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14991100000038

第38章 参与国家造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在1991年到2000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计划委员会都为造纸工业分别各安排了一项科技攻关项目,每项都拨款几百万元。这种攻关项目,都需要由各科研主管部门组织实施,首先需将项目分解为达成总目标的若干子课题,分别组织有关科研、大专院校或企业根据总目标提出子课题的具体科研计划,此外还要选择一个能综合应用这些科研成果的造纸企业体现攻关项目的实际效果,这些都需要组织论证定案,分配任务与经费,项目还要进行中间检查,期末组织验收。从形式看,似乎攻关项目的管理相当严密周到,我这个既熟悉造纸工业又管理过科研工作的退休老人,就两次被聘主持国家造纸攻关项目的论证、中间检查和项目验收工作。任务繁琐,却义不容辞。但从造纸攻关项目执行情况看,实际问题很多,效果很不理想。仅以1996-2000年度造纸攻关项目“红麻制造新闻纸”为例,这个项目是国家计委确定下达的,因为当时国内既缺新闻纸,又缺国际上普遍用于生产新闻纸的木材,意图通过科技攻关走出一条新路。但造纸界较普遍认为并无实际利用的可能,因为红麻资源比木材更困难且价格成本难于承受,将会成为一个无法实用的攻关成果,因而建议更变其他项目,但国家计委坚持,不接受这一项目,就不给造纸工业安排任何攻关项目。为了让造纸有关科研教学和企业能分得宝贵的部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与经费,我们还是对这一项目进行了较认真的论证安排,力争部分子课题成果能有实用价值,如对一直依赖进口的大型盘磨机系统的研制,并选择了实力雄厚的航天部门研究所承担这一任务,他们不负委托,设计研制了成套可供试用的大型盘磨机,还有中国制浆造纸研究所取得红麻全秆制化学机械浆的成果,也有一定应用价值,但安排承担运用攻关科研成果的湖南沅江造纸厂虽然接收了这套设备和其他研究成果,却根本没有提出过正式试验报告,更没有试验生产红麻新闻纸。我们进行了敷衍塞责的验收上报,并无人再检查问责,我受聘参与这一工作,虽然并无控制指挥的实权,但从结果看,实在问心有愧。近年我国新闻纸产量不断增加,已出现产大于需,已有相当数量出口,但并未使用过一根红麻,可见当年坚持安排这一造纸攻关项目,实在难辞官僚主义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