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才艺塑造篇
15039500000022

第22章 儿童书法潜能的发掘

(一)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书法

小学生在一二年级时,理解力较差,但若对书法感兴趣,能够持续学习的话,在这个时候开始学习也可以。小学生上三年级的时候已经适应学校的生活,对文字也有了较深的理解,这个时期开始学习书法,是比较合适的。

(二)选择什么样的书法老师

要聘请执教书法经验在10年以上、经历丰富、写字正确没有怪癖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是众所希望的。学习书法的目的并不只是把文字写得很工整,其人格的养成也是一重大目标,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意志力培养的过程。要选择品格高尚、值得尊敬的老师。

(三)怎样指导孩子在家练习书法

如果想让孩子学好书法,首先铅笔字要写得好。能书写正确的文字是当然的事情,但是也需要注意态度,要培养注意力,稳重下来,字写得工整,就会有自信,性格也变得开朗。在画有格子的纸上写字,需要平衡感、空间构成力,这正是艺术能力的培养,也是写好书法的前提。

孩子刚开始学习书法时,母亲或父亲一定要一起去,看看孩子在学习书法时接受起来有何困难。在家里父母要如何和孩子交流,如何给孩子建议,可以向老师充分询问。只要看到孩子稍微有进步,一定要予以表扬、鼓励。在教室写的字,可以写上日期保存,日后有无进步可以明确得知,还可以作为有价值的纪念。

在家练习很重要,但容易引起父母批评这个写得好,那个写得不好,注意这个注意那个的,然而字的巧拙、笔法的指导是老师的责任,家长在家只要注意姿势及拿笔的方法即可,不要过多地去指导孩子,这样做会比较容易进步。外行人的批评绝对是禁止的。

“书法乃人类之学”。古人云:“字形是人的容貌,笔是人的心理情操,写字是在人心上下工夫的,也常思及古贤之心,帧势而为,自然能得知其巧妙之处。”从现代的全面教育来看,学习书法有利无弊。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文字很清楚地显示出人的个性。孩子的字表现出单纯的童心,人生经验丰富、精神成熟的人写出来的字会吐露出悠闲的温暖。只学写字的笔势,是无法写好字的。因此,要想让孩子写一手好字的话,必须让孩子敞开心扉。书法可培育孩子高尚的情操。

(四)少年儿童应该了解哪些书法的基础知识

欣赏书法艺术是通过视觉去感受而产生联想,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书法知识,才能领略和体会其美之精微所在。要懂得一点各种书体(篆、隶、楷、行、草书)的演变发展史,它们的笔画和结构特征,运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例如篆书线条匀净,环抱紧密;隶书蚕头燕尾,波碟雄健;楷书点画多姿,结构端庄工整。但都以法度严谨、静穆平和为美,寓动态于宁静之中。行书、草书奔放流畅、飘逸自然、体态变化莫测,寓静态于动势的飞扬之中。

我国书法艺术园地百花争艳、多彩多姿。书法名家灿若群星,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风格流派。“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王蔑之书飘逸飞扬、潇洒不羁、超然自得;而王献之书,就与其父(王羲之)的风格不同,纵逸豪放、变化奇特、俏丽多姿。

只有在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

(五)欣赏书法的规律

欣赏与评书法艺术,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尺度,也不可能强求一致,由于人们对书法艺术的嗜好和素养不同,常常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状况。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法欣赏仍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以遵循。

第一,点画形态要精美生动、笔意呼应,含方圆曲直、俯仰舒敛、枯润浓淡、刚柔虚实之势。

第二,结构造型要稳重雄强、体势优美、脉络贯通、笔断意连、鼓正相侵、参差自然、和谐对称、多样统一。

第三,章法布局浑然一体,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错落有致,疏密相宜,互为辉映,通篇完美。

第四,气韵生动而神采飞扬。

意境是书法艺术的精髓,是自身心灵情趣的高度体现,是历来品评书法艺术的重要标尺。

(六)书法能反映风格

“文如其人”是说从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性格、教养、品性。同样的,看到文字,无论写的好与不好,其人品风格卓然可见。

有一种说法:

字大的人自信、积极;

字小的人慎重、重视正确性;

字有棱有角的人慎重、理性;

字圆的人有社交力、适应力;

写字时右肩上提的人感情丰富、感觉敏锐;

写字时右肩垂下的人敏感,可能有自卑感。

以上说法,对于具体的人来讲,可能是现实的。

(七)怎样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执笔是小学生书法学习中常出错的地方,笔拿得不正规,当然字也写得不好了。唐代书法家陆希声传有执笔五字法,为撅、压、钩、格、抵。“撅”是用大拇指伸直拿着笔杆,力向外;“压”是用食指(示指)弯曲起来管住笔杆;“钩”是用中指钩住笔杆,力向内;“格”是用无名指(环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杆,力向右内稍向左外推;“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环指),对笔杆起抵挡作用,这样就可使笔直立和相对固定起来又可使它前后左右运动。此外,还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照五字执笔法来写字,笔锋中正,字迹圆满得势。

