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顶天立地,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自由驰骋,父母长辈也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即便不能成龙成凤也要“不蒸馒头争口气”。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人因为斗气而让自己更加难受,失去了争气的机会,更有许多人因为生气而摆脱不了内心的纠结,甚至失去了争气的斗志。
俗话说:“生气不如争气,斗气不如斗志。”这句话着实有一番深刻的道理。要争气,就要有斗争到底的毅力和气魄,与其总生别人气,不如学会自己争口气。靠拳头盛气凌人,算不得什么,以“实力、能力”来让人服气,来创造自己的命运,才是有志气的表现。
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有人这样抱怨:“太不公平了,凭什么我在同级别的同事中工资这么低?我都想跳槽了!”原来,很多公司实行的是秘薪制。有些人因为粗心的财务人员在发薪水时弄混淆了,一不小心知道了其他同事的薪水,就开始不满了。
世上有没有绝对的公平?很显然没有!于是人们开始抱怨、哀叹,有用吗?很显然没用!那怎么才能正确面对这些不公呢?
虽说人人都希望“一碗水端平”,但事实上,待遇不公的情况在职场上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很多公司的员工薪水,都是和老板谈出来的。曾经有一个人,他当时去应聘时提出的待遇是年薪8万元,但公司表示最多只能给他5万元,后来,这个人经过侧面了解到,这家公司后来招聘的该职位人选年薪仅4万元。
一位心理学家说,的确有不少人咨询这样的案例,遭遇不公对待确实很让人抓狂,不少人选择跳槽来解决问题。其实,比别人拿得少,不单单是物质层面的,更多的是对自尊心的打击。
大音乐家奥里·布尔拉琴的故事,实在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位名震全球的音乐家一演奏起乐曲,听众们就会惊叹不止。可是,他们不知道他所下的苦功。布尔的父亲从小就反对他学提琴,贫穷与疾病也紧紧地压迫着他。当他还只有8岁时,常常深夜起床,拿出一把红色小提琴,奏起他日思夜想的乐曲。直到长大成人,这把琴从没离开过他。他奏出的那优美婉转的乐曲,真不知倾倒了多少听众,使他们像被飓风吹动的草木一般,跟着乐声舞动起来;又不知使多少听众受到了极大的感化,养成优雅的性格。它的声音好像微风送出的一阵阵花香,使无数听众忘了一切烦恼辛劳,如登仙境。正因为他有热诚和专心,所以终能打破一切障碍,闻名世界。
如果一个画家想完成一幅名作,但他一提起笔来就心不在焉,有气无力地东涂一笔,西抹一下,那么他不可能画出一幅传世名画;如果一个作家想写一本名震天下的杰作,但他一遇到困难就放下他的笔,那么他永远也写不出不朽的巨著;如果一个科学家想研究出一个有利于人类的高深学理,但他整日无精打采地草草从事,那么他永远也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要想有显著的进步,要想有成功的一天,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心,打起精神来做事。
有时候,胜利就在失败背后。之所以有人在失败后不能够迅速取得胜利,是因为失败已经消磨了他们的斗志,让他们无法看清继之而来的成功机会,从而将机会白白浪费掉。然而聪明的人却不会这样做。尽管自己失败了,他们也不会陷入失败的痛苦中,而是积极地寻找生机,从而能够抓住失败背后的机会,并转败为胜。
抱怨不如改变,与其抱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实力,凭借真本事赚更多的钱;与其抱怨加班太频繁,不如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超额完成任务之后,谁敢对你不加班抱有异议?与其抱怨公司没有提供发展平台,不如和公司共同进退,共同发展……其实,在每一种貌似合理的抱怨背后,都有一种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提高自己,改变现状。
美国成功哲学演说家金·洛恩说:“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而来的。”的确,在工作中,总有很多人让我们很郁闷。这种郁闷可能是因为他们和你融不到一起,可能是他们不欣赏你,可能是他们不喜欢你,可能是他们不重视你,但是,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途中必然会有艰难曲折,而这些只是考验,锻炼我们的毅力、耐心,使我们变得勇敢,坚强,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不必为了身边的那几块毫不起眼的石头而放弃一整片绮丽、明媚的景色,我们一定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努力追求进步,不争一时之长短,要比一世的成就!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你在为梦想而努力时,也许会遇到困难,如果你去斤斤计较,不能坦然面对,最终受伤的可能还是自己,糊涂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懂得去争气!让自己成为聪明的人,就必须学会争气!这样才能让自己有上进心,才能让自己出类拔萃,才能让自己不致成为一个失败者!对任何一个人来讲,只要生命还在延续,就没有绝对的失败。只要能够保存斗志,敢于与天斗、与地斗、与自己斗,就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