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辉煌与困窘
15037000000019

第19章 课程改革点滴谈

一、也谈“以人为本”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结束了,全国几百万考生“十年寒窗”的辛苦终于有了结果。考得好的学生终于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了;考得不好的学生也已“无可奈何花落去”,只好等到来年再考了,也只能暂时松一口气了。与此相对应的、全国几百万考生的家长,无论考得好的还是考得不好的学生家长,也无论高兴的还是伤心的,也都或永久、或暂时把悬了好久的心重新归了位。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衷心地祝愿他们,祝愿金榜题名的考生及其他们的家长,祝愿他们取得的好成绩;祝愿落榜的考生及其家长,人生的旅途还很漫长,有成功也有失败,关键是不要被失败所打倒,人生的路其实可以有多种选择,并非只有高考一条路可走,高考成功也并非人生的成功。

上述感慨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感而发。高考期间,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某县有一考生,考前突患阑尾炎做了手术,考生及其家长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为其设立特殊考场参加考试,有关部门不予批准,这位考生最终未能参加考试。这件事本来到此也就罢了,但是我又听说这位考生原本很优秀,如果能参加考试,肯定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据说他在听到有关部门没有批准他申请的一瞬间,竟试图用双手撕裂自己的伤口,在家长的奋力阻拦下才未能成功。这件事听来让人震惊、更让人深思。现在不是正在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吗?不是说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吗?不是说要建立和谐社会吗?各级领导不都在讲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吗?不知道考生及其家长的利益是不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知道所谓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指的是什么?实在让人费解!有关部门向上级申请一下,说明理由,为一名考生设立一个特殊考场,派两名老师监考又有何难?我想上级部门不会不批准的,因为这并不违反政策。关键是具体的工作人员和管事的领导怕麻烦,不想这样办。著名电影演员王志文曾经作客“艺术人生”时,谈到他走上艺术人生之初最让他感动的一件事是:他当年高考的时候因为意外,不幸使一条腿骨折了,考试的当天,他的那条骨折的腿还牵引着,他的老师便专门为他设了一个考场,还专门为他特制了一个答题板,他是躺在特殊考场里,一条腿牵引着,在两名老师的监考下,手握钢笔,在悬在头顶的答题板上参加完当年高考的,就是那一年他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也就是那一次特殊考场的高考让他特别感动,给他以后的艺术人生能够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和动力。我不敢说就是这个特殊考场成就了一位明星,但是,这个特殊考场的确给这位明星的心里留下了一生的感激和怀念,也许他一生所有的慈善之心也会由此而生。可惜上面提到的那位考生没有王志文那么幸运!也许因为这件事,他会产生更大的动力,立志发奋图强,来年他将考得更好;也许因为这件事,他会受到刺激,从此一蹶不振,今生不走进考场。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谁知道呢?但愿这位考生能经受得住考验!

据说有关领导在听到考生要撕裂自己伤口的时候,也曾亲赴医院看望,并口头承诺来年他如果考上大学,政府将为他承担上大学的学费。但愿来年这位领导还在那个县任职,也但愿来年那位领导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个承诺!因为我想,这位考生来年再也经受不住打击了,类似的打击会给他的一生留下很大阴影的。同时也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各级领导,不要老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挂在嘴上,作为装点门面的招牌,而是要切切实实地落实在行动上,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事为民所办,这才叫真正的“以人为本”。

二、不公开分数就是新课程吗?

2005年中考结束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数以千万计的考生翘首等待着自己的考试成绩。广大实验教师、校长,以及从事新课程实践的教研人员,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期待着自己实验的成果。是啊,三年了,他们反复体会着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揣摩着新课标的精神,努力探索着新教材的教学方法,如今终于到了检验结果的时候,有谁不愿意亲眼看看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呢?分数终于出来了,然而,学生却没有拿到分数通知单,学校也没有拿到学生成绩册,大家见到的是教育局公布在大门口的一份文件。文件上说: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今年实验区的中考录取实行等级制,考试分数不公开。于是,从事课程改革的教研人员愕然了!校长和教师茫然了!考生家长则愤然了!这好比果农新引进了一个果树品种,他们从栽培、浇水、施肥到打药,悉心呵护了三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却不让他们看到成熟的果子。他们三年辛勤耕耘的成果是什么?果子的大小、斤两,他们不知道;果子的色泽、果面,他们不清楚;更不要说亲口品尝果味了。他们能不感到失望吗?

