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多读书能提高能力,让孩子多读一些书,时时涌出的新鲜感有助于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使学习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而不是死气沉沉、枯燥乏味。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撰文说,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父母送给孩子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给孩子读书既能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性,培养他的健康人格,又能为孩子提供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获取知识、思维发育、性格形成都有他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将无法弥补。父母要使孩子从小走进书籍,走进生活,而不是单纯追求一个价值不大的高学历。培养孩子读书,要尽早开始。每晚睡前,让孩子一看见妈妈手里拿着一本书,就会飞快跑进自己的房间,脱衣服跳上床躺好,静静地看着在床边椅子上坐下的妈妈,慢慢翻开书读道:“丑小鸭刚爬上山顶,突然遇到了一只大灰狼。”妈妈平静的声音可以使爱动的孩子静下来。我们来看涛涛的学习之路:
涛涛上小学三年级时,他非常喜欢读书和读报,而且爱动脑子,求知欲特别强,这与涛涛的父母在童年时就注意培养他的读书兴趣、自觉学习的习惯有很大关系。
涛涛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妈妈就给他买各种看图听故事的书。涛涛看到书上鲜艳的画面,有声有色的故事解说,就对书越来越感兴趣。妈妈每晚在哄他睡觉时,都要给他看图说故事。渐渐的,涛涛要求妈妈对着图一字一字地给他讲故事。有时妈妈累了,就跳过几个字,可涛涛会突然指着那几个字说:“妈妈,你错了,这几个字还没讲呢。”这时妈妈心里非常高兴,发现涛涛如此细心和认真,于是就说:“妈妈讲了两遍这故事,讲完以后下次你给妈妈讲一遍,也不许少字,行吗?”刚开始,涛涛还不时需要妈妈的提醒,可渐渐的,涛涛已经能对着图和图下的文字一字不漏地讲完整个故事了,那时妈妈就对涛涛说,书里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呢,想要知道啊,就得自己能看。
有一天,涛涛在家里指着一听可乐说,要喝“中国制造”,爸爸妈妈都很奇怪。涛涛跑过去拿过一听可乐,指着罐边上的“中国制造”说:“就是这个,这不是中国制造吗?”于是,妈妈就把四个字中的“国”拿出来让涛涛单独认,可他就不知道到底该读什么了。此后,妈妈就开始教涛涛认字,每次带他出去,大街上各种店的名称涛涛都会问妈妈,妈妈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一字一字念给他听,渐渐的,涛涛的字也越认越多了,每次他念对了字,妈妈都会给予大大的表扬。
随着涛涛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妈妈每次带涛涛去书店,他自己就会挑一些感兴趣的科普书,只要他需要,妈妈就都给他买。同时,也向涛涛推荐一些有益的书,如《凡尔纳的科幻故事》、《鲁宾逊漂流记》等。如今,涛涛的个人藏书已经不下50本了,文学、艺术、科学各方面都有。每天睡觉前他都要看半小时的书,这已经成为习惯。看书丰富了他想象力,扩展思维空间,开阔视野,也增强了他的理解力,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他掌握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多读书能拓宽视野。让孩子多看一些书,他对大千世界就有更多了解。涛涛从小就养成了这种读书、学习的习惯,这是值得很多父母和孩子学习的。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呢?
1.提供的书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看图书和理解图书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提供适合其年龄的图书是非常重要的。对两、三岁的孩子,最好是提供写实地描绘事物的画册。例如:孩子熟知的玩具、动物、植物和文化工具等,要选择那些画面构图分散,一页一幅的画册。五、六岁的孩子,则喜欢有故事情节的画册,对民间传说和童话这样连续性的故事感兴趣。因此,家长给孩子选购的图书,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过难或过易都是不可取的。
2.给孩子选择好书
给孩子的书要内容健康,主题鲜明,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开启智慧的大门,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孩子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情及暴力行为的书,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低级庸俗的语言和追求时髦的语言过多对孩子也是不适宜的。
3.每次给孩子的书不宜过多
如果父母一次给孩子过多的书,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图书,不能养成阅读和从书中学习各种知识的好习惯。孩子不同于大人,即使每天看同一本画册,也不会感到厌烦。孩子每天都会以新鲜的感觉阅读同一本画册,从中学到各种知识。
4.书不要一给了之,应给孩子念一遍并加以讲解
受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的限制,对一本新书孩子不会马上产生兴趣。所以,家长应先讲述一遍,增加孩子对新书的兴趣,而把同一本书念上两、三遍后,下次再看时,即便不予讲解,孩子也能照着图书理解内容,并且会逐渐熟悉和爱上书本。另外,在给孩子讲解画册时,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应正确耐心地加以解答,并和孩子一块讨论。这样,孩子说话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对书籍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
5.创造读书的安静气氛
如果父母总是吵吵嚷嚷,不得安宁,就无法使孩子安下心来读书。父母看电视应该规定好时间,不能从早到晚看个不停,最好是抽些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以便为孩子营造爱读书的良好家庭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