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放松的女人最美丽
1501500000009

第9章 最好的爱情——分享型爱情 (2)

一些工作社交场合,酒量是自己的交际安全底线,在实战中了解自己的酒量,是非常危险的。不要相信别人“女人端杯能三两”的吹捧,事先自己摸清自己到底能不能沾酒,有多少酒量,这个自我摸底的量是你的安全底线。

小友之一,出去谈事情,从来不喝酒,因为她父母都是古板的人,她也在同学朋友中喝过一点点儿,但从不知道自己的酒量。所以,她不敢在陌生人面前喝酒,偏偏她的工作和签单有关,有时候,不应酬一下,还真就影响工作业绩。后来下决心,一下子买下五瓶红酒,一瓶二锅头,啤酒若干,在家里自己喝,看每样喝多少才晕,喝完这种再喝另一种,看混着喝会不会晕得快一些,再多种搭配来试验验证自己的酒量。试验多次,直到明白自己的酒量在多少之间,做到了心中有数。然后在朋友中试着喝,感到实战也有数了,便也敢在攻克签单时,喝上几杯。宾主尽欢,完成的签单量也更好了。她因为知道自己的底细,从没有在客户面前失态过。

有一些不了解自己情况的女孩子,在一些场合,禁不住大家忽悠,喝多失控失态,被人恶评,不怪别人,怪自己对自己的酒量这种事儿,没有用心思去了解。

最好的境界,就是恰如其分,恰好的酒,办恰好的事儿。我在酒桌上,亲眼看到一个长相平凡的女孩是如何调解气氛的,不但掌控酒的速度,而且会准备好几个段子,当然是女孩能讲得出口的尺度,把当时的气氛都弄得热腾腾的,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特别重要,不管喝多喝少都有参与感和被重视感。我观察她本人并不比谁喝得多,是因为她会制造轻松的气氛。平凡的女孩在酒桌上成了灵魂人物。

她说,她在职场上练就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基本能就面相猜到对方的性格特点,所以在需要自己劝酒的时候,就会说得让对方非常舒服入心。当然事半功倍,这和一味傻劝可不是一样的效果。知己亦知彼,这是较高级的修炼了。

其实人人都是半个心理学家,学会观察和感觉别人的心理,比训练自己的酒量要高级和雅致得多。

也有的女孩子,在酒桌上如临大敌,时刻不能放松下来,整个宴会,基本上如坐针毡,就怕谁提出让自己喝上一杯。虽然保证了自己的清醒,却扫了大家的兴。所以,还是提前了解下自己的酒量,知己知彼,就不会有如此紧巴巴的小家子气了。如果知道自己根本就是属于沾酒就醉的,那就跟大家说清楚。轮到自己的时候讲个八卦、猜个趣谜诸如此类的,也不会太冷场的。

还有女孩子因为别人将军将到那儿了,感到不喝不好,只能硬喝,随后失态。哪有非喝不可的酒?在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情况下,或者根本不能喝酒的话,绝对不要喝,宁可不给面子也不要喝多丢人。

酒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是文化,不要单纯地把酒视为坏东西或者好东西,酒本身是中性的,人是群体动物,不能不交际应酬,在一些这样的场合,没有酒又感到少了点儿什么。前面提到的梁洛施,入行前就有那么清醒的对酒的认识,那么聪明而清醒的女孩,知道自己要什么,从这个角度看,她后来找到巨钻男人当然在情理之中。

很多女孩子认为酒不是好东西,一味地排斥。不要以为酒是女人的敌人,杜康造酒,流传至久,成为酒文化,其实是一种雅事。酒本身肯定是中性的,喝它的人赋予它什么,它就成为什么。优雅的人喝得优雅,豪爽的人喝得豪爽,猥琐的人喝得猥琐……

聪明的女孩子无法保证对方的人品,但一定要保证知道自己有多少酒量。在酒场上,不知彼的情况下,一定要知己。

30岁就要来了,你真的已经成长好多,不再是那个傻傻的天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打扫的女孩子了,你已经对工作游刃有余,职场上也不会站错队了,得体地做着一份体面工作,这,是时间给你的一份收益。

是的,这远远不是你想要的,你想要一个过得去的男人,但好男人基本都有主儿了,你想要升职加薪,但目前位置都有人占着,还看不到前景,职场新鲜人和前辈把你夹在了中间,悬着的感觉,常常让你焦虑不已。

女孩子要进入三字头的岁月,多数滋味复杂。

一位80后女孩,在过30岁生日的时候,说自己从来没有这么回避过,谁也不想见。职业发展得一般般,只有一份工作糊口而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男朋友。不敢妄想未来。

女人要跨过30岁这道门槛的时候,突然感到很恐慌:事业未成,男友未就,房车也没个影儿,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进入30岁的门槛吗?

