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50

第50章 有容乃大,上天不关照斤斤计较的人

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只要有大度的胸襟,非凡的气量,就有良好的人缘,才会在社交的王国里叱咤风云。相反,如果你度量狭小,嫉贤妒能,误以为自己聪明至极,非同一般,而对他人百般挑剔,眼中容不了任何人,心中容不了任何事,那你必然失去人心,最终失去事业。

即使你有足够的精明,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因此严厉地指责别人。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随时体谅他人,在温和且不伤害人的前提下,适宜地帮助别人。以严厉的态度对待别人,容易招致他人的怨恨,反而无法达到目的。若要避免遭受人为的困扰,关键在于宽容他。处世做人不应用苛刻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要尊重人家的自由权利,只有做一个肯理解、容纳他人的优点和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而对人吹毛求疵,又批评又说教没完没了的人,不会有亲密的朋友,人家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潘石屹是中国大名鼎鼎的房地产商,他创造了一个个开发房地产的神话,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房地产商潘石屹给中国一贯单调的公寓和写字楼带来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楼盘在品位上已国际化。”就是这个潘石屹,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时,他做了四件事,把自己从多年的精神羁绊和折磨中彻底地解放出来。

第一件事:将一些多年来借了他的钱实在还不上的同学、同事甚至朋友名字列了个清单,在点燃的蜡烛上烧了,让所有的旧账随着这张纸化为灰烬,并主动问清了他们的地址,给他们一一拜年,重新捡回当年的友谊;

第二件事:把曾经伤害过他、欺骗过他并在心里一直记恨他的人列了个名单,也在火上烧掉了!他说,过去这种记恨的情绪时不时控制着他的大脑,无休止地折腾着他,使他不得安宁。就像是自己招来的鬼,现在烧掉了它没有了仇恨就没有鬼了;

第三件事:对自己过去伤害过的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主动地很真诚地对他们说“对不起,请原谅!”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情感没有负债的人;

第四件事:作为一个公司领导,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员工在愉快和受鼓舞的环境中工作。

他说:“当我做完这些事情后,我走到长安街上,下午的阳光十分明媚,大街上每一个人的笑容都非常灿烂,我身上也有如同大病初愈的感觉,是那么放松、愉悦”。

有容乃大,这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己的善待。这种算计,才是真正会“算”的人。君不信,可以翻开古今中外的历史看一下,巧计是永远算不过拙诚的。

一代名臣曾国藩一向主张要相互敬重,用真诚来沟通感情。名利二字,只可用来笼络一般的俗人,对于真正的贤士来说,却未必有作用。他认为有了诚,便自会见信于他人。

在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往过程中,二人有过合作和愉快,也有过矛盾和冲突。曾国藩为人拙诚,语言迟讷;左宗棠恃才傲物,以当今诸葛亮自命,语言尖刻,锋芒毕露。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初次出兵攻打太平军,败于靖港,自尽未遂,回到省城,垂头丧气。左宗棠到曾国藩的船中探视他,直言不讳,指责曾国藩临事退缩,非大丈夫之所为。曾国藩只是闭目不语。咸丰七年(1857)二月,曾国藩在江西瑞州营中闻老父去世,立即返乡。左宗棠认为他不待君命,舍弃部队奔丧,是绝不应该的。性情见解各异,再加上各自的地盘意识、战功的分配问题,遂使两个人断交,隐隐有种水火不相容之意。

第二年,曾国藩奉命率师援浙,路过长沙时,特地登门拜访,并集“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求左宗棠篆书,表示谦抑之意,使两人一度紧张的关系趋于缓和。

后来,左宗棠查办了一起贪污案,遭人陷害。左宗棠经此变故,但深感京中不可久住,不得已,沿江而下,投靠曾国藩。曾国藩宽宏大量,不计前嫌,热情接待左宗棠,并与他连日商谈战事。在左宗棠极其潦倒的时候,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曾国藩立即上奏朝廷举荐左宗棠,朝廷接到曾国藩的奏章后,谕令左宗棠“以四品京堂候补,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左宗棠因而正式成了曾国藩的一个幕僚。曾国藩立即让他回湖南募勇开赴江西战场。过了几个月,左宗棠军在江西连克德兴、婺源,曾国藩立即专折为他报功请赏,并追述他以前的战绩,左宗棠因此晋升为候补三品京堂。后曾国藩又恳请朝廷将左宗棠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被授为闽浙总督,仍为浙江巡抚,从此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三年之中,左宗棠由被人诬告、走投无路,一跃成为疆吏大臣,如此飞黄腾达,一则出于他的才能与战功,但同时也与曾国藩以诚相待,全力扶持分不开。

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发出什么样的根芽。后来曾国藩下世,左宗棠就曾这样用挽联悼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像左宗棠这样志大才高、性气刚硬的难得对他人如此推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曾国藩的人格魅力。

人才是人之精华,因此,人才是难得的,尤其是白手起家而社会关系不足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对人才的吸引力,主要表现为待人以诚。这个“诚”字体现在很多方面,对自己孜孜以求的人才保持耐心,始终不愠不火,恭敬有礼,相信总有一天会攻克对方心中的壁垒。

现在有些人喜欢运用巧诈,其实,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古今无多大差别。喜欢诈术的人,虽然能一时欺瞒别人,也能获得利益。但是,久而久之,就一定会露马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赖,最终不但获利不多,反而损失更大。而拙诚的人也许不会一下子就抓住人心,但是时间一久,他的诚意就会逐渐渗入人心,赢得大家的信赖,从而获得事业成功。正可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