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71

第71章 知其所想,吊住对方的胃口

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画虾,可谓是一绝。但他画虾时从不在画中添上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虽然画中无水,却好像更能让人想象出“虾在水中游”的神奇效果。心理学上将这一现象叫做“空白效应”,也即是故意设点悬念、吊一吊人的胃口,给他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更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适当运往一下这个效应,往往会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知晓对方的心理,洞察其内心真正的想法,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手段与策略去设置一个悬念,吊一下对方的胃口。它们可以引起对方的兴趣,从而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让沟通变得更顺畅。

法国的哲学家狄德罗说:“悬念有时让我们吃惊,但这里指的吃惊并不只是吃惊一下子,而是有准备的。”因此,我们在谈话中设置悬念时,不能前一秒提出问题,就在后一秒进行解答。对方正是被我们的悬念所吸引,我们就需要一步步地引导解决。

满足是悬念产生的结果,对方由“悬置”而产生兴趣,随着交谈的发展,悬念逐渐化解,伴随而来的便是双方更多的了解。

我们来可口美国著名的谈判大师荷伯·科恩在《谈判与人生》一书中描述的他亲身经历过的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有一年,科恩和妻子一起去墨西哥度假。

就在天气十分闷热的一天,科恩独自一人在街上溜达,当地的一个小贩披着几件当地特产的披肩毛毯在那里一个劲地吆喝:“1200比索(比索是墨西哥的货币单位)……

“他在向谁喊呢?”,科恩想,“肯定不是对着我喊的。因为他并不知道我是来这里旅游的,而且他一定不知道我正在注意他。”

于是科恩加快脚步地从小贩身旁走过去,并告诉他:“我并不想要披肩毛毯,你去其他地方叫卖去吧!”

小贩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了。

科恩继续向前走去,又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原来那个小贩一直在后面跟着自己呢。

“好啦,”小贩高声喊道,“1000……800比索给你好了。”

这时科恩走得更快了,小贩也跟着加快了脚下的速度,可他的要价现在已经降到600比索了。由于遇上了红灯,科恩不得不在街口停了下来。那个小贩还在后面继续喊着:“600,600就行……500,500比索……算啦,算啦,400比索卖了。”

这时候绿灯亮了,科恩很快地就走到马路对面,希望可以摆脱小贩的纠缠。他刚想回头看,耳边就又听到了那个小贩的叫卖声:“先生,先生,400比索要不要?”

科恩感到又累又热,转过身来对着小贩十分生气地说:“对你说过了我不要!别再跟着我!”

“好吧,你赢了!”小贩说。“200比索给你了!”

“你说什么?”科恩虽然并不打算买披肩,但对于小贩报出的价格仍然感到很吃惊。

“200比索!”小贩重复了一遍。

经过一番的讨价还价后,最终的成交价是170比索。

然后,小贩对科恩说:在墨西哥的历史上,以最低价格买到一条披肩的是一位加拿大来的旅客,他用了175比索,但他的父母都是墨西哥本地人;但是科恩仅仅用了170比索,这刷新了在墨西哥的历史上买披肩的新纪录。

回到旅馆以后,科恩就得意地向妻子炫耀自己的成果:“你一定会因为这个奇迹而为我感到十分自豪的!当地的一位谈判家开价1200比索,但是一位国际谈判专家,也就是与你一起度假的这个人,仅仅花了170比索就把这条漂亮的披肩毛毯买到手了!”

妻子笑了笑说道:“这可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啊,我也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披肩,可是只用了150比索,现在就挂在柜子里头呢。”

上述故事里,小贩对价格采取了高起点、低定势的方法,从1200比索的价格开始要,却又一直在主动降低价格,从而就把对方的胃口牢牢地给吊起来了。最后居然让一个原本并不打算买披肩的人,禁不住诱惑而心甘情愿地拿出钱来,还觉得自己捡了个天大的便宜。

因此,我们要学会吊住胃口,设置悬念。什么是悬念?法国著名剧作家贝克曾对悬念作过一个确切的解释:悬念就是“兴趣不断向前冲、紧张和预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

生活中,我们都喜欢悬念。比如,当我们在看一场足球比赛淘汰赛时,两个队踢到了90分钟,还是零比零。因为两队实力相若,所以悬念就一直保持了下来。我们肯定不会错过剩下的几分钟补时,以及之后可能的加时赛,点球大战等。我们的兴趣被不断地激发着。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往往会展示一些奇特的道具,然后问我们,猜猜看,这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就会被这样的疑问,悬念吊足问口。

作为一个国际谈判大师,科恩之所以会被那个墨西哥小贩成功地说服,关键就在于小贩紧紧地抓住了他的心理,吊足了他的胃口,让他欲罢不能。

我们由国际谈判大师科恩的经历来看,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很好的使用“吊人胃口”这一策略,不仅可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促使能够顺利地进行,还可以达到自己与人交往的目的,真可以说是“一计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