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雄兵利器
15021700000015

第15章 主战坦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军事装备领域把坦克区分为重型坦克、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三种类型。这是按照坦克的吨位和火炮口径区分的。重量在20吨以下,火炮口径小于85毫米的坦克,被称为轻型坦克;重量在20吨至40吨之间,火炮口径在100毫米左右的坦克,被称作中型坦克;重量在40吨以上,火炮口径在120毫米以上的坦克,被叫做重型坦克。世界上最重的坦克是法西斯德国制造的,重量达188吨。火炮口径为150毫米,车长9米,高3.66米,炮塔正面装甲厚达240毫米。不过,这辆坦克还没有在战场上显示威力,就被前苏联炸毁了。

主战坦克20世纪60年代以来,军界对坦克的区分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从战斗性能来区分。坦克重量并不代表战斗力,更不能反应其在战斗中的作用。于是,一种新的划分方法被大家接受。这就是,把坦克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

所谓主战坦克,是指以承担作战任务为其主要性能的坦克。以前人们称之为重型和中型的坦克,都被划入主战坦克之列。主战坦克是机械化装甲部队的主要火力代表,也是地面进攻的重要突击力量。世界上较有名的主战坦克是,前苏联的T72坦克、T80坦克;美国的M1和M1A1坦克;德国的“豹”2坦克;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英国的“挑战者”坦克等。这些坦克都是重装甲、大口径火炮、高初速度。另外还配备了现代化的通信设备等。

90式坦克主战坦克的基本结构是: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系统、电气设备等。武器系统主要包括打击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统;推进系统包括动力、传动装置、行动和操纵装置;防护系统主要指装甲壳体、伪装设施等;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直接通话装置等。其中,武器和推进系统是主战坦克中最主要的部分。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把坦克的研制重点放在了主战坦克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生产出多种型号的主战坦克。

59式主战坦克

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型号的坦克。它是模仿前苏联的T-54A中型坦克设计制造而成的。该坦克火力较强,体形较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装甲防护和机动性能都达到了设计要求,使用维修也较方便。与同年代的先进坦克比较,在技术和设计思想方面差距不大。

59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该坦克战斗全重为36吨,车体长9米,宽3.27米,高2.4米。方向射界360度,高低射界-5至 18度。车载武器为100毫米口径线膛炮一门,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一挺,7.62毫米轻机枪两挺。动力系统为一台382千瓦的发动机。最大时速50公里,最大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0度,最大涉水深度为1.4米,跨越堑壕宽度为2.7米,通过垂直墙高度为0.8米。车体前部的斜装甲厚度为100毫米,侧向装甲厚度为80毫米,炮塔装甲厚度为200毫米,乘员为4人。

武器系统的状况是,100毫米线膛炮使用榴弹、破甲弹、穿甲弹。弹药基数为34发。最大射程为16000米。使用穿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70米,使用破甲弹的直射距离为1000米;使用榴弹的杀伤效率为31×13米。辅助的轻机枪配弹量为3000发,高射机枪的配弹量为500发。

火炮具有单向稳定器和炮塔电传动装置。用瞄准镜分划测距,用光学仪器进行观察和瞄准。还配有红外夜视仪,可以供夜间驾驶使用。装填弹药靠人工。

传动装置与操纵装置都是机械式的。主要传动部件是金属片干式离合器、带同步换档机构的固定轴式变速箱、二级行星转向机构、一级啮合式侧向传动机构等。行动部分为单销干式金属履带,有5对双轮缘大直径负重轮,还有扭杆悬挂、叶片式液力减震装置等。

第一批59式主战坦克生产出来之后,首先参加的不是战斗,而是国庆10周年大阅兵。当国产的主战坦克在长安街隆隆驶过的时候,确实给了国民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

尽管59式主战坦克在当时并不落后,但是,在冷战时期,各国都争相发展主战武器。因此,我国也在不断对自己的主战坦克进行改进。第一次改进是60年代,在59式坦克上加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填装置。使该坦克的瞄准精度提高,而使炮手的劳动强度降低。随后,又把火炮的口径加大到了105毫米,弹药也随之改进。采用了新式电台,使通话距离从原来的16公里左右,提高到30公里以上。这种改进型的坦克被称作59-1式主战坦克。

