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该挣的不只是薪水
15032100000071

第71章 “拍马屁”:你可以轻视但绝不能忽视

拍马屁是职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拍与不派是职场生存的一种哲学,对于拍马屁,20几岁的年轻人可以轻视但绝不能忽视。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拍马屁如此普遍,以至于让人有些心惊肉跳:自己曾经是否也迫不得已拍过谁的马屁呢?不过,大可不必惭愧得红了脸,其实,只要活着,谁都难免会面临口是心非或拍拍马屁的时刻。

拍马屁的“功力”有深有浅。如果你以为拍马屁就是说点甜言蜜语那么简单,那就低估了拍马屁的学问了。高明的马屁往往是水到渠成,脱口而出,透着拍马屁者深厚的“功力”。

大致上马屁精可以分为“阿谀奉承型”和“心领神会型”。前者的表现是一身媚骨,嘴上涂蜜,脚底抹油,睁着眼也能把臭的说成香的,明明长相一般,非得说成貌若天仙;后者则深谙心理学,他们往往从领导的一个眼神里就能尽悉其喜好,每句话、每件事都能投其所好,比如,知道领导之子所崇拜的某歌星要开演唱会,就不惜掏高价购得甲等票两张送上,还装作随意的样子说是朋友送的。这样既让领导顺水推舟并得票,又心领神会他的“功劳”,自然深受领导欢喜了。

相比之下,前者比较直接,让人一看就恶心,这类马屁精“功力”都较浅,容易被人识破,若碰上不吃这套的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后者的“道行”则比较高,往往不露声色,实际上骨子里更加肉麻,但效果却奇佳。

或许,你明天就会与领导在电梯里遭遇,而他恰好会兴奋地拿出一份实在不怎么样的方案与你分享并询问你的意见,你会怎么做?直言不讳吗?那么以后的日子有你好挨的了;见风使舵,毫无原则地歌功颂德?又太对不住自己。“拍”,还是不“拍”,怎么“拍”才能不“拍”到马腿上?实在是个难题。如何来解决这个难题呢?

其实,跟领导相处,有时和男孩子与女朋友之间的情形有些相似,都需要适度地掌握“哄”的艺术。比如说:“这个方案挺不错的,但是不是可以再加一些内容……”既拍了领导一个小马屁,又适时地表现了自己。无非就是嘴甜一点,就像女友穿上新衣希望你夸她好看,又比如领导刚刚买了本很精美的画册,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天底下,应该没有人只爱听批评的话,除非他是受虐狂或者神经病。谁不爱听甜言蜜语呢?谁又希望会和一个成天数落自己、让自己泄气的人同处一室呢?

虽说为了捍卫自尊而宁死不屈是有风骨的行为,但用在这些不怎么重要的地方,实在有些犯不上。再说,不得已的口是心非以及适度赞美并不能与昧着良心拍马屁相提并论。倘若能在维护自我尊严的同时,又能给对方留一点面子,岂不是两全齐美。如果只是一味讨好上司,而黑白颠倒、美丑不辨地说些话来忽悠领导,只会让领导蒙昧了双眼,渐渐迷失了方向,到头来造成了损失,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拍,还是不拍。说到底,不过是职场生存哲学的一种。只是,要树立自己的职场品牌,还是审时度势,以好好工作来表现自己,而不要一味的阿谀奉承,反倒沦为人见人厌的马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