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27

第27章 道别的话儿要慎说,以免前功尽弃

道别虽然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我们也决不能因此就予以轻视与忽略。这是因为,道别工作做得是否妥当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人际交往所达到的效果。

同作为口语活动的演说相比,与陌生人交谈的结束语并不需要我们刻意的去追求“艺术效果”,也不需要讲究诸如“楔子”、“噱头”、“幽默”、“出人意料”或“戛然而止”之类的形式和“技巧”。然而,交谈毕竟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交往,我们不但期待与对方进行友好的沟通,更希望借此机会让对方成为我们的朋友,以便今后能经常联络。所以,懂得结束交谈的礼仪,会说道别的话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知识。

公司派李东去拜访一个客户,之前他们彼此并没有来往过,互相并不熟悉。李东只是听同事说对方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为此,李东特意书写了一篇大字,以备交谈的时候能够用上。

对方对李东表现得很客气,双方就工作上的事进行了一番交谈,又聊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时间到了下午六点,是吃晚饭的时候了,该结束拜访了,但李东感觉对方与自己的距离还是很大,这对以后工作的开展很是不利。在起身的时候,他顺手拿出了自己书写的大字,说:“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也该告辞了,谢谢您的合作!我还有件事还想向您请教一下,我知道您是书法专家,我也很喜欢书法,但不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水平。”说着,李东拿出了自己写的大字。

客户听完李东的话,眼睛一亮,拿着大字端详了一下,说:“不要说我是专家,我也只是爱好而已。你写得不错。这样吧,这个周末我有时间,你来我家咱们再好好研究一下。”

上述故事中的李东就这样,在与人道别的关口用技巧性的问题拉近了与对方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不只有着美丽的风景,同样也有着不同个性、不同气质、不同人格魅力的人,而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认同。这一点在与陌生人沟通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故事中的李东就是利用了这点。在结束拜访的时候,提起了对方感兴趣的事,不仅争取到了再次见面的机会,还为双方的进一步结交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与陌生人结束交谈,如何说道别话,这也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聊得好,双方欢喜,感情加深;聊得不好,双方难堪,拉大彼此间的距离。一般来说,我们与人道别的方式有如下几点:

(1)道谢式

这在交谈艺术中具有较强的礼节性,它的基本特征是用讲“客气话”作为交谈的结束语。道谢话适用的场景和对象是最为广泛的,不管是上下级间、同事间,还是左邻右舍之间都是适用的。比如,“如果不是听了您的话,我真不知道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哪天我能再向您求教呢?”“你对我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使我十分感激……”“今天真是太感谢您了,改天我一定去拜访您……”

(2)关照式

当我们与对方谈了我们的思想、意见、看法或随口流露了某些内心意向之后,觉得谈话中的有些话或问题是带有范围性、对象性、保密性和重点性的,不宜张扬开去。当交谈即将结束时,我们就要告诉对方不要将其中的某些话,或某些问题向外说出去。例如,“刚才我讲的一些话,还是一些不成熟的个人看法,在我们觉得不必让他人知道的时候,请你保密,好吗……”“我说的全是心里话,有关某某的事你千万别向外人说啊,不然会惹出麻烦的。”

这种关照性的道别,有一种提醒注意、防患于未然和强调重点的作用,能增强对方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征询式

所谓征询式道别,是指当一次交谈行将完成时,我们可根据自己的“谈话使命”综合“交谈情况”——即目的与交谈后的吻合情况——说出向对方征求意见、看法、说明、要求,或建设性的建议、忠告、劝诫等。例如,“您对我还有其他意见和看法吗?如果一时想不起来,日后您尽管提出来,我这个人是非常乐于接受批评的……”“您觉得我还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做能够更好呢?”“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不知道我们下次会什么时候再见面?”无疑,这样的话让对方听着有种倍感亲切、心心相印的感觉,从而促使双方关系融洽,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结交。

(4)邀请式

邀请式即我们运用社交手段向对方发出礼节性邀请或正式邀请。礼节性邀请的效用是体现了“套式”所需的礼仪,正式邀请是一种友谊富有生命力的表示。如正式邀请:“今天跟您的交谈十分愉快。您哪天赏光到我家来吃顿便饭,那时我们再作长谈……”“您对我们这里的风俗这么感兴趣,不如就在这个周末我带您到处去参观一下……”

正式邀请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友好和友谊的表示。运用这种结束语,无疑是最符合我们结交朋友的愿望的。

总之,道别话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够驾驭情境,选择得当的结束语,不仅会使我们的交谈是得体、有趣,可能还会迅速达到我们交谈所要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