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守护孩子的幸福感
15008000000004

第4章 序言

多年来,身为心理学家及三个孩子的父亲,我一直在关注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感与坚强意志的所有相关信息。我仔细搜寻通俗文章、跟踪政客们的观点,并收集脱口秀专家的建议。

由此获得的基本信息是意料之中的:单亲家庭、同伴压力以及大众文化等因素正在摧毁孩子的道德基础;父母及其他成人未能起到成功的榜样作用,且疏于向孩子传授基本价值观与道德标准。人们认为,孩子应该学会明辨是非。民众议程组织的一次大规模调查显示,60%以上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年轻人不具有基本的道德价值观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这些基本道德价值观包括诚实、尊敬他人及责任感。

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对儿童道德问题的解释确有几分道理。我就曾亲眼目睹我自己的孩子受到的来自他们同龄人的巨大影响,并且我和妻子无疑在尽量控制他们接触某些流行文化,因为它们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毁灭他们所有的人性。孩子们需要的是能够告诉他们如何明辨是非的行为榜样。

然而,只要你愿意进入孩子们的世界,愿意仔细观察决定孩子们发展的因素,你便会发现这些解释中有许多地方令人困惑,甚至会深感不安。至少这些解释没说到点子上,而更严重的是,它们极力掩饰回避了某些东西。将责任归咎于同龄孩子的影响及大众文化,这让成年人得以推卸责任——但这样做十分危险,因为它逃避了一个已由无数研究证明了的事实,即孩子的道德成长取决于许多因素,不仅包括传播媒介与同龄孩子的影响,还包括孩子自身的遗传条件、家中的排行、性别及以上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我们家长却是影响孩子道德生活的最主要因素。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是培养所有最重要道德品质的关键。这些品质包括诚实、友善、忠诚、宽容、坚守公正、摆脱道德困境以及为坚持基本原则作出牺牲的能力。

告诫成人应该身正为范、传授价值观念固然正确,但对于他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却没有提供任何帮助。我从未听说过哪个成人因此便成了行为榜样。同样,这些规劝也无法真正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才能成为称职的父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导师。

我深深意识到,身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我和妻子是否算是完美的行为榜样,也不是我们是否经常谈论价值观念,而是作为活生生并存在这样那样缺点的人,我们在日常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对孩子们产生的种种影响。

我是在孩子们出生后的最初的几年中才逐渐意识到这一点的,但让我深感震动的却是发生在某个下午的一件事。周日下午雷打不动是我们全家郊游的时间。我的三个孩子各差3岁,所以通常很难找到能够引起他们共同兴趣的活动。

一个晴朗有风的星期日,我们来到海边公园。我的大儿子当时快要7岁了,他性格内向,看起来无精打采。他并不喜欢上公园。而一周以来我的工作压力很大,所以一直盼着这次郊游。我严厉斥责了他,并提醒他上个周日是按照他的提议安排的,现在希望他振作精神,高高兴兴地参与进来。我也觉得这是强调互相体谅这一基本观念的好机会。

当然,我的妻子也同意儿子应该为了家人的缘故参与到活动中来,但她说孩子看似疲倦而非不高兴,她也提醒我说,如果我对某次家庭活动不感兴趣,也可以像儿子那样不必装出满腔热情。接着她温柔地说我应该重新考虑一下,此事的关键究竟是不是传授孩子道德标准。事实上,或许我之所以发火是因为我原本期望这次家庭出游可以让我自己摆脱恶劣情绪。

抱怨几句之后,我意识到妻子说得对。我向儿子表示歉意,并向他解释这一周来我的工作很不顺利。但我忽然意识到在以传授孩子道德原则的掩饰下,我先前那种行为使他更不会在意我的思想与感受,使他更注重自我保护、更不愿意加入到家庭这个圈子中来。我还意识到一点:即便此事不会产生什么持续性的伤害,但一周之中我们总会与孩子产生几次这样的交锋,解决并平衡我们与他们之间的需求,使他们学会从他人的观点看待问题——有时我与妻子获胜,有时相反;久而久之,这些交锋明确了他们对“关系”这一概念的理解,且有力培养了他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能力。日复一日,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关注或忽视,以及我们要求孩子关注的事物塑造了孩子的道德品质——这包括我们是否允许他们对一个店员视若无睹,看到其他孩子在游乐场上受到不公平对待时是否会发表评论,或是否会向孩子指出邻居的善行。同样,我们对他们道德品质的持续影响还体现在如何界定孩子对他人的义务,以及是否坚持让他们履行这些义务。我们能否发挥有效的道德指导作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能否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以他们认为公平的方式解释我们做出的决定。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而非对价值观念的空谈——形成了他们的道德核心。

显然,我和妻子以及我认识的每一位父母都认为,最困难的莫过于在我们感到心力交瘁、筋疲力尽或极度沮丧时仍对这一切保持警觉。确实存在一些所谓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应付孩子。从根本上说,此时受到挑战的是我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格成熟程度——包括应对自身缺陷的能力——这些品质无法伪装。美国许多孩子始终缺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就是因为我们未能了解一个基本事实,即将自己投入到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这一事业中去。这使得身为父母或导师成为了一项深奥的道德测试,而学会成功地培育孩子则变成了一项意义深远的道德成就。

因此,本书提出了关于道德成长的崭新观点,截然不同于现时流行的所有观念。此观点源自于我为人父母的真实体验,源自我与其他父母的非正式交谈,对家庭的观察以及我与研究小组在过去几年中共同进行的采访,涉及对象包括几十名孩子与成人(家长、教师、体育教练等),还包括对约两百名孩子进行的调查。

