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人脉投资课程
14960000000070

第70章 诚信是建筑关系的基石

信用像玻璃一样脆弱,坏了将无法修复。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就不愿意继续与他交往。每个人都乐意交往信用可靠的人,不守信用的人是危险的。要想丰富我们的人脉,取信于人是必不可少的。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一个守信的人,我们就不能够轻易许下一些无法兑现的诺言。

人际交往中,朋友之间相互帮忙,向朋友许诺是常有的事。许诺也的确可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许诺的话好讲,日后兑现不了难办。这会导致自己出现“信任危机”,并会给朋友之间日后的交往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项许诺通常容易把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即把以情感为纽带的人脉变成纯粹的“物际”关系。因为“物欲”只有满足欲,没有理解欲,“物际”关系无法用情感来维系,所以“物欲”一旦不能满足,关系也就全线崩溃。因此,凡是可以避免许诺的地方,一定要避免。傅玄云:“祸莫大于无信。”

所以,在你必须做出承诺时,首先要考虑自己实现诺言的实力,承诺不应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也就是说,许诺时一定要考虑到“应诺”的可能性。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光凭良好愿望甚至主观想象去许诺。离开客观实际和条件许可,随意向他人许诺,虽然一时可以用你的诺言满足对方,但是,这“慷慨”带来的苦果却要由你一人来吞食。朱熹早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由此,许诺一定要慎重,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解释工作。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尽全力去实现。

承诺时,不要信誓旦旦地做一个“热血男儿”,要为自己留有余地。即使有能力办到的事,也可以用“给我一次机会”之类的话语来代替许诺。这并不是教你如何耍“滑头”,而是事事难料。正如西班牙谚语所说:“诺言快似骏马,但事实可以追上它。”许诺既有它“超前”的一面,又有它“滞后”的一面。说它是超前的,是说它在没有实现之前就已经“预付”给对方了;说它是滞后的,是说它在兑现的过程中,是以过去的情况为依据的。没有人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只要你珍惜并把握好“这一次机会”,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讲求实效,不拖拉、不哄骗,及时与对方沟通事情进展的情况,就足以获得对方的信赖。

即使许诺,也不要把话说绝了,这样,你也就获得了一定的回旋空间,靠着这个空间,你就不会失信于人。只要我们懂得维护自己的信誉,以“信”取胜,打出自己的名誉品牌,就会朋友满天下,人脉四通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