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冲浪者
15011600000057

第57章 温馨的港湾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然而,这位文豪以幸与不幸来区分家庭,却不尽妥切。因为,幸福的家庭未必时时事事都感到幸福,反之,不幸的家庭也不是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贫穷是一种不幸,但匈牙利作家莫里兹的短篇小说《七个铜板》,开首第一句话就是:“穷人也可以笑,这本是神明注定了的。”

我就有这个体会,有一阵子,而且日子还不短,打成“右派”后,收入顿减,又无法发表作品,便没有稿费进账,于是,境况窘迫,捉襟见肘,甚至不得不把一些藏书,尽管万分舍不得,也送到旧书店,换来度日之资。试想,家中有两个上学的孩子,一位需赡养的老娘,加上我们五口人,依靠妻的八十元工资和我的四十元生活补贴来养活,每个铜板,就必须撙节着花了。那时候,我们经济拮据到这种程度,几乎吃不起北京人天天吃的早点,所谓老三样的油饼火烧豆浆,而是一早起来捅开煤炉,和面烙饼。当时,连切面也不到粮店去买现成的,宁肯自己下力气擀来吃。当然主要是为了省钱,省一分,是一分。

但也有另一层意思,即使是穷日子,我们也照样可以过得很温馨。

当时,我是家中的大厨。同样是饼,便想法做出不同的口味,椒盐的,麻酱的,红糖的,千层的;同样是面,也经常变换吃的方法,刀削的,手拉的,猫耳朵,偶尔还做广东的云吞面。每次开饭,合家团坐,老人小孩,包括上班的妻,都大快朵颐,淋漓尽致。

反过来,别看穷,妻子和孩子却肯破费为我买稿纸,让我写那部不知将来有没有可能发表的长篇小说。大家心里明白,即使不能问世,从此束之高阁,能够在笔下抒发一点心声,不也是于穷愁中,稍获一丝轻松的宽慰嘛!然后,传读手稿,讨论评说,或褒或贬,论长道短,俨然文学沙龙。而且,抱着一个梦想,要比彻底的绝望,更能鼓舞起生活下去的勇气。正由于全家人的相互体谅,彼此安慰,便忘掉门外的冷风,人们的白眼,社会的歧遇,以及不公正的对待,也算是烦恼人生中的一快。

尤其那寒风中煤炉上嘶嘶的水壶,一块烘烤得发出甜香的白薯,给深夜写作的我,所带来的相濡以沫的温情,是我久久也不能忘怀的。这种家庭中的温馨,对当时境遇淹蹇的我来说,确实是难得的精神补剂。

假如把我们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比作一艘漂泊的海轮,要是没有避风的港湾等待他归来,只能永远停泊在锚地,那么,即使满载着黄金,也会暗淡无光的。因此,每个人的港湾,就是他感情维系着的家庭。要是每个成员尽力多付出一分爱,这港湾便会回报他十倍的温馨。

所以,阔佬给他情人一辆法拉利跑车,但那个漂亮女人不觉得是爱,这是意大利作家莫拉维亚小说里的情节。相反,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点微弱的火光,却能给她带来心灵上的温暖。真诚的感情即使点滴之微,也会感人至深的。

有爱,便有了一切。这是歌德的诗句,但也是人世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