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松的女人最美丽
1501500000008

第8章 最好的爱情——分享型爱情 (1)

老外们征婚,标准非常简单,兴趣爱好的匹配是第一位的。先说自己有什么爱好,比如爱好冲浪,爱好旅行,在庄园里酿红酒等,希望找一个能分享这种乐趣的人共度人生。男人们的征婚语里,绝对不会出现“年龄25岁以下、肤白、高挑”之类的词汇,女人的征婚词里,也不会出现“对方要成功、有房、有车、身高178米”这样的词汇。

对长相、年龄、收入等是我们国人眼里的硬件,老外们不介意,一个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回来,看到国内男男女女一通忙活,质疑是不是我们还在贫困中?

老外们要的爱情和婚姻是分享型的,这样的情爱,在婚后也是极有张力的,两个人也能得到心灵的呼应;中国人要的婚姻是经济型的,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进入婚姻生活,但若没有把心灵考虑进去,还是感到虚,就出现这样那样的“绯闻”。

一个开情调咖啡馆的女老板说,她就像看风景一样,看到店里发生的这样那样的婚外情节,搞得她年过四十,都不想结婚。要婚姻是想给人生锦上添花,而不是找麻烦,所以,她宁可不找也不想弄得如此无聊。

一直记得以前采访的一对美国夫妻,结婚都三十年了,女的看男的眼神,还是那么的喜欢,那是一种懂得和知心的眼神。男的说的一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得,他说,如果太太出去了,有异性要来做客,就是已经到了楼下按门铃了,他也会礼貌地拒绝,让对方再等一下,等爱人回来的时候,再上楼。他说他不是神,所以不让自己有和异性单独共处一室的机会。他的爱人,虽然感到这有些过于紧张,但对丈夫给的爱,更是感到这种重量和安心。

他们都喜欢骑自行车到处玩,那么老了,可你看到他们的时候,就感到他们是两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分享着各式各样的心得,风景不同、心得不同,当然会使婚姻保鲜和成长。

在发达的城市里,间或看到的老外夫妻,男的英俊得不行,女的一脸褶子,但你看到他们的眼神,就知道他们很幸福。女的绝对没有因一脸褶子而不安。因为男也好、女也好,看久了,不美的也美了,美的也不美了。生活下去的灵丹妙药,就是心灵的相依、懂得和分享。

找饭票的,就不要再奢侈地想分享别的什么了。因为你和对方本身就无法平等。你的婚姻质量其实是物质质量,你不必难过。

如果自己还算有一份正当职业,那还真得寻寻觅觅,愿意在精神上和对方分享的情感,还是经得起时间推敲的。老外对婚姻的忠诚,除了信仰之外,就是双方心意相通,别的枝节当然就少了很多可能。

至于还没有找到另一半的,其实你不如放掉所谓的进驻婚姻的硬性门槛,让眼睛回归到人本身,至于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那不重要,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和自己“分享的”伙伴,这才是重点。与焦虑共舞

聊天时,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儿,就是“安全感”这三个字儿,普遍的感觉是没有安全感,对工作,对喜欢的人,对健康……紧绷着神经,努力工作存钱,又怕不得上司信任,丢了工作,那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保障……

某女吃饭特别快,嚼饭的时候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她自己都没有发觉,实际上她吃饭的时候还处在紧张和焦虑之中,不是她本人有没有吃相的问题。她自己都没有发觉这个细节。提醒她的时候,她惊讶地说,自己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吃饭上。自己的节奏,还在杂乱快速的工作节拍上,心里想的,全是工作上的事情。

她背着房贷,靠不上父母,薪水不错但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每次看到她,都会看到脸上浮着一层焦虑,感到有无形的压力传达过来,她特别怕生病,怕丢了这份自己并不待见、薪水尚好的工作,更怕老人突然生病……再看看一茬茬刚毕业进公司的生力军,更是感到不安。

她现有的状态是焦虑反应过大了,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因为焦虑本身并不有助于你增加安全感。

其实,在这个世上生存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在与焦虑共存。人拥有一定的焦虑,是健康的。正如Gebsattel所说,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我很认同这个说法。一个没有任何焦虑的人,内心永远风平浪静,那不是人,是神。我们都是处在纷纷扰扰的红尘中人,又怎么可能没有焦虑呢。焦虑本身就是要改变现状的一种表现。只要没有达到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工作天天走神发呆的状态,就是可控的。

