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18

第18章 不必总拿自己当个人物

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充分认识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和责任时,他就可以平淡地看待外界的名利荣辱,才能随遇而安,适可而止,知足常乐。不为虚名所累,就是一切以人为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不要被眼前的花环、桂冠挡住了前面的道路,你应该毫不犹豫地抛开这一切身外之物,走自己的路,干自己的事,不因小成就妨碍自己的大成功,这样,才能使你获得真正的荣誉。

第十四届韩国棋圣战五番棋决赛第五局比赛在韩国棋院结束,李昌镐以三比二击败了他的恩师曹薰铉,实现了十一连冠。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却不知道这已是他连续第六次在棋圣挑战赛中击败恩师了,对十一连冠更是浑然不知。他说:“我从来没有特意去记住在哪个比赛中和谁下过棋,或者是第几次夺冠……”原来,在李昌镐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任何“霸业”,他所想的只是把棋下得更好。

李昌镐,28岁,但已经称雄棋坛十余年,被称作“世界围棋第一人”。行家说:论天分,很多棋手与李昌镐不相上下;论棋力,也有不少棋手与之难以分伯仲。那么,他们这些人为何屡屡败于李昌镐呢?原因就在李昌镐的绰号上——石佛。无论面前的阵势是优是劣,李昌镐都如泥塑石雕一般,心中只有棋,无意身外事。这种定力,是棋谱中找不到、棋院里也学不到的。保持自我宁静,集中思想可使我们消除与思想毫不相干的念头,这样就达到了通常所说的“专注”的境地。当一个人“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时,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不会为过去的种种光环所左右,对于以往所有的成功,既不能让别人给“捧杀”了,更不能被自己所“捧杀”。保持宁静,就是走向成功。

内心淡定,不但要求一个人在鲜花掌声中不昏头,同时在困窘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风骨,切忌一遭打击,就垂头丧气,破罐子破摔。

张伯驹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出身名门世家,又有绝高的艺术修养,几乎占尽人间风流。他中年后遭遇家国之变和“文革”的冲击,历经重重波折,但一直保持着自己固有的生活节奏。

1995年5月,黄永玉先生出版画册,其中有一幅《大家张伯驹先生印象》:1982年初,黄永玉携妻儿在莫斯科餐厅吃饭,“忽见伯驹先生蹒跚而来,孤寂索寞,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红菜汤一盆,面包果酱,小碟黄油两小块。先生缓慢从容,品味红菜汤毕,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毛巾一方,将抹上果酱及黄油之4片面包细心裹就,提小包自人丛缓缓隐去……”

学者王世襄也感慨:实在使人难以想象,曾用4万块现大洋购买《平复帖》、黄金220两购得《游春图》,并于1955年将8件国之重宝捐赠给国家的张伯驹先生及夫人竟一贫如洗到如此地步!他十分赞赏黄永玉为张伯驹下的论断——“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宠辱不惊,是一种阅历繁华之后的恬静和冲淡,是一种笑看人生风云变幻的洒脱,同时也是一种遇事镇静沉着的稳健和气度。急于出头露面,急于做出政绩,急于出众,这是许多人在社会上的表现。这是一种思想不成熟的表现。古往今来,能成大业的人,有时干出轰轰烈烈的壮举,有时也可能一败涂地,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们往往心态平和,泰然处之。得意时不张狂,失意时不怨恨,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并不是人生中的消极态度,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哲学——学会放弃内心里的顾虑,我们才能轻松愉快地走自己的路。

对于现实生活里的小人物,宠辱不惊的另一层意义,是以这种人生的大境界,来化解做人处世的小烦恼。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场景:

你的西装上,不小心蹭上了一点污渍,于是整个下午你都非常尴尬,唯恐有同事发现你身上的不雅之处。其实,他们都在忙自己的事儿,没有谁会过分关注你。

在会议中,你发言的时候有些紧张,一开头竟然结巴了两句,于是你一直非常懊恼,以为领导会因此看轻了你的实力。其实,他考虑的是整体方案的优劣,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你的言辞及风度。

在生活中,每个人关心的重点都是和自己切实相关的事儿,根本不会注意别人身上小小的异常。我们大部分人只是自己心中的主角,对于别人来说无关紧要。这并不是一种悲哀,它可以提示我们要轻松自在地往前走,要知道,很多烦恼都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

当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是生活的中心人物时,会有几分失落,但同时会丢掉包袱,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