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78

第78章 在别人谈兴勃勃时,要用眼睛与人交流表示赞许

希腊神话中有一则关于王后海伦的故事,据说她可以用迷人的双眼招来舰船;据说美国民族英雄戴维·克罗克特可以用目光逼退来势汹汹的黑熊。这些传说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眼睛的确具有不容小觑的魔力。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学会在与对方进行言语交流的同时,也要用眼神与对方进行交流以表示赞许、尊重等情感。

热恋中的人们一般都喜欢深情地凝视对方,因为他们都知道“眉目传情”的魔力。相反,对于那些相互猜忌和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频繁的眼神交流却是一种不怀好意的侵犯。

世界上的有些民族恐惧波斯猫,他们觉得波斯猫的蓝眼睛能看透人脆弱的灵魂。在某些文化里,和人进行频繁的眼神接触会被当成是在行使巫术;其他一些文化则把注视看作是威胁或者是不尊重的表现。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有些政治家会在参与外事活动之前,往往会翻阅有关对方文化中身体语言含义的书。

一般来说,在大多数的文化里,适当的眼神接触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恋爱的关系中。就是在不牵涉儿女私情的职场上,有分寸的眼神接触同样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

眼神接触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中心已经发现了的。研究者要求两组异性志愿者进行两分钟的随机交谈。对于一组志愿者,要求他们数一下对方眨眼的次数,以此诱导他们与对方进行频繁的眼神接触。对另一组志愿者则不提任何诱导他们进行眼神接触的要求。

接下来的询问表明,那些被要求数眨眼次数的志愿者都反映说,觉得对方十分尊重、喜欢自己,虽然对方实际上根本不了解他们,只不过是数了数他们眨眼的次数。

一个学者曾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说明,在倾听别人谈话时,用眼神对对方表示赞许十分重要。我们来看一下这位学者的经历:

有一次他给大约几百人做讲座,其中一个女子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女子的外表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但学者还是不由自主地注意上了她,好像这个讲座是专门给她一个人讲的似的。

为什么学者会这样认为呢?学者发现,在整个讲座过程中,这个女子的视线几乎没有一秒钟离开过他的脸。即便是在他陈述完一个要点作短暂的停顿时,她依然如饥似渴地凝望着他的脸,看来是对学者的讲座十分感兴趣。

对这样的凝视,学者忍不住有些沉醉其中了。女子专注的态度和明显的欣赏,刺激学者回忆起很多本来已经淡忘的材料和问题,以至于都超出了时间限制还在那里滔滔不绝。

讲座一结束,学者第一件想到的事就是去找那个十分欣赏自己讲座的新知己。他迅速地穿过离座的人群,追赶到他的“粉丝”身后。一连说了好几声“你好”,对方就是不回头,依旧匆匆忙忙地奔大门而去。

学者很是无奈,只好轻轻地拍了一下女子的肩膀。这回她停住了往前赶的脚步,转回身来看到是学者,脸上露出十分不解的神情。学者连说了好几个抱歉,说发现对方听讲座的时候特别认真,想请教她几个问题。

“你能不能告诉我,我的讲座中让你感到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部分?”学者问。

“坦率地说,我没有怎么听清楚。”女子很直接地说。“你在讲台上的时候,走来走去的,一会儿看这、一会儿看那,我听着十分费劲”学者先前的那颗热情洋溢的心一下子变得冰凉。

这个女子其实是有一定的听力障碍的,她并不像学者希望的那样对学者的讲座十分感兴趣。她之所以不断地用眼睛看着学者的脸的唯一原因是她试图通过学者的面部表情来帮助自己理解。

不管怎样,她的注目礼还是给学者留下了十分良好的感觉,要是学者不那么执着地刨根问底,让真相沉埋,事情本来会非常完美。

眼神接触除了能表达尊重和好感外,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频繁的眼神交流能给人留下干脆利落的形象。比起感性的人,那些思想深刻的人更能迅速地整合自己所捕捉到的信息,他们善于从他人的眼神看透其内心深处。他们不会因与他人对视而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

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坦言说他们已经掌握了眼神接触的真理。他们的实验结果是:眼神接触越频繁的人,精神越是振奋昂扬。他们在实验中要求实验对象做一番自我展示的演讲,并要求听众与演讲者保持持续的眼神交流。

这个的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研究人员发现眼神接触对于男人和女人的影响是很不相同的,女人受到他人更多的目光关注的时候,容易对看自己的人产生较为亲密的情感。但并非所有的男人都会产生同样的感觉。当他们被别的男人看太久的时候,有些男人会产生明显的敌意心理,有些男人则会产生一种被威胁的感觉。甚至还有一些人怀疑那些看自己的人是同性恋,他们试图勾引自己。

人对于他人的凝视会产生情绪反应是有着一定的生物学的基础的。当我们凝视的目光投向某个人的时候,对方的心跳就会加速,同时会有一种使人感到兴奋的激素注入血管。这个生理上的反应和人们坠入爱河时身上发生的生理反应是相同的。我们我们懂得适当提高自己与人眼神接触的频率,即使是在通常的工作和社交场合,人们也会有一种他们被你深深吸引住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