随着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指挥自动化和火控系统的自动化成了必然趋势。这时,又在原改进型坦克的基础上装上了计算机控制的灭火抑爆系统,以此来有效地防止坦克发生后效杀伤。这种进一步改进的坦克被命名为59-2式坦克。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在59-2式坦克的基础上更换了坦克发动机,改善了火控系统。第三次改进的坦克叫做59-3式坦克。也是中国较现代化的主战坦克。这种坦克还在服役之中。

69式主战坦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的军事装备专家们开始独立研制完全属于自己的主战坦克。经过近10年的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初终于完成了设计定型,生产出了坦克样品,并命名为69式坦克。

该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6.5吨,火力配置为,100毫米口径火炮1门,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一挺,7.62毫米机枪两挺。火炮为滑膛炮,可发射榴弹、穿甲弹和破甲弹。火炮的最大射程为12700米,直射距离为1650米。火炮携带弹药基数为44发,高射机枪的弹药基数为500发,轻机枪的弹药基数为3000发。

69式坦克的炮塔上装有激光测距仪,提高了瞄准精确度。同时在火炮左侧的炮塔上装有昼间瞄准镜,夜间红外瞄准镜。火炮的稳定系统在高低方向采用液压式控制和驱动,在水平方向上采用电力机械式控制和驱动。

坦克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炮塔则是铸造件和轧制钢板焊接而成的。车体正面与炮塔正面的装甲防护水平基本相当。坦克内配有特种防护,半自动灭火装置,还有手提式灭火器。这些工具可进行施救和自救使用。

该坦克采用了580马力发动机,功率较大。在公路上的最大时速为50公里;平时速度为每小时32至35公里;土路上的速度为每小时22至27公里。最大行程440公里以上。最大爬坡为32度,越壕宽度为2.7米,涉水深度为1.4米,过垂直墙的高度为0.8米。

69式坦克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达到了60年代的水平。但是,随着国际军事竞争的发展,到了80年代,这种坦克显然有些落后了,于是,根据上级决定,技术专家们对该坦克进行了改进。改进型的坦克于1982年完成定型工作。为了便于认识和掌握,定名为60-Ⅱ式主战坦克。

69-Ⅱ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战斗全重为36.7吨,车长8.59米,宽3.307米,高2.53米。方向界为360度,战斗射击速度为每分钟7发;发动机功率为426千瓦,最大速度为每小时52公里;最大行程44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2度;涉水深度为1.4米。

改进型的69-Ⅱ式坦克,其主要技术和结构特点是,采用了100毫米口径线膛炮,增加了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等新弹种和表尺分划。安装了自动装表式简易火控系统。具有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三防功能,还有自动灭火和热烟幕装置。主离合器操纵及转向操纵设有液压助力装置。安装了现代通信设备。坦克武器系统的主炮具有双向稳定装置,配备的弹药有榴弹、被冒穿甲弹、旋转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

武器的火控系统为自动装表式简易火控系统。具有红外夜视、夜瞄装置。另外,火控系统由激光测距仪、弹道解算器、双向稳定器和带步进电机且有距离显示的瞄准镜等组成。在操作过程中,炮长用稳定器的操纵台跟踪目标,用激光测距仪自动测定目标距离,并由弹道解算器根据测定的距离和选定的弹种,以射表为依据,自动解算出火炮的射角。并用装表机构自动装定尺和通过高低稳定器自动赋予火炮射角。炮长即可瞄准射击。简易火控系统缩短了射击准备时间,提高了射击精度和首发命中率。