有不少调查结果令人振奋。很多父母极为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我们发现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中存在各种教养子女的有效方法。本书将对此类富有启发性的行为加以阐述。

但也有许多调查结果令人不安。一些父母与成年人对培养品行端正的孩子持有错误观念,还有些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培养不愿投入时间与精力。而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却更不易为人觉察。许多父母与成人在无意中削弱了孩子关键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他们大多数人都毫无觉察。

本书探讨的即为这一往往不易觉察的心理现象——父母、教师、体育教练与其他导师的行为对孩子的道德情感成长起着关键作用,而他们却浑然不觉。例如,有的成人觉得自己或孩子的快乐胜过一切,这不但影响孩子关心他人的能力,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还危及到孩子自身的快乐感。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父母将对孩子造成伤害,不仅如此,作为父母,我们又有多少人担心孩子的成绩,却又遮遮掩掩?这将削弱我们作为道德导师的影响,以及孩子关注他人的能力。时下,有一种积极的父母本能突然盛行起来——即希望与孩子更亲密,在某些情况下,这对孩子的道德成长极为有益,可有时却又会使父母将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混为一谈,从而危害其道德成长。如今还有些父母极为关注孩子成长并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仍在无意中羞辱了孩子,削弱了他们的道德品质。有时父母和导师还可能无意识地打击了年轻人的理想。以上种种,皆为本书探讨的内容。

与此同时,本书亦介绍了给我们带来启发的家长、教师和教练——他们避免了这些错误,也提供了培养具有道德规范的快乐儿童的具体策略。本书还证明家长与其他成人在道德成长方面仍有巨大潜力。道德成长将持续人的一生。养育孩子可能让我们能力倒退,也可能使我们产生关爱、公正、理想主义的新的强大力量,而这些将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养育孩子过程中最让人兴奋的常常不仅是发现了孩子的道德情感能力,而是发现我们自己也具有这些能力。

最后,本书试图将人们的关注从传授价值观念转移到其他更为有效的方法上。传授道德观念的方法存在一个问题,这一点在与6岁幼童的交谈中便可得到印证:绝大多数孩子非常清楚价值观念及标准,并且大多数都被灌输了成人的观点,认为自己缺乏这些观念及标准。而研究表明,即使三四岁大的幼童通常都知道偷窃是不对的,甚至根本不需要成人明确告知他们这一点。

这并不是说孩子在价值观念方面就不存在问题——这样说也有失偏颇。但他们面对的问题完全不同: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践诸如公平、关爱、责任等价值观念。看到朋友将放屁机放在新来的一位女生桌下,16岁的比尔·赫伦就笑了,他也知道自己发出的笑声过于响亮,过于夸张,可他不愿意“扫大家的兴”。14岁的萨拉·哈姆林明白自己应该向一名新生提供帮助,可她“太忙了”。10岁的吉姆·怀特明知嘲弄会伤害他人,但如果他不那么做,他会被视为失败者:“我会被归入呆子之流”。另一个16岁的孩子非常坦白地告诉我:“这门课的目的是教我们辨明是非。但学校里哪个孩子不知道怎么分辨对错?问题不在这,问题是有些孩子根本就不把它们放在眼里。”

这些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帮助他们确定目标。要做到这一点轻而易举。但我们面临的挑战要艰难得多、深奥得多。其中之一是帮助孩子们应对某些导致他们做出违背价值观念之行为的情感,如担心低人一等或被视为失败者。通常情感就像失控的巴士,而价值观则是掌控方向盘的司机。

第二个重要挑战是帮助孩子坚定遵循以上价值观念,并认为其重要性超越其他所有需求和目标。这与是否了解价值观念无关,而是道德动机的问题。而道德动机的核心是欣赏他人的能力,即理解和珍视他人的能力,包括理解和珍视背景不同、观点不同的人们。具有欣赏能力将有助于遏制一些破坏性的冲动——它可以最有效地防止撒谎、偷窃或捉弄与自己不同的人等行为,有助于使孩子们产生关爱心、责任感,变得宽宏大量。本书将指导父母们如何在孩子身上培养这一重要品质。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培养孩子强烈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中拥有面对逆境的勇气,以及如何从孩子幼年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关心关爱他人的习惯。塞缪尔·奥林纳(SamuelOliner)与珀尔·奥林纳(PearlOliner)的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欧洲人从纳粹手中拯救了许多犹太人,他们的行为是充满爱心和自我牺牲的表现,但却不是他们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这些行为是出于营救者基本的自我概念和性情。正如一位营救者所说的那样:“我始终认为这么做(营救犹太人)是完全自然的,你用不着因此美化自己——因为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把人们进行分类是不可能的。”我们有可能从孩子幼年时就开始将诸如责任感等道德观念融入到孩子的自我意识中去,让关爱他人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

因此,本书试图通过以上种种途径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进行新的探讨。尤其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很难让他们免受粗俗媒体形象的影响,或是摆脱道德缺失的同龄人的强烈吸引。然而,如果我们意志坚定、善于自我反省、乐于接受亲人的规劝,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在孩子幼年时就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坚定的道德核心,还可以在他们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给予有力的指导。本书的内容就是介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那么,孩子道德观念的真正来源是什么呢?具体地说,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孩子欣赏他人的能力,培养构成孩子道德观念的那些重要情感?我们要怎样培养自身的道德水准与指导能力?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引导那些影响孩子道德与情感生活的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