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外国妈妈领着8岁的女儿到中国朋友家做客。中国朋友正在准备欢迎客人的晚餐,告诉他们说,晚餐准备的是西餐。女孩一听:吃西餐啊!她觉得中国人做的西餐肯定不好吃,就说:今天我不吃冰激凌。因为按照惯例,吃西餐最后上一个甜点,一般是冰激凌。
没想到朋友妻子做的西餐很好吃,冰激凌也很诱人。一端上来,女孩眼睛都亮了,直嚷着:“我也要吃冰激凌。”但是主人准备时是按份做的,份数正好,并没有女孩儿的份。朋友的妻子就想把自己的那一份让给孩子。
没想到外国妈妈说:“NO!我的女儿刚才说过不吃冰激凌,她今天就不能吃冰激凌。”可女孩还是坚持说:“我要吃冰激凌,我特想吃冰激凌。”朋友的妻子心软了:“给她吃吧!孩子嘛,经常说话不算话。”
可是外国妈妈仍然坚持说:“NO,她自己说不吃,就必须对说过的话负责,今天她不能吃冰激凌。”
看到这儿,我们会觉得这位外国妈妈十分理智。试想,当孩子有了这样的一次经历,她今后说话能不注意吗?常常说,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正是因为这个道理。这位外国妈妈在对待孩子不吃冰激凌的这个问题上表现了坚决的态度,也是非常认真地拒绝了孩子的要求。
在实际中,适当对孩子说“不”是对孩子负责的一种表现,常用“不”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伤害孩子,不对孩子说“不”也并不意味着是溺爱孩子,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将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与正确的使用“不”结合起来。要把握这个度,下面给出几个建议:
应该说“不”时必须说“不”。而且父母说“不”的时候态度要坚决,千万不能出尔反尔,因为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大人说话不算数,父母以后也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不行就不行,再哭再闹也没用,只有以坚决的、不容置疑的口气予以否定,孩子才会听从大人的意见。
说“不”后还应该简明的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尽管孩子不一定马上理解和接受父母的解释,但最终孩子总能明白意思。
例如,有一个叫芳芳的孩子,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吃糖,妈妈规定一次只能吃一颗,但一颗还是不够吃,芳芳会软磨硬泡地再问妈妈要一点儿。有一次,芳芳要糖吃的时候,适逢电视上播出一个小朋友因为蛀牙疼得龇牙咧嘴的节目,就告诉芳芳这就是糖吃多了造成的。久而久之,芳芳也慢慢适应了每次只吃一颗糖的要求。
当然,父母也不要随意的对孩子说“不”。如果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父母都随意地说“不”会使孩子的是非观念紊乱,降低孩子的自我意识,并产生逆反心理。如果父母因为时间的原因无法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却也只是简单粗暴地对孩子说“不”,久而久之,孩子会搞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甚至会认为:“反正我要做什么都不会得到同意,我也就什么都不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