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237

第237章 237 “百丈竿头”与“百尺竿头”

搜求到部分旧作,编成一集,由一家出版社出版。付印前夕,责编同志打来长途电话,认为拙稿中有误字。盖拙文有“百丈竿头更进一步”之语,责编说:“遍查成语工具书,只有‘百尺竿头’,不见‘百丈竿头’,是否把‘丈’字改成‘尺’?”我说:“‘丈’字不误,能不改最好。”责编同志说:“我们的上级要求很严,只要他认为是错字,我们就要受罚。”并且说:“如果您的文章里没有误字,最好您再写一篇文章,我们好有个根据。”于是乃检索群书,写成此一则笔记。

据我所知,“百丈竿头”的说法似较“百尺”为早。按《景德传灯录》卷十《招贤大师》(名景岑)录大师偈语,有云:“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而《五灯会元》卷二十亦引此偈,则作“百尺竿头”。至于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则始于南宋的朱熹,分别见《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陈同甫书》和卷六十四《答巩仲至书》。而我之所以用“百丈”而未用“百尺”,除因“百丈竿头”之语出典早于“百尺竿头”外,还由于“百丈”一词在史书中出现较早。

沈约《宋书·朱超石传》载:“时军人缘河南牵百丈,河流迅急,有漂度北岸者。”

其后在唐人诗中,尤其是杜甫诗,屡见“百丈”一词。宋人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五有“百丈”条,略云:“劈竹为六瓣,以麻索连贯其际,以为牵具,是名百丈。百丈,以长言也。”则“百丈”指牵船用的竹缆。在长江上游,以水流湍急,除用“百丈”牵船外,船上人仍须用篙撑船前进。“百丈竿头须进步”者,照我的体会,非指人立于百丈竿顶,而是指撑船人以长竿为篙,即使篙撑到头,仍须由人移步推进,用力向前,船始可移动。故谓“须进步”。但朱熹用“百尺”也不算错。如唐人吴融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指船上桅杆。宋人晏殊《题咏上竿伎》诗,有“百尺竿头袅袅身”之句(见叶梦得《石林诗话》引),则指耍杂技者。唯从竿头再向前进,本不大好理解,只能与牵船撑篙相联系,始可悟“更进一步”之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