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莎斋笔记
15040100000056

第56章 56 《采地黄者》

采地黄以饲马,盖出自神仙家言。《太平御览》卷八九七引《抱朴子》云:“韩子治(南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引作‘韩子子冶’)尝以地黄、甘草哺五十岁老马,以生三驹,又百三十岁乃死。”白居易此诗不知是否用其事。可参阅《猗觉寮杂记》卷上及清人冯应榴《苏诗合注》卷三十九。盖苏轼有《小圃五咏》,其第二首即咏地黄。又冯注引东坡《寓惠集·与翟东玉书》:“药之膏油者莫如地黄,啖老马皆复为驹。”亦可与白诗互参。又,冯注所引《猗觉寮杂记》之文,中华书局出版之《中国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未收。

白此诗云:“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盈筐”用《诗·周南·卷耳》“不盈顷筐”,“朱门”见杜诗“朱门酒肉臭”,皆易知。而“白面郎”、“照地光”二语,亦皆有所本。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疑白诗正用此句。《九家注杜诗》引赵彦材说:“白面郎,盖言其富贵少年者耳。”释此最确。又韩《送张渚赴越州》:“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与白诗用语全同。韩为天宝十三年进士,又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年辈早于白居易,其诗固为白所及见。如果白不是用韩诗,则很可能这两句话是当时习用语,故韩、白两家皆取以入诗(许浑、皮日休诗中皆有“白面郎”一语,足见是当时所习用之词)。

又,仇注杜诗卷十,于《少年行》首句下注云:“《南史》:‘童谣云:不见马上郎,但见黄尘起。’《楚辞》:‘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今按,《南史》引童谣见于《陈本纪·论》(《御览》卷九六〇引此谣则以为出于《陈书》),用以注杜诗,似未贴切;与白诗自更无关涉。《楚辞》二句,见于东方朔《七谏》。证以李白《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则仇注为近是。然则《七谏》二句似亦可移注白诗。

关于“照地光”,愧无所知。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霸画马图》:“曾貌先帝照夜白。”“照夜白”又见《明皇杂录》、《开元记》、《画鉴》等,当即一马。照夜白者,马毛能照得夜间发光之谓。“照地光”之义,或当与此相类。《说文》:“骊,马深黑色。”韩诗中的“青骊”乃黑马。以黑马而能照地光,其毛色之润泽可知。通过韩诗,我们对“照地光”的意义了解得似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