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76

第76章 小事精明,必误大事

为人处世之难,往往与把握不好“精明”与“糊涂”的分寸有关。每个人都不想成为糊涂之人,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人与人间相处难免有是是非非。究竟该怎样处理呢?答案是,大事与小相对,精明与糊涂孪生。意思是说,对于大事应当精明,而对那些无关原则性的小事,则应该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天底下只有他最精明,别人都是些傻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事事计较,处处谋算,玩弄心机权术。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还有一类人,总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精明”,什么东家长西家短,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大事则不知所措。其结果正如清代名臣左宗棠所言:“凡小事精明,必误大事。”

西汉初年,班超为西域都护使。他在漠北任职达30多年,威慑西域诸国。在他任职期内,西域各族不敢轻举妄动,因此汉朝西北部边疆及西域地区得以和平安宁。为此朝廷封其为定远侯,可谓功成名就。

当班超年老力衰之后,以为自己已不能胜任此职,便上表辞职。皇帝念其劳苦功高,便批准了他的请求,让任尚接替他的职务。

为了办理交接手续,任尚拜访了班超,问他:“我要上任去了,请您教我一些统治西域的方法。”

班超打量一下任尚,答道:“看你的样子就是个急性子人,做事可能一板一眼,所以我有几句话奉劝你:当水太清时,大鱼就没有地方躲藏,谅它们也不敢住下来,同样为政之道也不能太严厉,太挑剔,否则也不容易成功。对西域各国未开化民族,不能太认真,做事要有弹性。大事化小,繁事化简才是。”

任尚听了,大不以为然。虽口头上表示赞成,内心却不服。

“我本以为班超是个伟大人物,肯定有许多高招教我,却只说了些无关痛痒、无足轻重的话,真令我失望。”

任尚果然把班超的教诲当作了耳旁风。他到达西域后,严刑峻法,一意孤行。结果没过多久,西域人便起兵闹事,该地就此失去了和平,又陷于激烈的刀兵状态。

出现这样的结果,任尚想必是非常后悔的。但是,已酿成大乱,后悔已无济于事了。

任尚的本意,是要治理好西域,但他笔管条直的高压政策,是不切合当时西域实际的。做事太过于严厉苛责,最容易横生事端。把握大局,容忍小小的差池,是化繁为简的弹性手腕。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巧妙地装糊涂更是一种聪明,显示出智慧,不但给各种烦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得其顺利运转,还能使我们在生活中充满笑声,显得轻松愉快;相反,老实认真只会导致我们木呆刻板,甚至使事情陷入僵局。

戈尔巴乔夫就任苏联总书记时才54岁,这是很罕见的特例,因为当时的领导人是由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所担任。全世界的人都很关注他的施政态度,想看看这个年轻的国家领导人,会把苏联带往什么方向。

在戈尔巴乔夫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中,来自各国的记者纷纷举手抢着发问。

一位美国记者问他:“戈尔巴乔夫先生,我们都知道你是有激进思想的领导人。可是,当你要决定内阁名单时,是不是会先和上头的重量级人物商量?”

戈尔巴乔夫一听,故意板起脸来回答:“喂!请你注意,在这种场合,请不要提起我的内人。”

大家一听哄堂大笑。接着,不等美国记者再发言,戈尔巴乔夫就马上指着另一名记者说:“好,下一个。”避开了尖锐的问题。

由此可见,“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培根曾经说过:“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和自信。”因为人们大多喜欢表现和卖弄自己的才干,而不愿露些“傻气”,若没有一定的自制、自信,是很难做到大智若愚的。

“大智若愚”,不是故意装疯卖傻,不是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故作浅显,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世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露底,凡事心里都一清二楚,而表面却若无其事,因为从不曾剑拔弩张,所以人们也就很难找到他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