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择吉文化
15047400000108

第108章 送财降富的各路财神

自从私有财产出现,追求财富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人们认为财神可以助人发财,所以过去各地敬财神之风甚盛,非常崇拜“财神”。旧时把财神当吉祥神来供奉和崇拜,反映了人们对幸福、富裕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旧时人们把对财富的渴望之情寄托于神仙,塑造出了文财神、武财神,以满足各阶层人士祈财的不同需求。虽然年年祈财也未必发财,但人们在这样的祥瑞环境里总能获得慰藉。财神是中国各阶层最普遍的信仰对象之一。

影响最大的财神——赵公明

众财神传说中,影响最大、祭祀最多的是赵公明。

赵公明,姓赵名朗,字公明,为道教中的神明,是虚构的人物。传说他与钟馗是老乡,终南山人氏,自秦时入山修道,被汉代张道陵天师收为徒弟,骑黑虎,守护丹室。张天师炼丹功成,分丹使赵公明食之,遂能变化无穷,形似天师。张天师命其守玄坛。所谓玄坛,即道教之斋坛。赵公明因而被天帝封为“正一玄坛赵元帅”,故又称其为赵玄坛。因其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赵公明原为邪神、恶神,后被降服,在《封神演义》中成为财神。

财神赵公明的形象,源于元明朝之间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黑而多须,跨虎。关于他的赐财功能,《搜神大全》说他:“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自此,赵公明司财使人致富的功能深人人心,备受欢迎。

武财神——关公

在中华商界有一种独特的关公文化,那就是奉关公为财神。按说关公与财神没有联系,为什么以关公为财神呢?这主要是与人们对关公的“忠义”敬仰有关。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记有关羽被迫降曹后,曹操企图以金钱、高官、美女来收买关羽,但关羽丝毫不为所动,仍离开曹操,来到刘备身边,因此关羽被塑造成“千古忠义第一人”。面对财富,很多人往往见利忘义。所以,人们希望在金钱面前要像关公那样坚守诚信和忠义,不能见利忘义、见色忘义,所以把关公奉为武财神来供祀。

文财神——比干、范蠡

民间把比干、范蠡作为文财神敬奉,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他们的人品、人格崇敬。《史记。 殷本纪》载: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而纣王荒淫无度,残酷暴虐,比干直言劝谏。纣王不仅不听,还把比干剖膛挖心。后世奉比干为财神,主要是对他心地纯正、率直无私品格的敬仰。范蠡为文财神,是因为他原为越王勾践的大臣,足智多谋,帮越王打败了吴王,不居功领赏,反则隐名埋姓,到齐国经商,积了一笔财产,自号陶朱公。但他发家致富又能散财,接济穷人。所以,人们把他奉为文财神。

民间不论供奉的是赵公元帅、武财神,还是比干文财神,旁边都要配有利市仙官。利市仙官民间称为小财神,来历不明。据《封神演义》讲,他为赵公元帅的徒弟,叫姚少司,被姜子牙封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所谓利市,也就是做生意吉利走运,一本万利。迎利市仙官,古时是在正月初五,天刚放亮就可听到一阵鞭炮声。清蔡云有《竹枝词》云:“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该诗把人们为祈财求利而抢先祭神的习俗生动描绘出来,表现了人们求财的功利心理。

延伸阅读

“准财神”刘海蟾的传说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还有一类“准财神”,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他虽为未得财神封号,但在民间的知名度颇高。

刘海蟾,历史上实有其人。原名刘海,五代时人,曾为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一天,有个道士来见,他以宾礼相待。道士向刘海要了十枚鸡蛋和十文金钱,以一钱间一蛋高高垒起,垒成塔状。刘海惊叫起来:“太危险了!”道士对他说:“身居荣禄,足履忧患,丞相之危更甚于此!”刘海顿时恍然大悟。后得道成仙,云游于终南山、太华山之间。

刘海成为财神也许是源于他的道号——海蟾子。蟾,即蟾蜍,虽为五毒之一。又因其分泌物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等作用,而受人崇拜,成了有灵气的神物。刘海以“蟾”为道号而闻名,又以“刘海戏金蟾”的传说被抬上了财神的宝座。据说,刘海用计收付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被称为“活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