不公开分数,果真就是新课程吗?我看未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就是说,只是要纠正“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功能”,而并没有否认考试有选拔与甄别的功能。事实上,考试历来就分两种:一是水平考试,一是选拔考试。以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实际,中考毫无疑问属于选拔性考试。据统计,2002年我国共有初中6.56万所,在校学生6687.43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是58.3%,这意味着41.7%的初中毕业生被淘汰。而在大西北的许多贫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也就是说,在西部贫困地区还有近半数以上的初中毕业生没有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是不争的事实。有选拔,必然有甄别。目前,在我们还没有找到更科学的甄别手段的情况下,考试分数仍然是主要的,甚至只能是唯一的甄别手段。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大家对高考一卷定终身的甄别手段有很大意见,高考制度改革却只是在命题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做调整,而以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制度始终不改的主要原因。

今年实验区中考所谓等级制录取的依据来自三方面:一是升学考试成绩;二是技能测试(包括身体素质测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技能测试)成绩;三是学校依据学生三年在校期间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合作精神等,给出的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前两项是具体分数,后一项分别用A、B、C、D、E来表示。录取时,先将前两项分数合计,根据录取指标划定最低分数控制线,再根据综合素质评定的等级决定考生录取与否。据说一些地方综合素质评定在D等以下的考生,不论分数高低,一律不予录取。这种制度,表面看起来考核全面,录取公正,其实不然。我们姑且不论这种由学生、老师、班主任根据自己对学生三年的印象,给出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是否客观公正,单就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一点而论,也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再说,初中学生还都是13―15岁的孩子,还完全没有自己固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们在校期间,或许打过几次架、进过几次网吧,我们能说他们的思想品德不好吗?或许他们比较顽皮,学习上不太贪心,我们能说他们学习态度不明确,或者没有学习能力吗?或许他们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不爱交往,我们就一定能断定他们缺少合作精神吗?这不是要将学生一棍子打死吗?难怪家长们愤然!

升学考试也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也应当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但是,学生连自己的考试成绩都不知道,他们在初中学习了三年,到底哪些功课学得好一些,哪些功课学得差一些,他们不清楚。下一步,进入高中、职中或走上社会,他们应该继承什么、扬弃什么、改进什么,他们都不知道。自己适合学什么、不适合学什么,今后的人生如何设计、如何发展,他们没有参照。又何谈促进学生发展呢?对于老师,他们辛辛苦苦教了三年,不管是下工夫教,还是没太下工夫教,他们都需要看看自己的教学效果怎样,该教给学生的知识教得怎样,该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得如何,给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确定一个参照,以便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提高。但是他们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这又何谈促进教师成长和改进教学实践呢?难怪他们茫然!对于教研人员来说,他们坚信课程改革的理论是正确的,坚信课程改革的政策是英明的,坚信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才有中国基础教育的出路。三年来,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乡,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到处宣讲新课程的理念,到处研究新课标的精神,到处探讨新教材的教法。如今到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时候,却看不到实践的结果,他们又怎能不愕然!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社会都在讲公平、公开、公正、诚信,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正在兴起。高考实行网上录取已经好几年了,各地都在纷纷实施“阳光工程”,努力增强招生工作的透明度。相比之下,我们的中考录取不公开分数,是否有悖于这种社会大氛围?再说,分数是学生自己考出来的,学生对自己的分数应该有“知情权”。难怪在实验区有人说,课程改革失败了,学生考得不好,教育局不敢公开成绩;也有人说,教育局不公开成绩是为了暗箱操作。这些议论,既让积极倡导课程改革的人们感到不可理喻,也让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觉得愤愤不平。但是,不可理喻也好,愤愤不平也罢,你能不让人家说吗?