在坦克转动的环节上,采用了行星复式减速器,行动部分车体两侧加装了裙板屏蔽设施。驾驶观察仪外表面安装了液、气吹洗装置。

进一步改进的69-Ⅱ式主战坦克,还采用了激光测距与瞄准二合一的激光测距瞄准镜。并且在炮塔两侧的前部装甲上安装了烟幕抛射装置,在炮塔的后部焊装了栅栏式屏蔽。

近些年来,以69式主战为基础,保留其较先进的设计,改进其过时的部分,又发展出多个型号的坦克。适应了训练和作战的需要。

79式主战坦克

这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火力系统,较高的机动性能和防护装甲。是69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型。

79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坦克战斗全重37吨,车长9.19米,宽3.3米,高2.4米;配备105毫米口径主炮一门,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一挺,7.62毫米口径坦克机枪两挺。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坦克发动机功率为406千瓦;最大时速为50公里,最大行程600公里;最大爬坡度32度;最大越壕宽度2.7米,涉水深度1.4米。

该坦克的主要技术和结构特点是:主炮带有热护套,配用了新弹种,穿甲、破甲、碎甲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安装了包括计算机在内的简易弹道火控系统,采用激光测距和被动式夜间观测瞄准装置。能够自动修正弹道诸元和运动目标提前量,昼夜都可进行瞄准射击。车上还安装了较先进的通信设备,驾驶操作装置为液压助力操纵。另外,还配备有防原子、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装置和自动灭火抑制爆炸以及防热烟幕装置。

坦克火炮装有双向稳定器,配备的弹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等。弹道计算机组包括计算机、稳定器开关控制装置、装填手控制装置、环境数据输入装置、倾斜角传感器、角速度与角位移传感器、火炮解算器等。

在测距和瞄准过程中,由计算机处理来自各控制装置和传感器的所有数据。计算机能够计算出火炮瞄准所需要的高低和方向补偿角度,还能修正影响弹丸弹道的各主要参数,比如,跳脚、偏流、火炮磨损度、耳轴倾斜、目标运动、环境条件等。

在火控系统中,除具有较高的精度之外,侧传动还采用了行星复式减速器,行动部分车体两侧装有防破甲弹裙板,驾驶观察仪外表面安装了液体和气体吹洗装置。还安装有自动抑爆和自动灭火装置。

中国79式中型坦克在观测与瞄准部分,装有炮长昼夜合一潜望镜、车长昼夜指挥仪、驾驶员夜视仪、坦克炮备用瞄准镜。炮长潜望式瞄准镜是坦克的主要瞄准装置,它可以观察战场情况,并确定火炮与瞄准线之间的确切角度。这种瞄准镜可以进行视场观察、激光测距和昼夜观察瞄准。激光测距仪可以在白天和夜间准确测定目标距离,数据显示在分划板上,同时送到弹道计算机中去,利用测距仪分划板可以进行精确瞄准。

该坦克达到了20世纪70至80年代的先进水平。

85式主战坦克

这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改进的坦克产品。

85式主战坦克的是在80式主战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的。80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坦克战斗全重38.5吨;发动机功率730马力;平均时速40公里,在公路上的最高速度可达每小时57公里;最大爬坡度32度,最大涉水深度为1.4米。坦克本身在防护、火力、火控、机动、通信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80式坦克的火力配置是,主炮1门,为105毫米口径线膛炮,配用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携带弹药基数为48发。另配备高射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

85式坦克该坦克具有20世纪80年代的先进技术,其主要体现是:第一,火控自动化程度提高,应用了复合双向稳定器和光点注入式简易火控系统,用光点瞄准代替光学分划瞄准。弹道计算机根据激光测距仪测到的目标等变量和环境参数,再计算出射击时所需要的提前量,然后驱动光点偏转和双向稳定器自动调整火炮。这一过程,缩短了瞄准时间,提高了射击精度。第二,坦克的机动能力明显增强,坦克功率与自重相比,显然吨位占有功率较高,这样,坦克的动力性能就有保证。另外,传动部件的设计采用了6对负重轮和3对托带轮相配套方式,增大了负重轮的行程,提高了坦克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过程的平稳性。第三,增强了坦克本身的防护能力,车体前上部装甲再披上复合装甲,两侧安装了橡胶屏蔽,炮塔上安装了栅栏式屏蔽,这一设备,可以防护空心装药破甲弹。第四,提高了观瞄能力,车上的乘员包括车长、炮长、驾驶员都配有微光观察仪,其作用距离也较以前的坦克装具有了提高。通信系统的主要改进是,采用了性能先进的VRC-8000电台,使用了跳频技术,还加装了保密机。使通信的保真程度和保密性能都有了明显的改进。

