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71

第71章 放下身段,做大你的格局

一项来自西方的调查发现,中产阶级出身、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孩子很难变成亿万富翁,因为他们缺少动力,他们通常会在文化上受到限制,无法在传统范畴外获得成功。在中国这种现象也很普遍,那些出生于小康之家的人,安逸生活和传统思想,限制了他们的进取精神,向上难以形成突破,向下又放不下架子,一辈子就那么平平稳稳、庸庸碌碌地过去了。

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份的定位,一定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将自己看得很低,固然会压抑了奋斗的激情,一天天得过且过;而端着身份的架子不放松,就等于给自己画地为牢,只能使未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窄。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台湾市场,准备正式将麦当劳打入台湾市场。他们需要在当地先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公开招考甄选。因为要求的标准颇高,很多有志的青年企业家都未通过。

终于,经过一再挑选,一位叫韩定国的公司经理脱颖而出。轮到最后一轮面试,麦当劳总裁与韩定国夫妇谈了三次,而且问了他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果我们要你去洗厕所,你会愿意吗?”

当时,韩定国在企业界已经小有名气,要他洗厕所,岂不太侮辱人了吗?他还在深思时,一旁的韩太太幽默地回答:“我们家的厕所一向都是他洗的!”

麦当劳总裁一听非常高兴,当场拍板录取了韩定国。麦当劳总裁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仅要能干大事,而且小事也应干得很利索。

韩定国后来才知道,麦当劳训练员工的第一课题就是从洗厕所开始,因为服务业的基本理念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从卑微的工作开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客为尊”的道理。

本来,洗厕所只是麦当劳员工培训的一部分,不分种族肤色,在世界范围内通行。中国的大男人韩定国一开始却难以接受,那是把它严重化了,上升到“折辱”的境地。其实,吃喝拉撒睡是人的本能,做些清洁善后工作也是应尽的责任,一个人的层次,并不是由做不做这些小事来界定的。

那些对身份顾虑太多、总是把自己定在某一种框框里的人有很多,比如,千金小姐不愿意与保姆同桌吃饭,博士不愿意当基层业务员,高级主管不愿意主动去找下级职员沟通,知识分子不愿意去做体力工作……固步自封,白白损失了无数的大好机会。而能放下身段的人,他的思考富有高度的弹性,不会有呆板的观念,能吸收各种信息,形成一个庞大而多样的信息库,这将是他的本钱。

在19世纪,一些德国移民来到了美国。他们资金微薄,也没有什么技能,不得已只好四处沿街叫卖,依靠小本经营谋生。当时来北美的移民平均每人身上带了15美元,而他们却只有9美元。一个观察家描绘德国移民当年的状况说:“一个装备齐全的叫卖小贩,需要10美元的总投资:5美元办一个执照,1美元买个篮子,剩下的用来买货。”可以想象他们当年的困窘之状。

然而在不到两三年的时间里,许多德国移民的家庭就从难民变成了富有的中产阶级。到了后来,这里面竟然产生了后来富甲一方、声名远扬的戈德曼、古根海默、莱曼、洛布、萨克斯和库恩等巨富。到20世纪的中期,莱曼、沃特海姆、罗森杰尔德、洛温斯坦、施特劳斯等家族已经在北美称雄了一个世纪。他们是依靠自己“推小车起家”或者“靠脚板起家”的,这些成为了德国移民的自豪和骄傲。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干脆这样评价他们这批移民的赚钱能力:“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他们。”

这些德国移民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甚至没有国家、种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他们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和发展,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处在那种自由的气氛中,当机遇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没有资本,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经济上的自由,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

体面的身份,家族的力量,运用得好,是可以为我们的事业增添助益的。如果抱残守缺,对自己曾经的高贵放不下,就只能像昔日的八旗子弟一样,把一点祖产吃净当光,然后百无聊赖地蹲在街头晒太阳。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曾经穿过一双精美的皮鞋,就失去了轻装上阵、敢打敢拼的原动力。谁的身份都不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需要你拼搏的时候,要及时拿出光脚汉的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