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054

第54章 54 《观刈麦》

卷二第54至第63篇原题“白居易诗臆札”,序云:近时由于工作需要,读了部分白居易诗,同时参考了日本简野道明的《白诗新释》以及建国前后出版的各种选本,实兼有“补课”性质。从前过信白诗老妪都解之说,又惑于苏轼“元轻白俗”之论(其实东坡本人受白居易的好影响正不在少),以为白诗平易浅近,一篇到手,迎刃可解。实则过去读书,近于囫囵吞枣,这次披诵,不禁悦服诗人功力之深,初不宜专从“浅出”一面去理解。即如《有木诗》第七首(“有木名凌霄”),其“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二句,“拂云”用杜诗“阶前树拂云”(《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九),“委地”用《庄子·养生主》“如土委地”,皆不露丝毫斧斫痕迹。前人但津津乐道杜诗无一字无来历,却无人为白诗费解处写笺注,至少应说是一缺憾。午夜雒诵,每有会意,辄随手写记,成《臆札》十则,亦聊胜于无耳。1961年11月在北京西郊。

《臆札》写于1961年冬日,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白居易诗选》(以下简称《诗选》)和《中国历代诗歌选》(以下简称《诗歌选》)上编尚未问世。其后重读白诗,遂以此二书为主要参考读物。旧作中有些意见与《诗选》雷同,今已删去;同时也偶据《诗选》和《诗歌选》中有关意见对拙文有所补充。汰旧益新,仍存十则。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1965年9月重订再记。

《观刈麦》诗:“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此是写实,殆无可疑。但白居易所以选择“秉遗穗”这一场面,实本于《诗·小雅·大田》:“彼有不获,此有不敛;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然《大田》诗意在于歌颂,所谓“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中写到奴隶主在大批“公田”丰收之余,对没有劳动力的寡妇也略予沾溉——地里的残穗就足够她吃的了。《观刈麦》的用意则恰好相反。从诗中的描写看,既有“遗穗”可“秉”,大约也是丰收。然而在丰收的后面却有着极悲惨的现实存在。这正是白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