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对演讲的知觉有一个几乎人人皆知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特点,那就是口语化。按说,演讲主要是口语表达,语言的口语化本该不成问题。但由于演讲总要比一般的随意交谈或在非正式场合说话更规范、文雅和生动,也由于许多演讲者在准备稿子的时候常常要雕章琢句或摘抄报章,以为是讲求文采,这就容易造成演讲的语言“文章化”。开场白一定要精彩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这如同文章开头最难写一样,作演讲开场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演讲刚开始就使听众对你的话失去了兴趣,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论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独具的开场白,具有新颖、奇趣、智慧之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场上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演讲内容搭梯架桥。
出人意料式的开场白
听众对平庸普通的论调都不屑一顾,置若罔闻;倘若发人所未见,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便会立即震撼听众,使他们急不可耐地听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式应掌握分寸,弄不好会变为哗众取宠,故作耸人之语。应从听众心理、理解层次出发,不能为了追求怪异而大发谬论、怪论,也不能生硬牵扯,胡乱升华。否则,极易引起听众的反感和厌倦。须知,无论多么新鲜的见解始终是建立在正确的主旨之上的。
自嘲式的开场白
自嘲就是“自我开炮”,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在第四次作代会上,萧军应邀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萧军,是一个出土文物。”这句话包含了多少复杂感情:有辛酸,有无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语表达,形式异常简洁,内涵尤其丰富!
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话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
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即景生情式的开场白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可以谈会场布置,谈当时天气,谈此时心情,谈某个与会者形象……
例如,演讲者说:“我刚才发现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走近一看,又不是。但我想这没关系,我们在此已经相识,今后不就可以称为朋友了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作为大家的一个朋友的一点儿个人想法。”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如果天气阴沉沉的,就可以这样开头:“今天天气不太好,阴沉昏暗,但我们却在这里看到了一片光明。”接着转入正题,讴歌教师的伟大灵魂和奉献精神,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和人类的未来。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竣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任务,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热泪盈眶。
1945年“五四”那一天,云南大学在操场上举行纪念大会。到会的人很多,大家情绪都很激动。当大会刚要开始时,天公偏不作美,下起雨来。许多人争相避雨,秩序开始乱起来。主持会议的人连声嚷道:“不要动,大家站好,就要开会了!”但效果还是不大。
此时闻一多正好在讲台上,他站起来,向正在朝四面移动的人群发表演讲:“同学们!我给你们大家讲一个故事。两干多年以前,周武王决定起义,去打倒暴君纣王。就在出兵的那一天,像我们现在一样,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觉得很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这时候管占卜的,就是当参谋的人吧,出来啦,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是老天爷帮我们的忙,把兵器的灰尘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打敌人更有力啦!我们今天也碰上了这样的机会,这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回来!走近来!勇敢的人站过来!……”闻一多的演讲打动了人心,大家都不再走动,会议顺利地开始了。
闻一多先生在天突然下雨的情况下,巧借武王伐纣出师“天洗兵”的典故,使人们深受鼓舞,从而抑制了听众避雨的举动,冒雨听讲,秩序井然。
闻一多先生随机应变,根据突如其来的情况借题发挥,表现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