当然,书法中写字的重点是溶绍和笔法。但如不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如何能写好字呢?希望中小学生朋友们写字时首先注意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

(八)怎样写好楷书

楷书书法的法则,历来用“永”字的8个笔画作概括。把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8个笔画分别起名为:侧、勒、弩、策、掠、啄、磔,这在书法中被称为“永字八法”。练字时,常练“永”字,对各种笔画的写法会逐渐熟悉。在楷书中,各种笔画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隋末僧人、著名书法家智永认为:点如侧,如鸟飘然侧下;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疆;竖如弩,用力也;挑为,跳跃貌;左上为策,如马之用鞭;左下为掠,如篦之掠发;右上为啄,如鸟之啄物;右下为磔,裂牲谓之磔,笔锋开张也。以上楷书八法,是少年儿童练习书法的指导。多练多看、多写多问,才是学习书法的最佳途径。

(九)自学书法是否成功

自古以来,在书法上就有两种拜师法。一种是切切实实拜某个书法家为师;另一种是以历代名碑名帖为师。仅仅以碑帖为师的人,能够通过与益友的交流及对书法理论的研究,来弥补没有书法家的师授之短。但是,任何一个书法家,即便有过名师,他的大部分学习经历,必定还是独立地花费在著名碑帖上,否则,便不能在艺术上成就大业。在这里,名师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起拨正学习途径,指点法度的有限作用,尚需后学者在探学古碑法帖时独立进行摸索。历代有成就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在自己对于碑帖的反复临习探讨中创成一体的。王善之岁少学“卫夫人书”,“但等到价渡江北游名山”,见到许多古今书法家的墨迹与碑书以后,“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从众碑学习焉。”董其昌更恩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后形尽睹项于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自此渐有小得”。以碑帖为“师”,就是自学。书法可以自学而成,从长远来说,拜师者也应当主要依靠自学成就事业。

在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书法的社会活动日渐增多,自学书法更有了很好的条件。书法爱好者完全可以从各种类型的书法讲座和书法家的示范中了解到有关书法法度的一般要求,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各样书法理论书籍掌握学书法必须遵循的正确途径;还可以通过与爱好书法的益友进行切合等得到启发。书法爱好者如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刻苦锻炼基本功,自学是无不成功的。更可以使后学者严格遵循正确的学习途径,从而取得进步;良师当面指点书法上所需遵循的有关法度也更具实感。然而,自学者也可以借其他途径主动探讨艺术规律和法度,发挥学习上的自觉性,参加书法的社会活动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拜师者有时也会因长期只学先生之书而不能从其面貌中脱出,阻滞了他艺术上的进步。这种缺陷对自学者来说就相对少一些,他可以通过自学各种历代著名碑帖吸取养料,更利于个性的发挥,从而自成风貌。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拜师与自学这两者到底哪一方面进步快一些是不可判定的。他们各自都有有利与不利之处,又都是可以通过学习上的主观努力来加以克服的。

事实上,在书法艺术上能否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拜师与自学,而在于能否循着基本正确的学习轨道,用长年的临池之功。淬砺自己的艺术,能否博采众长,开拓自己的艺术风貌。苏东坡说:“笔成家,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虽不免有夸张的成分,但其基本道理完全正确。

(十)临帖的方法

选定了一本自己所喜爱的碑帖之后,如何来临写,还是要讲究一些方法的:

(1)先专后博——不要随意换帖。由于现代印刷条件的进步,我们可以轻易的挑选到水平极高的字帖来临写。在选帖时,你不妨让孩子广为泛览,但选定之后,却不要轻易换帖。初学者对这点最要注意。促使你换帖的原因常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喜欢新鲜。如持这种态度,换了第一本之后,是不能保证不换第二本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学不进去,或是写了一阵后,自己感觉越写越坏。这个时候应当自己分析原因,或向别人请教。我主张要知难而上,初学总是有这一关的。而且有时并不是你不进步,而是你的眼光进步得快,要求的高了,手跟得没有这样快的结果。

一种字体只准写一家帖,写了颜字不能写欧,但别的帖可以看。如写《腑姑仙坛记》,可以买《顺家庙》、《顺勤礼》、《李元靖》、《元次山》等来看。但要换帖的话,总要把一本帖先写两三年再说。否则像挖井一样,挖了一半换一处再挖,那么再怎么花力气也是吃不到水的。不同的字体则可以同时学,但选帖时也要选笔势相同相近的,如与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可以同时兼学行书《腋乱帖》、隶书《张迁碑》。因为他们的笔势相近,可以相辅相成,容易见效。

(2)要写字不要描字——要一笔而成。初学写字务求笔力、笔势,讲究速度、力量,用笔紧按力行,一笔送到底,笔势不要散。用力时不只在起笔处,更在运笔中途,起笔收笔,从头至尾,横平竖直,不论什么体,一笔而成,两头都不要描画。