仔细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更深一层的感觉是自己有了苍老的心境。刚刚大学毕业的青葱女孩一茬茬地来了,做着和你现在差不多的工作,却比你有着年轻的优势。说句不好听的,和她们相比,你连向男同事撒个娇,都感到不好意思了。30岁是女人有不是女孩的感觉的开始,你不再敢以年轻的理由奢求人家原谅你了。

从20岁起,女孩子每逢5和9的年岁时,都是会有这种恐慌的。25,29,35,39,以此类推,大致五年左右是一个心理上的小坎儿。

其中28~33岁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内,很多女孩子会焦虑地重新打量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个来咨询的女孩子,说了自己对30岁生日的恐慌,作为过来人,我当然感同身受,我也曾在那个时候怕过,也说不清楚怕什么,就是有一种茫然和莫名的恐慌。

她说到自己在这个城市里没有根基,没有爱的人,工作也看不出多少前景,眼看着逼近30岁大关,真的好怕!

事实上多少成名的女子,事业爱情都有的,在过这个关口时,也会感到不安过。29岁就是一个节点,这之前的努力到了一定程度,会有停滞不前的感觉,总在同一个境界里进出,却没有上升感。这也是导致自己恐慌和不安的原因。

翻过去的人,接受了,感到反正也回不去了,倒忽然开始放松和释然。

回头看的时候,人生的每一次节点,恐慌的时候,就是变化的时候,整个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就是当时感到停滞的时光,也是积聚的时期。就像小孩子长个子,总是一个阶段蹿得快,一个阶段好像又停下来了。其实那不是停,是在积聚。

29岁这个“节点”,不具有代表性。你的人生光彩,可能在39岁前,或者49岁前绽放,或者更久,也有很多女人老了才做出自己的事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绽放的命运和规律,急也没用。太多年轻时绽放的女子,大红大紫,过了30岁反而一天天走下坡路了。

我十年前在职场上碰到的一位刚毕业的女同仁,当年完全不得要领,大家做得得心应手的工作,她说打死她都想不出来这样的好点子,急得团团转,脑子完全是糊的。几年都看不出她有什么进展。十年后,我再碰到她,32岁的她,已经升了职,开始挑大梁了,带着一拨手下人做得非常精彩。仍然年轻,但更自信也更有魅力,完全是一种特别松弛的状态,这是岁月的累积给她的力量。

聊天时,她说29岁快到30岁时是最恐慌,完全看不到未来,也没有升职的迹象,也想过跳槽,但是,在这里做了快十年还没有升职,新职位又会好到哪里去?她权衡之后选择坚持。31岁时因为她连着几个策划做得非常出彩,得到升职加薪机会。她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能量会在30岁后突然发力爆发。这都是前一大段时间积蓄的总爆发,感觉上是如沐春风。

那么,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你自己对以后有所期待吗?是不是在悄悄地努力了呢?一天天得过且过了,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已经到了30岁的门槛,这可是你以前认为老得不像话的年纪。

不过,如果让一个40岁的女人评价你,事实就是,你还有大把的时光可以挥洒,还有无数的可能,计划并亲自去做想成为的那种女人。

一位天蝎座的女人跟我说,每年12月份,是她最自豪的时候。因为她把每年的目标都定在11月底完成。12月份是她审视成果,定下一年的自我成长目标的日子,她的座右铭是:不成长,勿宁死!最重要的是落到实处,要有执行力。她说她不会有年龄上的恐慌,也盼望着老了的那一天,她仍然在成长。这是以一种“毕生发展观”的状态工作和生活着的女人。

人生总归是各走各的路,没必要按“从众”的思维给30岁的自己下定义。有的人走少年运,有的人走青年运,有的人走中年运或晚年运,看似宿命的说法,实际上也是唯物论的,螺旋式上升,有的早有的晚,但细分析,走早运的人,是早年的天时地利人和,看着运气较好。晚运的人,则是一直在积聚自己的好运。

重要的是,趁着这个节点,自己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的方向,自己要向哪个方向努力,仅心中有数不行,还要落实。

每年年初设定目标,一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跨越。每五年给自己做一个回顾式的自传式蓝皮书。有目标有实施有审核,这才叫落到实处。

以一种毕生发展观的理念生活,其他的,交给时间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