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自然地理探索
15043500000099

第99章 北京:曾经是个大海湾吗?

北京是我国的六大故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全国政治、文化、科研、教育和国际交往中心。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局部地区与天津市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以市区人口数相比,北京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城市,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而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

大海湾畅想

打开北京市地形图,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周围的地形很像是一个半封闭的大海湾。北京的西面、北面和东北面,为群山所环绕,东南面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北京平原。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如果我们打开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地想一想:如果把那些蜿蜒起伏的群山想像成是海边的陆地,而那广阔无垠的平原则是碧波万顷的大海,那么在平原之上矗立的座座孤独的山丘,则酷似突兀在碧波之中的小岛。这种情景,在雾霭笼罩着原野的时候,尤其显得逼真。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难道北京曾经是个海湾吗?

专家观点

北京市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区中部、燕山沉降带的西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过大幅度的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特别是中生代,以燕山运动为主的造山运动,构成了北京地区地质构造骨架和地貌的雏形。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展,褶皱变形和断裂发育广泛,导致北京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断裂带,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平谷至三河断裂带;石景山区八宝山至顺义区高丽营断裂带;河北省怀来县至延庆断裂带;昌平区南口至朝阳区孙河断裂带等。在这些地带,历史上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是活动较强烈的地带。

另外,根据在顺义县发现的有孔虫化石,专家们推断大约在2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海进”,海平面大规模上升淹没陆地,使古渤海湾曾经一度扩展到了北京地区。后来海水又退走了。在最近的200万年内,海水进进退退过好几次,浸没的范围也有大有小。例如2.5万年前的一次“海进”,海水只不过到了京津之间的一带地方而已。所以,北京究竟是不是形成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海湾”还有待继续考察研究。

北京地下水体

美国科学家对地球内部进行扫描,发现东亚地下深处有一巨大的水体,其容积至少和北冰洋相当,这是近代地质学家第一次在底下发现如此庞大的水体。令人惊讶的是,这一巨大水体的位置在亚洲东部,部分在北京的地下深处。水体位于地表以下700到1400千米的岩层之中。

这项发现由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迈克尔。维瑟逊和他的学生耶西劳伦斯发现。不过这个巨大的水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洋,因为水实际上存在于岩石的矿物结构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