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83

第83章 投其所好,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句话也就是说不动用武力就能够让人屈服于自己,这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其实,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也和打仗一样都是要讲求谋略的。如果我们善于洞察人心、熟悉人性、收揽人心,我们就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类需要中,只有第一类是完全属于人的生理需要,第二类介于生理需要与心理需要之间,后三类完全是心理需要。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假若我们懂得适当地迎合一下别人,那么彼此间的相处就会和谐融洽许多。

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注意过这样的情景?当婴儿哭泣的时候,母亲一般不是拼命地摇晃、再对着孩子喊“安静”的。做母亲的一般做法是抱起婴儿,模仿其哭声“噢噢噢、啊啊啊”地假装陪着孩子哭上一阵,大人一哭,婴儿自己反而不哭了,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其实是一种迎合婴儿的技巧,相信每个做过母亲的人都会使用这种迎合的技巧。

我们的交谈对象其实也像婴儿一样,我们要是想他们停止“哭泣”,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身上,或者满足我们什么别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学会迎合他们的心理需要。

与人交流时,要想获得对方的好感,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揣摩对方的心态,根据对方的心理,我们有意识地说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闲谈时,要把它当成是在唱歌,不要当成是在说话。先把我们的谈话对象——伴奏音乐的调子弄明白,然后随着对方的节奏来唱我们的歌那样歌声才能动听。这种技巧实际上就是投其所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要。

有一个学者,在几年前,某个著名的演讲协会曾邀他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他找到地方时,活动已经开始了。酒店里到处都是演讲协会的会员。他拉着行李车走进电梯,电梯里也挤满了他们的人。电梯往上行驶的时候,不知是什么缘故开得很慢。

“天哪,”他有点担心,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说,“这电梯是不是有什么毛病啊?”这几乎引发了所有演讲协会会员的长篇大论,他们好像都觉得不能错过表现自己卓越口才的机会,争先恐后地给这位学者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可能是刮到护栏了。”一个声音说。

“继电器接触不良也会造成这种毛病。”另一个却争辩说。

他听了一会儿,感到脑袋嗡嗡直响。恨不得立刻就能够逃离这些所谓的演讲精英们。

过了一会儿,当这位学者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的时候,他又想起那些会员的谈话,忽然觉得那些话其实十分有趣。为什么他当时会觉得他们善意而有趣的发言相当无聊呢?或许有着种种的原因。可能他们说得太快了?或许他自己太累了?也许是他们的紧张和活力使习于懒散的他感到了不舒服?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不是直接陈述事实的。与人交谈有点像音乐,它强调节拍、调子,不同乐器之间应该相互关照、保持和谐一致。所以,与人交谈时首先应揣摩对方的情绪状态以及心理需要。

在那位学者无精打采的状况下,演讲家们要是避免那些严肃的话题,说一些轻松关切的话,比如“是啊,电梯怎么就这么慢呢?”“你看样子是刚到,长途旅行一定十分劳累吧?他们要是能先给个提醒。咱们就备把椅子带来坐了。”“别着急,很快就到了。”他肯定也会愉快地回答说:“是啊,可不是吗?”然后经过一段过渡,他的精神就被调动起来了,说不定那位学者会跟那些演讲家门好好地唠上一唠。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正经历着一种心态,而别人是另一种心态,两个人一接触,就会因为彼此不合拍而感到非常别扭。假若我们的一个神经兮兮的同事,劈头盖脸地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还能保持快乐轻松的心境吗?或者相反,我们正在赶某些会议,已经迟到了,一个熟人忽然拦住你跟你讲一个冗长的故事,不管故事本身有多么地吸引人,我们肯定是没有耐心把它听完。

对于那些从事服务行业的人来说,迎合客户的心理尤为重要。我们来看下面这则故事:

小张想给他的女朋友举办一个生日party,顺便庆祝两个人订婚、女朋友找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他苦苦追求女友多年,终于收获到了爱情的果实,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小张听说有一家饭店的包厢很不错,还配有卡拉OK设备,很是适合小规模的私人聚会。于是他就先跑去预定房间。他兴致勃勃地走进了饭店,跟一个服务员打听相关的情况。结果那个服务员的态度很是生硬,面无表情地说:“看包厢啊?自己上去看,楼上都是。”

服务员的冷漠态度让小张感觉好像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的兴奋劲被一扫而光,心里感到很是不痛快,完全没了在这家饭店继续订包厢的兴致。

小张稍微迟疑了一下,也不管包厢的好坏了,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这家饭店。他走进隔壁的那家饭店,发现这家的服务人员对自己很是客气,十分热情地接待自己,就在那家预定了位子。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对客户的态度十分不友善,就会很大地影响到客户想与之继续交流的心情,会给双方的交流造成阻碍或使交流中断。如果想要在服务行业做得出色,就必须懂得去迎合客户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