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08

第8章 克服自卑,不要被心魔打败

“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在自己名片上写有如下三句话:越是自个儿不敢做的事情越是要去做,越是令自己恐惧的事情越是要去做,越是自己没信心的事情越要去做。只要勇敢地与内心的自卑作斗争,大胆地与陌生人说话,我们的人生定会变得与众不同。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都害怕和陌生人接触。面对陌生人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口、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比如,在聚会上我们想不到有什么幽默或是言之有物的话可说;在求职面试时拼命地想给人好印象,却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完整。这其实是一种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其实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我们来看下面一则故事。

王峰大学毕业半年多了,可是至今仍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四的时候,看到同学们纷纷拿着自己制作的简历四处求职,虽然辛苦,但他们还算乐观、自信,屡败屡战,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都能坦然应对。

王峰十分苦恼,因为生性害羞的他对此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一到招聘会那样陌生的场合,他就手足无措,浑身不自在,甚至不敢与面试官对视。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他却始终犹豫着,不知怎样才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社交恐惧症可谓是自我推销的克星,它往往使人与机会擦肩而过。

我们要想克服“畏惧心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我们内心的自卑感。有哲人说:“自卑就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么使劲,也很难点燃。”自卑不仅会使我们陷于孤独、胆怯之中,而且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抑,受这种心理的支配,人们就会越来越不敢主动去和陌生人进行交往,越来越自我封闭。

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克服自卑感,最有效的就是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在与陌生人交往感到恐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我的社交能力虽然还不够好,但别人开始时也是这样的,无论做什么事,开始时都不见得能做好,多尝试几次就好了,其实大家都是这样的。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必须敢于走出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步。熟能生巧,我们练习得多了,就不会再感到害怕、胆怯、腼腆、羞涩了。这样就会使我们自己的交际能力大大提高。

其次就是进行一定的“心理认知”治疗。这种方法就是让患者通过回忆、与心理医生交谈及催眠治疗等方式,找出产生心理障碍的确切原因,再据此对症下药,进行“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因教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正常的社交思维习惯和模式。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1)集中注意力法

在与陌生人呢交往的过程中,不必过度关注自己是否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要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不会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我们要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

(2)兜头一问法

当我们心理过于紧张或焦虑时,不妨兜头一问:再坏又能坏到哪儿去?最终我又能失去什么呢?最糟糕的结果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大不了再回到原点,有什么可害怕的。如果我们想通了这些,一切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了。

(3)钟摆法

为了战胜内心的恐惧,我们心里不妨这样想:钟摆要摆向这一边,必须先往另一边用力。脸红有啥,心跳怕啥!其实,实际情况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严重,于是注意力就被转移到正题上了。

(4)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

为了克服自卑,我们不妨做一些运动。比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把脚跟抬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下。每天这样做3次,坚持一定时间后我们就可以消除那种心神不宁的感觉。

(5)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

注视,对于生性害羞的人来说,刚开始时可能会比较困难,但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你和对方始终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为什么不能拿出自己的那点勇气来,大胆而自信地看着别人呢?必要时甚至可以把此当成一场小游戏:“我就这么盯着他看,看他能怎么着!”

(6)话题早准备

有时,我们在社交场合的手足无措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好合适的话题。针对这一欠缺,我们应平时多注意报刊上热门的报道,积累一些话题,这样在陌生人人面前就不会有无话可说的尴尬了。

(7)不要太关注个人表现

在与陌生人进行交谈时,我们应该将注意力从自己的表现转移到如何能够完成这项事情上来。要知道,别人关心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你本人,除非你是某名人伟人。所以,你只要把需要讲的内容清清楚楚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样,自卑恐惧的心理就会被转移到我们要做的事情上去。

自卑是一个人最大的包袱,它让我们不敢想象,不去行动,不愿打破。在自卑心的驱使下,一个人自然也就不愿同他人打交道,他同其他人的联系,沟通,互动就变得更少了。缺少积极的回应,改变,只会让人更加自卑,关注于自己,被心魔所控。敢于改变,有所准备,能够行动,才能走出自卑的陷阱,大胆地跟陌生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