1966年,现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从美国回台湾定居,同年6月,台北某学院举行毕业典礼,特邀林语堂参加,并请他即兴演讲。安排在林语堂前面的几位颇有身份的演讲者,发表了冗长、乏味的演讲,令台下听众昏昏欲睡。
林语堂发言时,他抬腕看了看表,已经是11点多了,于是他就随机应变改弦换调,快步走上讲台,仅说了一句话:“绅士的演讲应该像淑女穿的迷你裙,越短越好。”然后就结束了演讲。他的话刚一出口,大家先是愣了一下,几秒钟后,会场上“哗”地响起一片笑声,接着听众以最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这位优秀演讲家的爱戴。第二天,台北各大报纸上都出现了“幽默大师名不虚传”、“一句话演讲振奋精神”的消息。
这里林语堂的演讲就是运用了即景生情的方法,当他看到时间已晚,再讲下去恐怕听众也无心思听讲,效果肯定不会太好,于是他灵机一动,只说一句精练的话语,然后结束演讲。这样反而博得了听众的一片喝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即景生情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渲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相互辉映,浑然一体。
故事式的开场白
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选择故事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都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这样开的头:“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著名演讲大师李燕杰在《爱情与美》的演讲中这样开场:“我不是研究爱情的,为什么会想到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呢?”然后讲了一个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团委书记再三邀请李老师去演讲,并掏出几张纸,上面列着公司所属工厂一批自杀者的名单,其中大多数是因恋爱问题处理不好而走上绝路的。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家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故事一下子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悬念式的开场白
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起听众的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结构浑然一体。
比如,有位教师举办讲座,这时会场秩序比较混乱,学生对讲座不感兴趣,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完后他说:“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广为流传,又选进了中学课本。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点儿问题。问题在哪里呢?等会儿我们再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质疑》……”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演讲即将结束,老师说:“这首诗问题在哪里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么看得见雁飞?既是严寒季节,北方哪有大雁?……”这样首尾呼应,能加深听众印象,强化演讲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还有一次,桂林的一位导游带了一个旅游团到北京,在参观北海时,他指着九龙壁对游客说:“我知道大家的眼力非常好,可是你们能看出哪条龙身上有块琉璃是假的吗?”旅客惊奇地跑到九龙壁前仔细辨认。他们东瞧西看,走近跑远,有的说这块,有的说那块,有的干脆说没有。在众说不一的争论声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围到了这位导游身边,请他揭开谜底。在大家的注视下,导游指着一条白龙的腹下说:“就是这块。”游客们定眼细看,齐声说道:“原来是块木砖。”接着纷纷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它是哪一年换的?”“皇帝为什么没有发现?”
这时,这位抓住了游客心理的导游,才提高嗓门把九龙壁的年代、建筑艺术和“木砖”的逸事详细进行了讲解。客人们听着想着,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时而眉飞色舞,时而赞叹连声。导游在这里十分完整地用设置悬念的办法使讲解取得了成功。
古人说:“文似看山喜不平。”说话也一样,如果在演说中,恰到好处地在开头设下一个个悬念,会使听者在回旋推进的言论中产生兴味无穷的感受。
演讲稿要能讲能演
演讲稿写作应在构思和下笔时就提前进入“现场”,在内容选择、语言选用和谋篇布局上都要有临场感,都要对未来的现场气氛和效果有所预感、有所把握。就是说,要想取得演讲的成功,就要突破一般文章写作的思维定式,从寻找现场感觉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适于现场表达
演讲语言是经过精心锤炼和构筑的口语,是生活化的语言,它的语汇、句式和语气都有浓厚的口语色彩,通俗晓畅,自然流动,没有雕琢的痕迹,没有公文的程式化,没有诗歌式的跳跃和简练。因此,它很适合自如的口头表达。演讲语言又为演讲人运用语气、停顿、语调等语音手段和感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提供了充分的表现余地。总之,演讲语言既要能“讲”又要能
