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15043500000103

第103章 自贡恐龙化石:恐龙家族的公墓

地球,这个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已走过了近50亿年的历程。在人类诞生以前,统治这个星球的是繁盛一时的爬行动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恐龙”。因此,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被称为“恐龙时代”,而自贡则是那个时代的古化石。

在我国四川省自贡市东北郊约11公里的大山铺镇旁,有一个盛产一亿六千万年前的中侏罗纪恐龙及其它脊椎动物化石的遗址,这里是我国最重要的恐龙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它就是著名的自贡“恐龙公墓”。

恐龙公墓是我国一处罕见的自然历史遗产,这里埋藏着藏量巨大、门类齐全、埋藏集中、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价值,而且填补了恐龙演化史上侏罗纪早、中期恐龙化石材料缺乏的空白,对研究恐龙及其相关古动物的系统演化、生理特征、生活环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价值,为我们探究远古时期的自然环境提供了有效的依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该遗址上修建有我国第一座大型的恐龙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

关于恐龙公墓的形成原因,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的探索,众说纷纭。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是原地埋藏论。

支持这种意见的学者们认为,在1.6亿

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自贡这一带是开阔的滨湖地带,气候炎热,水草丰茂,是恐龙理想的生活场所,成群结队的各类恐龙生活在这片植被茂密的滨湖平原上。但是,很可能是由于食用了含砷量很高的植物,大批的恐龙中毒而死,还没有来得及被搬运就被原地埋藏在较为平静的砂质浅滩环境里,因此形成了本地区恐龙化石数量丰富、保存完整的埋藏学特征。

这个理论因符合埋藏学原理而显得很独特,但是它又让人感到证据不足。因为当时自贡地区植物的砷含量是多少已经无法证实,而且学者们也无法说明植物的砷含量达到多少才会导致恐龙暴死。

第二种是异地埋藏论。

这个理论认为,自贡恐龙公墓中的恐龙是在异地死亡后被洪水搬运到本地区埋藏下来的。主要证据是:自贡地区恐龙化石虽然已经发掘采集了100多个个体,但其中完整或较完整的仅有30多个个体,大约只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如果是原地埋藏的话,那么化石中的大多数都应该是完整或较完整的个体,可见原地埋藏论存在欠缺。此外,在恐龙公墓现场,还有一种隐秘的普遍现象是,靠近地表的化石较破碎零散,大都是恐龙的肢骨,而下部岩层则几乎都是体躯庞大的蜥脚类恐龙。同时,越是接近上部岩层,小化石越多,如鱼鳞、各种牙齿遍及整个化石现场,并具有从南到北依次从多到少的分布规律,保存都不完整,很明显是经过搬运后的结果。

第三种是综合论。

这种意见的特点是将前两种观点综合在一起,认为恐龙公墓中的恐龙化石既有经搬运后埋藏的也有原地埋藏的,只不过搬运后埋藏的化石占大部分。因此,这是一个综合两种成因而形成的恐龙墓地。

如果只有恐龙一个家族在自贡埋藏,前两种理论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除恐龙外,这里还有能飞行的翼龙以及水中生活的蛇颈龙、迷齿两栖类等等。恐龙与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具有极大的区别,都具有明显的环境选择性。它们为何会集中埋藏到一起呢?大概只能是经搬运从不同地点转移过来的;但是为什么又有许多完整的化石骨架呢?这显然又是原地埋藏的产物。最后,这种种现象看来只能有一种解释,即自贡“恐龙公墓”的成因是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两种方式综合而成,这也是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这种意见的原因。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最高可达130吨。也就是说,两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也是震龙命名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