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一定要懂的做人做事经验全集
15030400000085

第85章 尽快成为对方的“自己人”

有些年轻人对那种总是把对别人的赞美之言挂在嘴上的人没有好感,认为他们只会溜须拍马,不学无术,属于社会的渣滓,这就有些偏激了,“捧人”其实是一种融洽气氛、拉近关系的好方法,用得好,常常可以成为我们成就大事的绝佳助力。

李华是一个房产部的售楼业务员。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华结识了一位女士。李华同她就业务交谈了一次,她对李华经手出售的房子感到较满意,但问过价钱后,只留下一张名片。

看过名片,李华不由一怔,从名片中得知那位女士是家颇具知名度大公司的“副总经理”。直觉告诉李华,凭女士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购买一套房子。

第二天,李华就直接打电话过去“行销”,那位女士并没有表示愿意,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价钱太贵了,如果能少算一点再谈。”这个“话中之话”是说:房子满意,价钱不满意。但当时的李华还不大“懂事”,只是要求去公司找那位女士面谈。

一进入女士的办公室,李华就被眼前豪华的气派惊呆了。一张大办公桌,简直和双人床一样大,左边一套精致的沙发,右边还有一张大型的会议桌,有七八位职员正在“小组讨论”,看来她正在开会。李华也没想太多,直接说出第一句话:“哇!您手下有这么多人啊!”“是呀!这些都是我的公司下属。”女士笑着说道。“哇!这七八个人都是主管,那下面还有更多人吧?”李华问道。李华既吃惊又羡慕地说道:哇!那您的权力一定很大吧!可以决定人员录取、人事变动及薪资调整吧?“这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女士自豪地说道。“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啊!这么多男主管还得听您这位女副总经理的,您一定很能干,做事一定很痛快、干脆,有女中丈夫的架势。”听了这番话,李华发现那位女士忽然两目变得炯炯有神,不知道她是高兴还是生气,李华赶快把话题转到房子上:“这房子真的很不错,您要不要带您先生来看过后再决定?”没想到,她对李华的“建议”很不以为然似的,提高了嗓门,大声说道:“不用等我先生来看了,我决定就行了。”李华觉得她好像是讲给旁边的男部属们听的,就故意说:“这个价钱绝对很便宜,若您能做决定,不必问过您先生,我可以立刻帮您去找屋主谈谈价格,否则的话,等到家人看过再说好了。”李华这一说奏了效,那位女士拿出支票,当场开了70万元给当订金。这时,全办公室的男主管都静寂无声,十几双眼睛都一起盯着女士看。女士很“严肃”地对李华说:“好!我买了,就这个价钱,不必再带什么‘人’去看了,我们明天就签约。”

心里想做成什么事,一味盯着这件事谈效果反而不好,先取得对方的认同,然后旁敲侧击,这样离成功就不太远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要出外上任做官,临行时特地去拜访他们的恩师,询问做官的诀窍。老师问:“你们准备怎样做好官?”学生答:“我们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谁用就让谁戴一个。”老师很不高兴,把脸一沉说:“为官要清正廉明,为人要忠孝仁义,你们这样怎能做好官呢?”学生急忙附和说:“老师说的有理,但当今世道,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又有几个呢?唯一人耳。”老师听了很高兴,不再说什么了。但当这两个学生出门后,其中一个便对另一个说:“哎,想不到没出京城就只剩九十九顶了。”

这就说明,有些人表面上不喜欢奉承,但实际上还是喜欢的,只不过你奉承的方式或火候不对罢了。比如有些人爱马,你就应该赞美他的马,有些人爱枪,你就应该称赞他的枪,这样,不知不觉之中,他们的态度就会亲切得多。

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即使最普通最平凡的人也绝不是“一无是处”,这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沙里淘金”、“慧眼识珠”。有些人常常埋怨对方没有优点,不知该赞美什么,这正说明了其缺乏发掘闪光点的能力。赞美者摸清对方的兴趣、爱好、性格、职业、经历等背景状况,对症下药,抓住其最重视、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将其放到突出的位置加以赞美,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镇压太平军的行动中,一次,曾国藩吃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说到这里,他说不下去了。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样?”众人皆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来,插话道:“曾帅仁德,人不忍欺。”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氏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秀才),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听完后就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在这个故事里,曾国藩的幕僚想赞美曾国藩,但苦于“威猛”、“精敏”之语都已让别人先说了,因而再想不出恭维他的词句。而管抄写的后生从曾国藩说过的“生平不好谀耳”中推断出曾特别看重自己“仁德”的性格特征,于是投其所好,在这一点上加以赞美,果然让曾国藩感到舒服,并由此得到了他的赏识。可见,只要赞美得恰到好处,其效果往往是超乎意料的。

俗话说,好马在腿,好人在嘴,恭维的话人人爱听。越是傲慢的人,其实越爱听恭维的话。有的人辞严义正,说自己不爱被人恭维,愿听批评,这是他的门面语,你如果信以为真,毫不在意地率直批评他的缺点,他心里一定老大不高兴,表面上未必有所表示,但内心却十分不安,对于你的感情,只有降低,决不会增进。善于说恭维话,是处世的本领,是发达的因素。

有人以不轻易许人为正直的表现,实则正直与否系另一问题,而眼界太高,胸襟太狭,不懂得与人为善的道理,只能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