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46

第46章 注意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

对于某些“在位”的人来说,裁判别人就像吃一顿家常便饭那样容易,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所以总是会陷于被人裁判、被人批评的沼泽中。裁判别人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够不够坐在这个位子上的资格。

因为特殊的地位,有时候,当权者看似一些不以为然的小事,对属下来说却是犯了一个不小错误。

唐朝时,清明时节有拔河比赛的游戏。方法是用一根大麻绳,两头各系上十多个小绳,几十个人拽着小绳各向两边用力,以力量的强弱来分胜负。

当时,唐中宗在梨园,叫陪同他的大臣拔河。七宰相、二驸马为东边的一方,三相、五将为西边的一方。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璟因年老无力随绳倒地,长时间没能起来,中宗看着他们的笨样子,忍不住大笑起来。

虽说那是家天下的时代,但对那些国家的栋梁之材,也不能这么戏耍呀?用对弄臣小丑的态度对待这些安邦治国的大臣,正直的人,会认为这是一场折辱,压抑了满腔的抱负;谄媚的小人,会因此心安理得地堕落下去,把陪君王娱乐当成自己的正业。

如此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儿,今天依然有人接着做,让机要秘书帮儿子写作文的,让高级职员出去买盒饭的,都属于这一类。

领导对于下属,不仅仅是在工作上的领和导,要想把你的事业干好,要想下属在你需要他的时候积极地为你办事,在工作之外,在下属的生活方面,你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关爱。特别是下属碰到什么特殊的困难,如意外事故、家庭问题、重大疾病、婚丧大事等,作为领导,在这种时候,伸出温暖的手那真可谓雪中送炭。这时候,下属会对你产生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激之情。并且,他会时时刻刻想着要报效于你,时时刻刻像一名鼓足劲的运动员,只等你需要他效力的发令枪—响,他就会冲向前去。

如果领导者认为下属为自己办事理所当然而不去融洽关系,只是一味地敷衍戏弄,那他日后遇到困难,下属也可能会吝于伸出援助之手。这一点作为领导者都应记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看得起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真正的人看待。而领导对下属的关心,对下属投注感情,尤其是对下属私事方面的关怀与照顾,可以使他们的这种尊严得到满足,甚至让他们感激涕零,誓死效劳。

为官者大都深知感情投资的奥妙,不失时机地付出一些感情投资,对于拉拢和控制部下为自己办事往往收到异乎寻常的效果。

民国年间,身为“北洋之父”的袁世凯在统御部下方面也很注重感情投资。

早在小站练兵的时候,袁世凯就从天津武备学堂搜罗了一批军事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人: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后来他们都成了北洋系统中叱咤风云的人物。袁世凯为了让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为其所用,可谓煞费苦心。

袁世凯在创办新军时,相继成立了三个协(旅),在选任协统时,他宣布采用考试的办法,每次只取一人。

第一次,王士珍考取。

第二次,冯国璋考取。

从柏林深造回国的段祺瑞,自认为才能非凡,却连续两次没有考取,对他来说,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第三次考试前,他十分紧张,担心再考不上。第三次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正当段祺瑞闷闷不乐地坐着发呆时,忽然传令官来找他说是袁大人叫他去。段祺瑞不敢懈怠,立即前往帅府。袁世凯让他坐下,东拉西扯,谈了些不着边际的话。临走,袁世凯塞给段祺瑞一张纸条,段祺瑞心中纳闷,但又不敢当面拆开看。于是急忙回到家中,打开一看,不觉大喜,原来是这次考试的试题。

段祺瑞连夜准备,第二天胸有成竹地参加考试。考试结果一出来,他果然高中第一名,当了第三协的协统。

段祺瑞深感袁世凯的大恩,决心誓死相随,终身相报。

后来,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都成了北洋军阀政府的要人。段祺瑞谈起当年袁世凯帮他渡过难关的事,仍感恩不尽。谁知冯国璋、王士珍听了,不觉大笑。原来王、冯二人考试前也得到过袁世凯给的这样的纸条。

袁世凯这种办法,可谓妙不可言,既可以使提拔的将士报恩,又能使没升官的将士心服口服,便于统率,还给被提拔者创造了很高声誉。由此可见,袁世凯在耍弄权术上是个高手。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即使你并非权高位重,在这方面也要引以为戒。因为不论是谁,在人际交往中总有处于上位的时候,那些比我们年纪轻经验少的人,职场上的后来者,甚至你熟悉的圈子里的一个陌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臣”,是“客”,需要我们善意相待,从而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气氛。在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讲话不要太多或者太随便,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感觉。看问题不要太绝对,太以我为中心,让他人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恰当的赞美可以给人以信心,同时也能赢得对方发自内心的好感。

“君”与“臣”的关系,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回报我们。当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优势地位时,正是一个表达诚意、凝聚感情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