在80式坦克的基础上改进产生了85式坦克系列产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85-2M式和85-3式主战坦克。

85-M2式主战坦克,在壳体和配属机件方面与80式坦克基本相同。但在动力方面使用了水冷式涡轮增压V-12柴油发动机,使坦克的动力性能有所提高,比如,80式坦克的最大爬坡度为32度,而85-M2式坦克最大爬坡度达到了40度,还能在高原和沙漠以及严寒地区作战等。

85-M2式主战坦克最主要的改进是火力系统和火控系统。这种改进型坦克,装备了125毫米口径的主炮,这是坦克使用的大口径火炮。该炮能够使用尾翼稳定式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车上安装了性能可靠的自动装弹机,可以根据设定的程序,自行选弹并能自动完成输送弹药、装弹和发射。这种改进,不仅减轻了乘员的劳动强度,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射击速度,有利于捕捉战机。

该坦克的火控系统在技术性能上变化较大,采用了稳像式火控装置,该装置包括了激光测距仪、控制箱、弹道计算机、传感器、双向稳定器。这种火控系统能够保证坦克在行进中瞄准、射击,提高了首发命中率。为了确保瞄准系统的精确性,加装了性能先进的图像增强器观察瞄准仪,使坦克具备了夜间战斗的能力。

结合80年代的新特点,坦克设计还考虑了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总之,经过改进的85-M2式坦克,在火力、防护、火控、机动等方面,都有了提高。

客观地说,85-M2式坦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产品,根据训练和军事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武器装备都需要改进和提高。坦克也不例外。因此,85-M2式坦克定型之后,设计人员并没有停止对80式坦克的研究,而是根据未来战争的需要,对80式坦克进行了深层的改进。在改进中产生了85-3式主战坦克。

85-3式主战坦克的主要性能数据是:坦克的吨位增加到42.5吨,进入了重型坦克系列;发动机功率为1000马力,重量与功率之比又有明显提高。这个比值接近于世界上著名的坦克,如美国的M1A1型坦克、德国的“豹2”型坦克。在公路上的最大行进速度达到了每小时65公里,这是国产坦克中跑得最快的。坦克的行驶系和控制系都有了改进,采用液压控制和行星齿轮箱,改善了操作性能。设置了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控制等三种方式。驾驶员可根据道路条件和战斗需要,任意选择控制方式。

坦克的火炮控制系统也有了提高。主炮仍用125毫米口径滑膛炮,使用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聚能装药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穿甲弹的初速度高达1730米/秒。还使用了自动装弹机,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每分钟可发射8发炮弹。由于装弹和射击变成了自动行动,坦克乘员也减少到3名。采用了稳像式火控系统,使坦克具备了在行进中射击的性能。新技术的采用,提高了作战反应速度,做到了捕捉目标快,瞄准快、装弹快、发射快,还提高了首发命中率。

与当今一些军事大国的名牌坦克比较,85-3式坦克在外形上有了“低矮”等优点,在高度上比德国的“豹2”坦克低0.28米;比美国的M1A1坦克矮了0.68米;甚至比日本人的90式坦克,也矮了0.1米。低矮是缩小目标的体现。在现代战争中,目标越小,遭受打击的机率就越低。

车辆的附属装置也有利于提高作战的安全性能。比如,加装了坦克裙板,可以防止炮弹直接击中坦克履带或负重轮。也减少了被击中的机会。车外的炮塔两侧装有烟幕发射器,在战斗中,可以通过烟幕施放来保护自己。车上还装有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使坦克手随时掌握自己所在的位置。

85-3式坦克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主战坦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发展,该型坦克肯定还需要改进。就如同只要有战争就有人研制武器一样,只要有坦克,就需要不断对它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