清代包世臣说:“(初学)张贴临写,不避涨墨,不辞用笔根劲。”又指出“(书)道固归于墨不溢出于笔,而学之则自墨溢出于笔始。”久写自然光滑。如单描头画角,下笔不敢用力,即使描像,也不算入门,因为写成的点画用多笔描成,必软弱无势,更不自然。

初学用力,必然屏气。久写自然活动,否则点画不能劲挺。沈尹默先生自述31岁“取大代华岳庙碑,刻意临摹,每作一横,轨屏气为之,横成始敢畅意呼吸,继续行之,达三四年之久。”后来人家只看到沈先生信笔挥毫,龙飞风舞,哪里会想到他的本领是这样来的呢!

但通常初学者意识不到这是临帖的重点,那是为什么呢?不是别的,只因他们追求字形的相似,忽略了点画中内在的东西,所以必须扭转这种倾向。

那么字形要不要相似呢?字形肯定力求绝对的相似,但这应该在着重读帖的时候解决,要把帖上的每一个字牢牢的记清、记熟。所以临写时选的字不能太多,每次临写几个字,不要急于更换。这样临写时就可以集中力量求取笔意笔势。

(3)注意下笔的地方。每一点画的笔势是不同的,所以要临写这一点画,必须识势。要能揣摩出前人书写这一点画时手臂的动作。

要揣想前人的动作,只有通过留下的点画本身,而下笔之处是最能透露消息的地方,所以必须反复观察试习。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看了不少书上所附的点画示意图,因此使用笔照着图上的曲线来画,结果常使每一横两头画成两个大墨团,甚至把一横写成横过来的“S”形。实际上这种起笔收笔的曲线只代表锋顶正下着纸时在原地的挫动,一如孙过庭《书谱》所说:“殊血挫于毫芒”,只是毫芒之间!

至于作这种挫动的目的,一是要打开笔锋,更重要的是取得笔势。取得笔势使笔画劲挺,才是真正的目的,而并不是为了画曲线而画曲线的。更何况取势时笔毛有上下的动作,图上的曲线就更表达不出了。如有机会看到会写字的人就会发现这是怎么一回事。学者熟知“逆入平出”,“横画竖下笔”等说法,遗憾的是却往往不知道其目的是在取得笔势,而且每笔还各不相同。

4.帖的特点。每一种帖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想把字很快写得像帖子,那最好先找出这本帖的特点。

具体可以从点画、结构、笔势等诸方面来分析。笔势分向、背、横、直。如隶书主横势,篆书主直势。又如颜字,字势相向;而欧字,字势相背。楷书笔势暗中联结有如行楷等,都要用心找出。《张猛龙碑》是斜画紧结,而《泰山金刚别》是平画宽结。

点画之中,颜字的钩要转锋,而欧字的钩顿而后出,不需转锋。而转折处颜字用转,欧字用折。掌握了这些特点之后,临写时就可以区别对待,如《九成宫》笔势峻落峻收,那么临写时要把他连起来,以免写散;他的点画比较细,我们就写得大一点粗一点,以避免这方面的缺点。如《张猛龙碑》、《张黑女》这些帖字小,我们就不妨找放大本,或自己把它扫描放大来临写。当然每一种字都要写得比帖大一点,因为你不熟练,笔势收不紧。学他的笔势是不容易写得和他一样大的,写大一点就容易学得多。

又有些帖中的习气却不要太夸张,如颜字的盏头燕尾,柳字的起笔收笔,都不能过分,否则易感俗气。颜字的笔势圆,但如把《告身帖》临成皮球一样,那就不好了。

附:王献之的成长历程

人们常说的书法“双王”,指的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后世书法家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崇。

王献之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字。有一次,儿子向父亲请教习字的秘诀,父亲指着院子中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水缸里面,你把这十八口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儿子心里不服,认为自己虽小,字也写得不错,决定显点本领给父亲看,于是就从头练起基本功来。他天天照父亲的字,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了两年,才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在旁边说:“有点像铁钩了。”王献之又天天练各种各样的钩,足足练了两年。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语,母亲评论说:“有点像银钩了。”从第五年开始,王献之才开始练完整的字,他天天练,足足练了四年,再把字捧给父亲看,父亲看了仍然摇头不语,见到一个“大”字嫌架势上紧下松,于是拿起笔在下面加上一点,使之成为“太”字。王献之把字拿给母亲看,母亲一张张端详,最后叹息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简直惊呆了,原来母亲指的那一点,正是父亲加在“大”字下面的那一点啊!从此,王献之更加用心下功夫练字。有一天,王羲之悄悄地走到正在聚集会神地练字的儿子身后,猛然间拔他手中的笔杆,没有拔动,于是赞叹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他知道儿子练字有了手劲了,这才悉心教他。据说,王献之后来练字非常刻苦,清水变墨池,完完全全写光了院中的十八缸水。到后来,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