看来不公开分数,也并非就是新课程。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功能”,是针对纠正我们传统的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而言的。这个问题主要表现为:评价目标单一化,仅仅为了分出优劣、排出名次;评价手段简单化,仅仅就是纸笔测试一种手段;评价主体一元化,仅仅就是校长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完全忽视了评价“促使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动不动就考试,动不动就将学生的考分排名示众。这种“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教学、管理思维和方法,在学校生活中,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已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兴趣发展、和谐发展。而并没有否定评价具有“选拔与甄别”的功能。

事实上,人才成长离不开竞争,只要有竞争,教育的过程就会有选拔与甄别。即使将来高中、大学都普及了,竞争也还是会有的,选拔和甄别也还会存在。因为,高中和高中之间、大学和大学之间,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等,永远不可能整齐划一,必然还会有差别。话又说回来,未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心理都脆弱到了不敢面对这种选拔与甄别的地步,我们的教育还叫什么素质教育?我们的孩子还会有什么希望?

三、关于校园标语的思考

前不久,在一次有关课改工作的座谈会上,一位小学校长讲了这样一件事:在校园文化重建活动中,他们在校园书写了一幅标语,内容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标语矗立在校园里一个星期后,很多教师不知其大意,甚至有些教师连字音都读不准。这位校长用这个例子来说明教师队伍的素质堪忧,而我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试想校园里陡然出现了一条崭新的标语,师生们都不感觉新奇,都不互相议论、互相讯问标语的读音和意义,这说明什么?说明师生对校园里出现的标语漠不关心。这种漠不关心源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长期不重视校园文化对教育的意义、对学生成长的意义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被过多地贴上了政治标签,口号化、程式化、内容空洞、远离生活、远离人性、毫无生气的结果。

那么,校园标语的意义究竟何在?校园标语的内容到底包括哪些、由谁来拟订?如何发挥校园标语的作用?对此,笔者想谈谈个人的看法。

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标语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无法替代的作用。好的校园标语就像黑夜里的明灯,可以吸引众多的孩子来求学,比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尽心的老师”、“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位才子”;好的校园标语就像学海里的航标,可以让师生明确航向,比如“尚志、明德、善学、图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素质全面,整体优化”;好的校园标语就像军营里的战鼓,可以给人信心、催人奋进,比如“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天下难事,心作于易,天下大事,心作于细”;好的校园标语就像强力的粘和剂,能够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比如“务实、创新、健康、向上”、“文明、勤奋、活跃、创优”;好的校园标语就像温煦的春风,可以给师生爱的滋润、爱的培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以爱心待我,我以芬芳谢你”、“手下留情,你也和我一样美丽”、“风雨无情花有情,护花自有报答时”;好的校园标语就像美妙的诗文绘画,让人心旷神怡、让人陶情冶性,比如“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古今中外但凡名校,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都无不十分重视自己校园标语的设置,也都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标语。也正是这些独特的标语吸引了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凝聚了千千万万渊博学者、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建设人才。

校园标语的内容不外乎校训、教风、学风三个方面。校训,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体现的是办学者的思想,一般由校长提出,由学校全体管理人员讨论确定,也可以由全校师生共同研究确定。教风,是针对全体教职员工提出的、最基本的、或者是最理想的职业道德标准,其最理想的产生办法是由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研究制定。学风,是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做人的规范要求,以及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如何树立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的积极引导,它可以由老师提供一系列参考语录,然后由学生酝酿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有些学校在校园里最醒目的位置专门开辟一块地方,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上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校园标语是写给全校师生看的,不是写给上级领导和社会看的;校园标语是用来激励全校师生奋发向上、健康发展、有所作为的,不是用来做广告、搞宣传的摆设。因此,校园标语必须符合校情、师情、生情,必须让全校师生认同,使全校师生心向往之。校园标语可以选用、可以自拟、可以改造,内容必须紧扣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想、办学思路。因此,校园标语的形式必须简洁明快、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那么,校园标语不论是如何产生的,一旦产生,就必须让全校师生所理解、所认同,甚至要熟读成诵、烂熟于胸。这就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尤其是校长,拟出标语之后,一定要向全校师生进行讲解,不能往校园里一立了事。而且每来一批学生、每调入一名教师,都要向他们讲解。让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迅速溶入你的集体中来,溶入你的办学思想中来。只有这样,校园标语才能发挥它应有的育人功能。

由此看来,前面提到的那位校长举出的例子,用来说明教师队伍的素质不高尚可,用来说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似为不妥。首先,这条标语树在小学校园里似乎有点艰深了。其次,校长显然没有向全校师生讲解这条标语的意思,也就难怪教师们不知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