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053

第53章 53 略论杜诗的用事

清初人吴见思撰《杜诗论文》,在《总论》中曾提到另有《杜诗论事》一书,补旧注之不足者凡一万余事,惜其书不传。1979年4月,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先生光临北京大学,在中文系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介绍了他多年来研究杜诗的心得,对前人解释杜诗未能惬心贵当之处提出了他精辟的意见,如《行次昭陵》“幽人拜鼎湖”句的“幽人”和《秦州杂诗》之五“南使宜天马”句的“南使”究何所指的问题,很带启发性。因此笔者深感在研究杜诗的用事方面还是一块大有可为的园地。这里略谈一点个人体会。

所谓用事,有的是用古事古语,即通俗所说的用典故;有的则是用当时的事或典。吉川幸次郎教授所谈的几个例子,大都属于前人误把唐代当时的事或典当成了古代的事或典,所以认为值得商榷。我这里想说的则是杜诗在用古事时有明典有暗典,明典易知,暗典难求。而暗典之中,又有正用或反用的不同。其实我国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多凭借此种手法来表现,杜甫不过是继往开来的大师之一而已。

所谓明典,如《登兖州城楼》“东郡趋庭日”的“趋庭”,《题张氏隐居》五律中的“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之类,只要找到一个详尽的注本,一检可得,无烦诠解。至于杜诗中暗用的典故,即使前人注了出处,往往仍不免有雾里看花或似是而非的毛病;何况有的诗句前人所注或未尽确,或根本未注。如七古名篇《哀江头》云: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第一人”即指杨玉环,用《汉书·外戚传》汉成帝宠赵飞燕姊妹使居昭阳殿事,此即所谓明典。而“辇前”四句,倘不深究,很可能被认作写实。但钱谦益、仇兆鳌两家注本都引潘岳《射雉赋》:“昔贾氏之如皋,始解颜于一箭。”其实潘岳这里也是用典,所谓如皋射雉事,见《左传》昭公二十八年魏献子引叔向当初所讲的一个故事:

昔贾大夫恶(生得丑陋),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驾车带着他妻子到皋泽中去),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哀江头》是杜甫忧国伤乱之作。当时长安已陷于安禄山之手,杜甫在诗中所“哀”的是唐玄宗的西逃和安史部下对长安的蹂躏,至于李隆基因宠幸杨玉环而导致外戚弄权和军阀窃国,则非作者此诗着力谴责的所在。但追本溯源,宠爱杨氏又确是李唐肇祸之端。于是作者暗用此典,写皇帝为了讨好贵妃,不惜晏安鸩毒,流连于射猎歌舞,正如贾大夫之媚其美妻。这种含而不露的微讽,于诗旨是恰到好处的。

30多年前听俞平伯先生讲杜诗,于《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女乐余姿映寒日”一句解释说:这句是暗用向秀《思旧赋序》,借以寄今昔沧桑之深慨。我以为这个解释是很精辟的,它正与诗中上文“感时抚事增慨伤”句相映照。检《思旧赋序》云:

(嵇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向秀自指)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嘹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所谓“日薄虞渊,寒冰凄然”,正是此句“映寒日”之所本。唯作者写得极为含蓄,使人不觉其用典,即所谓“暗用”是已。黄生《杜诗说》卷三评云:

后段深寓身世盛衰之感,特借女乐以发之,其所寄慨,初不在绛唇朱袖间也。

此外,陈式《问斋杜诗说意》卷十八、张远《杜诗会粹》卷二十,皆申此旨而详略互见,今不具引。但他们都未涉及“映寒日”所暗用之典。仇注引陶渊明诗“惨惨寒日”,只从字面找依据,已失之泛;作家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杜甫诗选》注云:“舞时在十月,故云映寒日。”也把用典看做单纯写实,且仅就季节言之,未免近于皮相矣。

杜甫还有一首五绝《八阵图》,乃是家喻户晓之作: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历来注家于此诗多着意于第四句的解释。据仇注归纳说:

今按,下句(指“遗恨”句)有四说: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以先主之征吴为恨,此东坡说也(见《津逮秘书》本《东坡题跋》卷二《记子美八阵图诗》,又见《东坡志林》);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此(王嗣)《杜臆》、朱(鹤龄)注说也;以不能用阵法,而致吞吴失师,此刘氏(刘)之说也。

