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15046900000053

第53章 历史悠久的鲁菜

鲁菜发端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鲁国,是中国覆盖面最广的地方风味菜系。鲁菜是在汇集了山东各地烹调技艺之长,并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化而形成的,凝聚了劳动人们的勤劳与智慧。

鲁菜的历史极为久远,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齐国和鲁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傍山靠海的齐国,凭借鱼盐铁之利,不仅促成了齐桓公的霸业,也为饮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春秋时期的鲁菜已经相当讲究科学、注意卫生,还追求刀工和调料的艺术性,已到日臻精美的地步。鲁菜中的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独具风味,就是继承古代善于做羹的传统;鲁菜以海鲜见长,则是承袭海滨先民食鱼的习俗。“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还有一系列“不食”的主张。

到了秦汉时期,山东的经济空前繁荣,地主、富豪出则车马交错,居则琼台楼阁,过着“钟鸣鼎食,征歌选舞”的奢靡生活。根据“诸城前凉台庖厨画像”,可以看到上面挂满猪头、猪腿、鸡、兔、鱼等各种畜类、禽类、野味,下面有汲水、烧灶、劈柴、宰羊、杀猪、杀鸡、屠狗、切鱼、切肉、洗涤、搅拌、烤饼、烤肉串等,以及各种忙碌烹调操作的人们。这幅画所描绘的场面之复杂,分工之精细,不啻烹饪操作的全过程,真可以和现代烹饪加工相媲美。

北魏时期贾思勰对黄河流域(主要是山东地区)的烹调技术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详细阐述了煎、烧、炒、煮、烤、蒸、腌、腊、炖、糟等烹调方法,还记载了“烤鸭”、“烤乳猪”等名菜的制作方法,对鲁菜系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之后历经隋、唐、宋、金各代的提高和锤炼,鲁菜逐渐成为北方菜的代表,以至宋代山东的“北食店”久兴不衰。

到元、明、清时期,鲁菜又有了新的发展。此时鲁菜大量进入宫廷,成为御膳的珍品,并在北方各地广泛流传。同时还产生了以济南、福山为主的两大地方风味,曲阜孔府宅院内也出现了自成体系的官府菜。

此外,在明清年间山东的民间饮食烹饪水平也相当发达,尤其是一些面点小吃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山东的面制品很多,尤以饼为最,它们做工精细、用料广泛、品种丰富。袁枚曾在《随园食单》中称赞山东薄饼这些经济实惠的小吃广为流传,成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也成为鲁菜大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到了近代之后,鲁菜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向外延伸,这也是鲁菜影响面较大的主要原因。从而鲁菜的影响范围遍及黄河中下游已北的广大地区,并成为中国的各大菜系之首。

如今,鲁菜包括以福山帮为代表的胶东派、以德州、泰安为代表的济南派以及有“阳春白雪”之称的孔府菜,还有星罗棋布的各种地方菜和风味小吃。胶东菜擅长爆、炸、扒、熘、蒸,口味以鲜夺人,偏于清淡,选料则多为明虾、海螺、鲍鱼、蛎黄、海带等海鲜。其中名菜有“扒原壳鲍鱼”,主料为长山列岛海珍鲍鱼,以鲁菜传统技法烹调,鲜美滑嫩,催人食欲。其他名菜还有蟹黄鱼翅、芙蓉干贝、烧海参、烤大虾、炸蛎黄和清蒸加吉鱼等。济南派则以汤著称,辅以爆、炒、烧、炸,菜肴以清、鲜、脆、嫩见长。其中名肴有清汤什锦、奶汤蒲菜,清鲜淡雅,别具一格。孔府派的制作讲究精美,重于调味,工于火候。在选料上也极为广泛,粗细均可入馔,其中“八仙过海闹罗汉”是孔府宴的招牌菜。此外,还有一些野菜可以入肴。

延伸阅读

乾隆与孔府臭豆腐

孔府菜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当时孔府厨房能跟上皇宫的御膳房,孔府宴丰盛得能和皇宫的饮食相比,乾隆多次到曲阜孔府,特别爱吃孔府的臭豆腐。有一次,乾隆在孔府刚吃了满汉酒席,衍圣公用翠盘子端来了一小块臭豆腐,说道:“这臭豆腐样子丑,吃起来挺美口。”乾隆一看,心里很不自在,勉强用筷子一尝,味道还真不错呐。乾隆欢喜地说:“把你的豆腐户让给我吧。”乾隆回京时真把这家豆腐户带走了,从那以后北京也有了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