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姗、玉芬的不断来访,给寂寞孤独的文绣带来了生机。她们给文绣带来许多好消息,使文绣的眼界开阔了。文绣不再自寻烦恼,而是暗暗寻找逃脱囚笼的机会。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制定出了周密详尽的出宫计划。
1931年8月25日中午,文绣在中堂招呼开饭,太监有所怠慢,皇妃失宠,太监欺侮,本来不足为怪,但文绣以此为由,大发脾气,她高声骂道:“讨厌!”溥仪似闻弦外之音,恼羞成怒地传谕:“欺君之罪该死,朕将赐你死罪!”文绣操起一把剪刀,就向喉咙刺去,却被眼疾手快的太监夺下。文绣因此大哭大闹,弄得一屋人都没有食欲,溥仪无可奈何,便打发太监前往庆王府找来文姗,让她劝导胞姐。
下午3时左右,文姗向溥仪、婉容说:她姐姐哭泣不止,心情郁闷,劝说不灵,望允许她陪姐姐出外散心看戏。溥仪一时大发慈悲,慨然应允。文绣由文姗陪着,为掩人耳目,也带了太监赵长庆,乘坐溥仪的专用汽车准备去天津市区游逛。
溥仪哪曾想到:这便是长期预谋后的惊人之举,从此就是文绣离别“冷宫”解脱悲惨命运的开始。文绣就像一只久困在樊笼中的小鸟,终于可以在湛蓝的晴空,举翮飞翔了。文绣选择这样的时候跨出静园大门,实在是把握了最佳时机。首先是溥仪向日本靠拢的迹象已愈来愈明显,即将成为现实。虽然“九一八”事变尚未发生,但就在不久前,溥仪的弟弟溥杰从日本归来,向溥仪传达了日军准备在东北点燃战火的绝密讯息,驻天津的日本领事和司令官们也更频繁地往来静园密谋,文绣对此不会无动于衷。再说文绣与皇家的矛盾已势成水火,文绣若不出走求生,势必自我毁灭,在她的面前已经没有道路可以选择了。
文绣乘车离开静园大门后,即指令司机将汽车一直开往天津国民饭店(在今天津赤峰道与和平路交口),下车后文绣、文姗推门而入,向值班店员略问几句后,就直奔37号房间。太监惊疑不止,而又不敢多问,只好紧紧相随。进房刚刚坐稳,文姗就正色告诉太监赵长庆说:“你先回去吧,淑妃就留在这儿啦,她还要向法庭控告皇上,决定同他离婚哪!”太监大惊失色,不知所措,继而双膝长跪,频频磕头,哀请淑妃回宫。文绣态度坚决,从袖中抽出三封信,交付太监说:“今日之事与你无关,你可拿着这几封信回去转告皇上!”太监还想哀求,这时有三位西服革履的先生推门走了进来,他们就是文绣的表外甥女玉芬为她代请的律师——张士骏、张绍曾、李洪岳。太监无奈,只好登车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