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38

第38章 爬上“大人物”的肩膀

攀龙附风之心大部分世人都有,谁不希望有个声名显赫的朋友:一个明星,或者随便什么大人物?如果能跻身于他们的行列,自己也便沾上了荣耀,在别人眼里也就身价大增了。

利用“大人物”的方法在生意场上屡见不鲜,比如现在许多人都崇尚名人,对名人的话俯首恭听,唯命是从。因此,生意场上若能使自己的商品与某个名人挂上钩,销路自然大开。

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北面有家名叫仿膳饭店的老饭庄,已有数十年历史。虽然这里的饭菜全是仿照清朝宫廷菜点的方法烹制,但生意一直很淡。后来他们通过调查,发现外国游客大都对皇帝的起居饮食怀有浓厚兴趣,于是决定以“皇帝吃过的饭菜”作为仿膳的特色,大张旗鼓进行宣传。他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宫廷菜点的传说和有关的轶事,编成故事,让服务员背下来,在点菜、上菜时根据不同顾客,不同场合加以介绍,生意一下子变得兴盛起来。一次,美国华盛顿黑人市长在这里举行答谢宴会,席间服务员端上一盘点心,彬彬有礼地介绍说:“慈喜太后夜里梦见吃肉末烧饼,第二天早上碰巧厨师为她准备的正是肉末烧饼,她高兴极了,认为这正是心想事成、吉祥如意的象征。今天各位吃的就是当年慈喜太后”梦寐以求“的肉末烧饼,愿大家今后事事如意,步步吉祥……”一席话把美国客人逗乐了。华盛顿市长高兴地敬了服务员一杯酒,说:“下次来北京,愿再来你们这里做客!”

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也是借力的应用。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xx用的同一个品牌的”。同样是消费,多一层攀龙附风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在生意场上,借助大人物可以使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在职场上,如果20几岁的年轻人懂得如何爬上“大人物”的肩膀,借助大人物的力量,那么20几岁的年轻人也会更容易获得上司的认同。

周芸与陈思思同一所大学印刷专业毕业,毕业后两人又同时签约在一家公司。原指望能成为办公室中的一员,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公司培育人才的方式规定,新来的大学生必须先到车间工作一年后方可调至办公室。两人从师兄师姐那打听到,车间工作比想象中的还辛苦:轰鸣的机器声,刺鼻的油墨味,白晚班12小时连班倒,周末还得经常加班。男生在那都很难撑一年,更别说细皮嫩肉的女生了。两人一听顿时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同时,也开始动脑筋想法子改变这种传统。要改变传统自然不是容易的事情,两人琢磨了很久,想到一定得找个贵人帮忙。可是找谁呢?周芸盯住了公司生产总监邓总作自己的贵人。新生进入公司经过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后,董事长请吃饭,慰劳刚刚结束军训的大学生,同时鼓励大家迎接即将开始的工作,公司各事业部老总也出席了晚宴。周芸看准机会,坐到了自己未来老板邓总的旁边。2个小时的饭局,周芸成功的让生产总监记住了自己的名字。第二天,就有人对她说,邓总请她去办公室一趟,她忐忑不安地去了。

邓总大约40多岁,看起来非常和善,他问了周芸一些在学校时的情况,以及她对公司的看法和对未来的设想,最后,她说:“小周啊,我看你很机灵,有潜力,我这办公室的秘书刚刚走了,你就接替他的职位吧。”周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嗫嚅着说:“我……”邓总说:“好好干,我相信你能行!”陈思思也使出了找贵人相助的方法,但她找的是负责他们新人培训的人力资源部培训主任。入职培训时,组织培训的人员问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陈思思就直接坦言,要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一个月的入职培训期间,陈思思也常常主动帮忙布置培训室,收集大学生们的各种需求信息反馈给培训主任,俨然一个小跟班。没过几天,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找她过去,和她闲聊了一会儿,之后又问她,现在培训主任下面空缺一个职位,问她愿不愿意过来,陈思思欣喜若狂,满口答应,人力资源部经理说,那下午就过来上班吧。那天晚上,周芸和陈思思找了个饭店庆祝胜利,虽然她们没敢请公司生产总监邓总和人力资源部培训主任,但是她们还是在桌子上摆了两副碗筷,以示对这两位贵人的感谢。

人们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表达出大自然的一种自然法则,更蕴含着依托某种大环境、大气候、大企业、大品牌来发展自身的寓意。其实说到底,“傍”是一种借力的表现,这个“力”的含义可以有很多,包括资源、客源、技术、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等等。通过把这个“力”为我所用,你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杠杆作用,由此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