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梨花雨
15045800000041

第41章 人生事业大“专科”

类风湿医院是我的专科医学道路上的第一站,因为起初与人创办的这个医院只是针对风湿类疾病的研究与治疗,而市专科医院的创办则是在原来类风湿医院的基础上,向大“专科”医院迈出的新的一步。而这一步的迈出,与一位特殊病人的登门求诊发生了必然的联系。

那是1998年4月的一天,时任廊坊市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的辛跃明带着刚刚退休的妻子陈爱萱,通过我市市委书记李士祥前来看病,因为李书记在廊坊市技术监督局当局长那会儿,辛就是副局长,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过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我自是对这位特殊的尊贵患者用尽浑身解数为其治病,疗效显著。在辛住院期间,李书记常来医院看望,闲谈中,这位辛副局长听说类风湿医院由于只能接收类风湿一类病人,准备扩建成专科医院,只是征地问题解决不了,就对前来看他的李书记说了此事,李书记一口答应给地。很快,李书记给了回话,我按照李书记的指示,经请示市卫生局同意,找到市政府副市长兼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孙耀华,以弥补市开发区医院空白的理由打报告,很快得到批复,解决了征地问题。

在专科医院筹建期间,我坚持上午盯门诊,下午筹建新医院,从选址、办理征地手续、建筑项目招标,到购进建筑材料、监督建筑队施工,一一解决,事必躬亲。

一年后,专科医院于1999年9月9日剪彩投用。落成剪彩那天,省、市和本市有关领导及其各地宾朋来了近300人,场面隆重,气势恢弘!我感到,这是我人生为之奋斗的医学事业和类风湿医院由单一专科转向综合类大“专科”所迈出的辉煌的一步!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搬家那天,我从文安联系来两辆大卡车,发动起全院员工一起搬家,从早晨一直到下午五点才搬完,午饭也没顾上吃。

一天下来,看到新医院从奠基动工到入场使用,历经一年零一个月,感到新的事业的成功,很有成就感,也很欣慰!

一连数日,我都沉浸在这种喜悦之中。每当夜幕降临,看到自己创建的新医院灯火辉煌,就感到,我的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三年前,1996年9月3日应邀去北戴河参加的、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风湿四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学术交流会”。在那次会议上,我的论文《河北省霸州市岔河集村“风湿四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在大会上交流,并荣获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1996年第五卷第一期刊登了此文。具体内容如下:

河北省霸州市岔河集村“风湿四病”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王英

资料与方法

“风湿四病”(即风湿寒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且多缠绵难愈的四种疾病。为了更好的探讨该病在霸州市农村的发病规律,进一步开展对该类疾病的防治研究工作,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关于在我国范围内进行“风湿四病”流行病学调查的部署,我院于1994年11月开始在地处河北省霸州市范围内的自然村进行了“风湿四病”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流调人员组成

调查组由长期从事风湿类疾病工作的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医师、护士各1名组成,并根据检查时需要,配备放射、检验人员。

一、调查点

选人口在4500人以上且居住相对集中的“岔河集村”为调查点,调查对象是18岁以上60岁以下的本地村民。

调查点位于霸州市西端,海河流域大清河北岸。全年最低气温-22℃,最高气温39℃,全年平均12.3℃,无霜期6个月。年平均降雨量764ml,年相对湿度平均65%。全年最寒冷的月份为12、1、2月份,冬春季多西北风,气候寒冷。雨量集中于夏季。

二、调查方法

1.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委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制定的调查表进行调查,逐人填表,检查登记,进行综合分析总结。

2.根据检查结果、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有关节痛患者进行有关化验抗链“O”(AS“O”)、类风湿阴子(RF)、血沉(ESR)、血常规、尿常规。对有肿胀变性的关节作X线拍片检查。由主要负责医生做出诊断,综合讨论分析,然后统计制表,作出总结。

3.诊断依据是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委会,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类疾病协作组制定,1988年4月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诊断标准和国际常用的ARA诊断标准,对本次检查结果进行判定。

调查结果

一、被调查人员“风湿四病”患病情况及性别、年龄统计。

二、不同年龄组“风湿四病”患病情况。

三、“风湿四病”患病情况分析。

本次共调查1558人,患“风湿四病”总例数76例,患病率为4.88%,其中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57例,患病率为3.66%;风湿性关节炎9例,患病率为0.58%;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患病率0.45%;强直性脊柱炎3例,患病率为0.19.四种疾病构成情况是:风湿寒性关节痛占75%,风湿性关节炎占11.84%,类风湿性关节炎占9.21%,强直性脊柱炎占3.95%。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

强直性脊柱炎发现3例,均为男性。

讨论

“风湿四病”是风湿类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通过对霸州市岔河集村1558人,18~60岁年龄段人群的调查,发现“风湿四病”患病率较高,占被查人口的4.88%。其中风湿寒性关节痛最高,患病率为3.66%;其次为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为0.58%;类风湿性关节炎患病率为0.45%;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19%。四种疾病构成情况是:风湿寒性关节痛占75%,风湿性关节炎占11.84%,类风湿性关节炎占9.21%,强直性脊柱炎占3.95%。

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分析,岔河集村位于海河流域大清河北岸,全年气温偏低,降雨量充分,相对湿度较大,被调查人员均系长年从事田间体力劳动者。提示“风湿四病”发生与潮湿有关。

“风湿四病”女性患病率较高,且以20~40岁多发。这与年龄段的女性家务劳动、田间劳动过重,接触潮湿寒冷机会较多,经期、孕期、产期卫生防护措施不当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风湿四病”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提示这与年龄增长机体防病能力下降,田间劳动强度增强,而保健防病意识淡薄有关。

综合上述情况,提示“风湿四病”在霸州市农村发病率较高,普及和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知识保健意识,加强劳动保护措施,积极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1999年9月19日,我第三次应邀去北戴河参加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学术交流会。晚上,我漫步在北戴河沙滩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六年过去了,涛声依旧,但不见的夜晚……

三临北戴河,三次观海。每一次面对大海,极目远眺,观赏汹涌澎湃的大海波涛时,都感到心胸宽阔如海,都禁不住浮想联翩,用心去“听海”。回顾自己走过来的人生之路,那不也是另一番波澜壮阔的辉煌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