是她亲生的女儿,有可能是她生不出孩子而去医院抱养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小璐的妈妈为了让她考试能名列前茅,不让她看电视、不准她读课外书,哪怕是同学来电话,也怕影响她的学习而不让她接听,有时竟当着她的面撒谎说:她不在家,你不要再来电话了。妈妈总是担心她在学习时偷着干别的事情而突然开门闯进她的屋里,直直地盯着她是否在写作业。最不能让她忍受的是,妈妈还偷偷地翻看她的日记,并就其中涉及的一些事情向同学查询,让她感到自己很没面子。

小璐说:“我都已经17岁了,是个大人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里已经清楚,妈妈像看犯人一样地盯着我、不信任我,我能不烦她吗?所以,有时为了发泄心中烦闷,我就故意同她对着干,她让我怎么样,我就偏不怎么样。”

小璐的妈妈就是因为过多地关注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等,让小璐对她产生了偏激的行为,导致母女的关系处理不好。

我们的父母往往是过分地关心孩子的事情。孩子遇到困难了,父母比孩子还忧心忡忡;孩子出现失误,他们就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父母这种心理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心灵空间,同时也剥夺了自己的自由空间。父母过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空间,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孩子的成长表现出过分的依赖

孩子在物质生活上依赖父母,父母在精神生活方面依赖孩子。父母如果将自己的荣辱得失与孩子的荣誉和成绩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孩子的成功视为自己的成功,孩子的失落视为自己的失败,用成人功利的价值取向要求孩子决定取舍,当孩子的发展不能满足自己的期许时,则产生教育职能被剥夺的焦虑。

2.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孩子失去自我,无法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产生两种极端的结果: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指引全盘肯定,对父母过于依赖,形成思维惰性,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另一种是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全盘否定,陷入盲目的敌对之中,强化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给孩子足够的心理空间呢?

首先,父母不可能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为孩子的一切选择做主。为了孩子未来能够适应社会,从小就要培养他们,在父母还能关照孩子的时候,尽力帮助他们锻造丰满的羽翼。

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鼓励孩子自己做主,允许孩子偶然做几个不明智的的决定,孩子同样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不仅能适应社会,还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自主性素质的核心,是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个人从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此外,自主性强的人还能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变得更高尚。父母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萌芽,通过锻炼和训练使其得到发展,还要善于引导和矫正。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要牢牢记住:“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如果希望推动孩子,就要耐心帮助孩子找出其自身的价值观,以平等的方式创造、增大或转移孩子在乎的价值,使孩子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父母不能“教导”孩子,而应该在陪伴中引导孩子去学习,使孩子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