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冲浪者
15011600000058

第58章 潮流之累

有一首外国名歌,《我的家庭真可爱》,小时候唱过的,稍稍有点悲伤,特别当你离乡背井以后,唱起来就会很心酸了。但在歌词里没有提到房舍是如何的好,装修是如何的棒,着重的是亲情,也就是家庭成员间感情的维系。但时下,在北京城,凡可爱的家庭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房舍的装修了,成为潮流时尚,形同无言的竞赛。要不装修一新的话,这个家庭的可爱程度,就要打折扣了。所以,专卖装修材料的店,卖家私的店,多于卖书的店,不值得奇怪。一些人家,动辄往房子里扔进去十万、数十万元装修费,已是司空见惯。

十多年前,当我搬进现在住着的这套房子的时候,人们不大作兴装修,所以也不认为多么不好。后来,此风一起,我和全家人不禁心痒。潮流这东西,只要形成了,不但有股诱惑力,更有驱动力。于是,花钱买料,请人施工,侍候场面,收尾打扫,也着实耗时耗神,费心费力。常常忙得个头昏脑胀,好些日子,手指发硬,连电脑也打不了。有时也常常觉得划不来,有时还挺懊悔,便发出一动不如一静的感慨。

因此,每次忙完后,都咬牙跺脚,坚决洗手不干,但誓音刚落,经不起煽动,新的项目又要上马。社会潮流,是有股使你不甘落伍的裹胁力。别人都装了,大家都装了,你能“我自岿然不动”嘛?这些年来,人们养成一二一齐步走的习惯,养成从众随俗的心理,总觉得左邻右舍弄个什么新名堂,而自家还是空白点的话,就不安于位,惟恐掉队。

但我这个住宅是先搬进去的,事后大事装修,难度就格外地大,光是家具挪来挪去,就伤脑筋。加之写作的人,别无长物,惟有书籍特别地多。其实好多书也未必看,可又舍不得扔,愈积愈多,愈成负担。试想数千册书,从架上搬下,然后再复到原位上去,那无异是一次苦役。孩子们每听说我要搬书时,立刻面如土色。因此房产部门要来刷房,我老伴也求他们恩典,免刷书架后的墙壁,以图省事。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随潮涌动,小装小修也全免了。因为这把年纪,实在是禁不住折腾了。经过这样顿悟以后,心如止水,别家哪怕修成皇宫,我眼皮也不眨了。

可京城的装修风,继续波澜壮阔。拆墙毁屋,家常便饭,装修扰民,已成公害。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去,房屋格局全变,把我看呆了。门用软皮包起,墙用绸缎蒙着,客厅里有吧台吧凳,头顶上有旋转的迪斯考球灯。他觉得很美,我也觉得不错,但我更觉得像宾馆而不像家庭。我说:若有一位调酒师的话,就够五星级了。不过,他竟没有听出我的弦外之音。于是,我豁然开朗了,他跟头把式地追赶潮流,是一种企求物质满足的快乐,自然也无不可;但抱残守缺,因陋就简,像我这样,得到悠闲自得的快乐,也未必不是享受。再说,生活本不应是千篇一律,多姿多彩那就更美,何必为潮流所累?换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思路,也未必不可寻找到新的情趣和兴奋点。

一个人,固然无须要求别人同你一样,但也不必勉强自己一定要和别人一样,一个家庭,何尝不是这样的道理呢?若别出蹊径,追求快乐,相信那家庭会更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