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15032200000087

第87章 要探测出对方的底线,不要说超过底线的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我们内心深处都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的“底线”。

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住了对方的底线,就很有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定不可试着去超越他人的底线。试想一下,一旦有人超越我们了自己的“底线”,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我们都会怒不可遏。我们自己有“底线”,别人同我们一样也有他们的“底线”。对于别人的“底线”,我们同样不可触碰。一旦伤害到别人的自尊,我们再想挽回或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那将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在维护自己的“底线”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底线”。

9世纪末,法国的一家公司和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计划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通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法国人雷赛布。

雷赛布自认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的地理环境与苏伊士极其不同,工程进展得很慢,开始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于是公司陷入了一个窘迫的境地。

早在1880年,美国就想开一条连通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捷足先登,提前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非常后悔。

在这种情形下,这家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利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开价1亿美元。美国对运河公司早已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

不过,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命令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凿运河省钱。该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足两亿美元。在巴拿马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l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到2.5亿多美元。

布利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很是吃惊。假若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美国政府,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减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可以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政府减少了6000万美元的开支。

同时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去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假若能在适当时间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在尼加拉瓜开凿运河。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政府就坐不住了,驻华盛顿领事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付租金10万美元。

在上述的谈判过程中,美国政府始终牢牢把握住了对手的心理底线,利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最终以相当低的价格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谈判能力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善于读懂别人的心理,能够窥探到别人的心理底线的人,一定有着特别强的说服能力和谈判能力。

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若是能够很好地窥探到对方的心理底线,则很有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对方的底线,则很有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我们绝对不可以去试着超越他人的底线,一旦超越将会对别人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这是我们在交际过程中,要竭力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