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65

第65章 千万不要与上司争抢“镜头”

聪明的人,都懂得将自己的锋芒隐藏起来,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聪明。在公司中,无论20几岁的年轻人的才能有多么的大,你始终要有一个原则:“不能盖过你的上司,努力使上司成为‘焦点’,让他荣耀。”这样老板才能高兴,才能看重你。

多数领导总是愿意显示出在处理一切重大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所以20几岁的年轻人要明白,自以为是的高明总是讨人嫌的,也特别容易招惹同僚和上司的嫉妒。因为大多数人对于在运气上被人超过并不太介意,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人)喜欢在智力和能力上被别人超过,而你时常流露出的“聪明”和“创意”会让别人产生不悦。因此,20几岁的年轻人对寻常的优点不必过于掩盖,而在智力上绝对不要哗众取宠,刺激你的上司,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的“广告牌”,是上司最大的面子,冒犯了它无异于犯下“弥天大罪”。

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杨修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有一年,工匠们为曹操建造相府的大门,当门框做好,正准备做门顶的椽子时,恰好曹操走出来观看。曹操看完后在门框上写了一个“活”字,便扬长而去。杨修见状,立即叫工匠们拆掉重做,并说:“丞相在门框上写个活字,意思是‘门’中有‘活’即‘阔’字,就是说门做得太窄小了,要‘阔’大。”杨修的确够聪明,竟然能够从一个字揣摩出曹操的心里所想,但他的聪明,也招致了曹操的嫉恨。

每个人都有直接影响他前程、事业和情绪的上司。你能与上司和睦相处,对你的身心、前途有极大的影响,所以你要学会与上司相处的艺术。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已70余岁高龄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恳田种桑。经过几年的治理,渤海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皇帝听说后,准备召见龚遂,龚遂临回宫时一门人说:“天子若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门人摇摇头说:“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样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有轻闲的官职。

被别人比下去是件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要是上司被20几岁的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蠢事,甚而至于会产生致命后果。在运气、性格和气质方面被别人超过,大多数的人并不太介意,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尤其是领导人)喜欢在智力上被人超过。因为智力是人格特征之王,冒犯了它无异犯下弥天大罪。当领导的总是要显示出在一切重大的事情上都比其他人高明。

如果20几岁的年轻人想向某人提出忠告,你应该显得你只是在提醒他某种他本来就知道不过偶然忘掉的东西,而不是某种要靠你解谜释惑才能明白的东西。如果20几岁的年轻人的上司是美国、德国、日本或者英国人,这种错误尤其不能犯。美国人大都有“大美国”心态,总认为美式价值观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经常有意无意向中国人推销,往往令中方对手不悦,身为美国人的下属,便经常要为之补镬。最要命的是当你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辙时,他反而一副不屑的表情。美国人自信心爆棚,所以如果让他们觉得你比他们高明,你想会是什么结果呢?

相对于美国人的直接,英国上司比较“阴沉”,他们不会完全依赖华人下属,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华人下属,英国上司往往很有礼貌,无论男女,都礼数十足,所以在他们手下做事很少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的,即使20几岁的你真的比他们高明你也千万不要表现出来。

德国人和日本人差不多,民族自大感极端强烈,有点不可一世的心态,一双眼睛犹如长在头顶,目空其他一切人种,民族自大感带来的恶果是处处认为自己对别人错,思想狭窄得容不上别人,因此他们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什么都高人一等,别人无可比拟,甚至学不来,因此作为他们的下属,20几岁的年轻人最好永远都不要表现你的高明了,否则哪天人事部通知你去财务部结帐时,你还不明白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