此四说中究以何说为是,我以为关键在于对第三句的解释。所谓“江流石不转”,实暗用《诗·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而反其意。《柏舟》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以石为喻,言石虽坚而尚可转动,而我之心却比石更为坚定,竟连一丝也不动摇。杜甫则谓诸葛亮之忠于蜀汉,不但其心坚定不二,就连他遗留在江中的石也不随江流而转动,足见其矢志不移的节概。然而诸葛亮对刘备最感遗憾的,乃是刘备贸然妄兴吞吴之师,终于失算,以致功败于垂成。而自己既受知于刘备,竟不能予以制止,当然对此是负有责任的。可见仇注所引朱鹤龄说,从全诗来看似更确切。当然东坡之说与朱说也并无太大矛盾,只是不及朱说深刻。仇注虽引《柏舟》诗句,只是仍着眼于字面,却未点明是反用其意,这就把诗中的真正含义给疏忽了。

杜诗这种暗用典故的手法到宋诗中乃日益发展,尤以陆游为更擅胜场。如陆的七绝《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云:

买醉村场夜半归,西山月落照柴扉。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

第二句看似眼前实景,其实却是暗用杜涛《梦李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之意,以见作者与独孤景略交谊之深、志趣之相投和自己对亡友怀念之切。这正是杜诗影响于后世的重要方面之一。

〔附记〕杜甫的这种暗用典故的手法也是在继承前代诗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如王粲《七哀诗》:“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看似纪实,实有寓意。灞陵为汉文帝墓,作者所以登灞岸而回望长安,正暗示因面临长安大乱局势而缅怀西汉文帝治世,唯使人不觉其用事耳。晚唐杜牧则反用王粲诗而袭其意,其《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云:“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这正是作者对晚唐黑暗政局有所不满,才对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表示向往(昭陵是唐太宗墓),故望昭陵以寄意。可是杜牧把王粲诗的“登”和“望”的地点调了个位置,便显得有模仿的斧斫痕迹,所以宋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就明确点出了。可见在暗用典故这一方面,小杜还是略逊老杜一筹的。

附:

跋俞平伯先生释杜甫《月夜》

1947年春,俞平伯先生在当时《大公报》的“星期文艺”副刊上发表一篇《释杜诗〈月夜〉》。其中最新的讲法就是把诗中“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两句没有按旧说讲成杜甫对妻子的描绘,而认为这是广寒仙子即月里嫦娥。我是非常欣赏这个讲法的,几十年来多次讲杜甫此诗,一直援引平伯师之说,当然听之者也有不尽同意的。我坚持平伯师之说的理由有三:一、杜甫整部诗集中再也找不出这样比较辞采艳丽的诗句,而这诗句又恰好是形容自己妻子的,这似不大可能。比如《丽人行》,造句镂金错玉,却是讽刺;《佳人》一首,写出女子高风亮节,雅洁之至。何以对自己的妻子反而用了如此艳冶的描绘呢?难怪傅庚生先生在他的《杜甫诗论》中要为杜甫改写这两句诗了。二、平伯师在《释〈月夜〉》文中引《琵琶记》,认为“高则诚的看法是对的”,只缘“后例”不足以“明前”,所以只作为个人的看法来请读者“意会”。其实杜诗此两句为后来诗词作家开了无数法门,只是这些诗人没有明白表示罢了。如许浑、陆畅、李商隐以及苏轼的诗词中,都曾把“婵娟”作为“月”的代称,亦即把月看成广寒宫里的嫦娥。只是没有杜甫写得这么形象罢了。三、正如平伯师所说,《月夜》真正的主题是怀人,即怀念远在州的妻室儿女,而主要的是自己的妻。怀念妻子却极写月色,美得如雾中仙子,正是义兼比兴。如果把“香雾”二句直解为杜甫对妻的描述,则意境反而浅薄轻浮了。这些,都是平伯师原文中所未及,姑且算做我为老师文章作的注疏吧。

遗憾的是,平伯师在手订《论诗词曲杂著》时,却没有把这篇文章收进去。没有收入此书之文本不只此一篇,而此篇却是平伯师有意淘汰了的。我曾问过平伯师,他说:“收了进去怕杜太太不高兴。”这意味着先生对此文已改变了当初的看法。而我却仍旧主张先生早年的意见,遂作此文,并代先生找到原文,附于此辑之末。这也算是在师承之下略存同异吧。

〔附记〕此跋作于1984年,当时为收入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一部大型鉴赏辞典而作,附在先师原作的后面。今又十余年,先师墓木已拱。以此文无所附丽,乃列于旧编《杜诗臆札》之末。1998年9月小如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