心理学理论认为,焦虑本身的走向是担忧未来的,是对未发生的事情感到的忐忑不安的想法。对没发生的事情,因为未知,总是担心会有坏的情况发生,其实是一种虚构的害怕。

对前面提到的女孩来说,如果这焦虑让她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积极的调整,通过一些进修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工作上的安全系数,在长线上同时作出转职的能力准备,督促父母多锻炼身体,那这个焦虑就进化成正面的了,是积极焦虑。积极焦虑是正面而催人提升的。

另外,要适度地控制自己的工作节奏,分清工作和非工作状态,在休息时要提示自己进入放松的状态。你要知道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急三火四地吃饭,只会伤害健康,更会因急躁而失去效率。

如果单单是为焦虑而焦虑,而感到害怕,那是最大的错误。焦虑是会伴随人生一直存在下去的。你解决了一个焦虑问题,又会有下一个焦虑问题等着你去处理,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促使你个人进步的一个动力源,只要处在未失控的状态,就是健康的!

纵观我本人的成长,是在焦虑中螺旋式上升的。我以前也不认为,焦虑有积极和健康的一面,总是忙着化解、化解,没完没了。结果后来发现,我光忙着把精力用在化解焦虑情绪本身了,化解完一个,又来一个,没有完结的时候。直到我明白了,我是可以与焦虑共存的,而且用好了焦虑,就是积极的进化。

只要活着,就会有焦虑,把它当做朋友,它就会催着你成长,把它当成敌人,它就会侵略你的生活,让你整天坐卧不安,提心吊胆。

打个最八卦的比方,比如你工作如意,结果你老板看上你了,你又不想和他发生什么,这就产生了一种不安和焦虑,因为你不知道你拒绝了他,他会不会给你穿小鞋,你会不会丢掉这份得心应手的工作。

那么,从积极焦虑的方面想,老板首先是男人,他看中你,你先把它看做一个男人对一个女孩子的赞美。他不会因为自己看上的女孩不回应她,就踢走一个工作好手!除非他脑子进水,或者脑子被门夹了。再如果你未婚他未娶,他又不差,也不是不可以作为一个考虑的人选啊。如果在特别正规的公司,你又何必焦虑呢?他给你穿小鞋的时候都得想一下,他是不是太下作了?破坏你的同时,反作用于他本人的力,也会让他有良心的焦虑。他也会由此害了自己的心情。只是你别到处讲,别让他难堪。人同此心,善意可以换回善意。

另外,再想一下,仅从两性的角度,男人都爱招惹女人,就看你躲不躲了。女人扛得住,又有什么问题?如果他有家有口,女人不接招,告诉他你不碰已婚男人。进还是退是他的难题。就怕你半接不接的,搞得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你就难做了。一旦你接了招,那么,以后的焦虑就是另一种焦虑了,怕被他老婆发现挠你的焦虑,怕他不提拔你鸡飞蛋打的焦虑了。损耗你的能量会更大。

俗语说,无欲则刚!而通过对这场焦虑的解读,你本身就在职场情感中成长了,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情,会处理得越来越不着痕迹的。

积极地和焦虑共舞,自然就不会再怕焦虑了,这是生活的常态,就如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水至清则无鱼一样,不要试图把焦虑全部杀掉。

下班后,如果有时候感到焦头烂额,心绪低落,在饮食上,可以调整让自己吃点儿烤红薯、土豆这类含淀粉多的食物,谷类食物也有这种安定缓解心神的作用;碰到姜花这类淡淡香又淡淡色泽的花时,可以顺手买一束回家。另外,放点舒缓的轻音乐,吃一些必须细细地吃的食物,比如鸭颈、凤爪之类的小食品,配上半杯上好的红酒又不会长胖,又会在不知不觉间安抚到焦虑的身心,达到缓冲、减弱的作用。这时候,如果吃那些很容易入口的食物,心事重重中,吃得快会长胖的。

与一定程度的焦虑共存,并有把它转化成积极焦虑的能力,一种放松的安定感也会慢慢地再次重回你的内心。这时候,你再观察自己的吃饭速度和状态,是不是又安宁又享受呢?

二十岁出头,与巨钻相爱过,如今三子之母的梁洛施,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入行前妈妈告诉我,女孩子要喝一点儿酒,要知道自己的酒量,这样才不会在桌上喝多酒,被人欺负。

心中有数的女孩,才不会在一些场合丢分,报道与不报道的,不知有多少女孩子,在酒桌上为了公司应酬,朋友义气,失态又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