“演”,便于现场表达。在起草演讲稿时,要摆脱其他文体的负面影响,在语言体裁的抒情上以适合现场表达为尺度。请看秋瑾的著名演讲《警告二万万女同胞》中的一段:
“陈后主兴了这缠足的例子,我们要是有羞耻的,就应当兴师问罪!男子怕我们有知识、有学问,爬上他们的头,不准我们求学,我们难道不会和他分辩,就应了么?这总是我们女子自己放弃责任,样样事一见男子做了,自己就乐得偷懒,图安乐。男子说我没用,我就没用;说我不行,只要保着眼前舒服,就做奴隶也不问了。自己又看看无功受禄,恐怕行不长久,一听见男子喜欢脚小,就急急忙忙把它缠了,使男人看见喜欢,就可以藉此吃白饭。”
这段文字既是精妙的语句组合,又是晓畅通脱的口语;既有催人猛醒的连珠炮式反问,又有冷静剖析的精到陈述;既有变化多端的语气语态,又在造句上恣意而为;短句为主,长短参差,如同信口而说,但又富于韵律;既是逻辑严密的议论,又是行云流水般的叙述;既是高屋建瓴的精辟之言,又像拉家常一样平易,既有愤懑之问,又有幽默之语。只是阅读,就觉得演讲人的声音、神情、态度呼之欲出。这样的文字无疑是适合亦“讲”亦“演”的现场表达的。
适于现场调控
写作演讲稿的运思阶段就要顾及针对听众的现场调控。要适当地预设或埋伏一连串能够触发听众的想象、情感、意志、经验等等的兴奋点,以便张弛有度、擒纵自如地驾驭现场,调控听众,促使听众参与,更好地进行现场交流。在成文过程中,要围绕演讲的目的和内容,在开头、过渡、展开、结束等各个环节上有意识地运用调控技巧。比如,在行文上,设置悬念以引人入胜,运用蓄势的手法导向情绪的爆发点,形成一个个激荡人心的涡旋。还可以点缀“闲话”,以调节心理、活跃气氛,化隔膜为亲密,化挑剔为欣赏,及时喷洒防止精神疲劳的清醒剂。其实调控手段远不止这些。此外,写作演讲稿时,对风云变幻的“现场”要有所准备,必要时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设想。鲁迅的演讲《文学与政治的歧途》有这么一段:
“北京有一派人骂新文学家,说:‘你们不应该拿社会上的穷人和人力车夫做材料。你们做诗做小说应该用才子佳人做材料,才算是美,才算是雅,你们为什么不躲进象牙之塔?’但他们现在也都跑到南方来了,因为北京的象牙之塔已经倒塌,没有人送饭给他们吃,不能不跑了。……为人生的文学家,平时就很危险,到了革命的时候,死的死,流落的流落,因为他们的感觉比普通人敏捷,他们所看到的想到的,平常人都不了然,他们的境遇往往是困苦的,所以能够看见别的困苦。”
作者一方面成功地表达了演讲内容,一方面顾及了现场调控。北京的
“一派人”的话中有一句:“你们为什么不躲进象牙之塔?”作者引用过来自然引起听众对演讲人如何作答拭目以待,然而只用一个“但”字转到他们不
“美”不“雅”地逃到南方混饭吃,以其行驳其言,俏皮机智,令人哑然失笑。接着又用为人生的文学家的艰难处境与之对比含蓄地予以赞扬。如果说这是一个不露形迹的情绪热点的话,那么前面的冷嘲就是有力的反衬式铺垫和蓄势。这段演讲看似漫不经心,但对材料的选择和组合,对先谈什么后谈什么以及怎样说,都有精心的考虑,以求得更好地调控和驾驭听众。
适于现场听众
听众的性别、年龄、种族等自然特点和情感、意志、趣味等心理特点以及文化、教养、境遇等社会特点,都要纳入演讲稿的构思之中,切忌目中无
“人”。撰稿时的感觉,应是面对听众,说出他们乐于倾听的话。即便是一个说法、一个称呼语也是值得再三斟酌的。一位监管人员在向劳教人员演讲之前就苦思冥想了这样的提法:“触犯了刑律的朋友们”,结果使这些特殊的听众万分感动。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在答谢宴会上的祝词中说:“昨天,我们同几亿电视观众一起,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迹之一——中国的长城。当我在城墙上漫步时,我想到了为了建筑这座城墙而付出的牺牲;我想到它所显示的在悠久的历史上始终保持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决心;我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长城告诉我们,中国有伟大的历史,建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有伟大的未来。”
面对在座的中国官员,作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热情赞扬了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长城,是很能博得好感的,也淡化了两国政府的原则分歧所造成的阴影。演讲还围绕“长城”借题发挥又说了几段话,使“拆除我们之间的这座城墙”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显得轻松。敏感的听众意识使演讲人选择了“长城”这个自然、得体、巧妙的角度。
适于现场环境
演讲是发生在某个特定时空的行为,将要在哪里演讲,以及“此时此地”的情景,也是在准备演讲稿时应当考虑的。是北疆还是南国,是故地还是异乡,是城市的广场还是乡村的田头,是轻松的场合,还是庄重的典礼,是相聚于一室,还是于行旅之中,这些环境因素完全可以作为演讲的构成要素。
有时甚至可以作为构思的重要基础,构成演讲的框架,以调动思想、感情和生活的积累,形成独特的情绪基调和语言特色。
一位大陆亲友在为从台湾回来探亲的“七爷”夫妇举行的欢送会上有一段动人的话:“今天夜晚,是个令人难忘的夜晚。在亲人即将离别的时刻,一家老小,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思念没有见过面的远在台湾的四位叔叔姑姑们,他们没能和七爷爷、七奶奶一同归来,我们只能在照片上看到他们,假如他们也能同路归来,也能参加今天的盛会,假如他们也能回来让我们看上一眼,也能端起家乡的酒杯,那该多好啊!我盼望他们早日归来,抚一抚家乡的土地,喝一口家乡的米酒,诉一诉离别的衷肠。”
在这个“难忘的夜晚”和“亲人即将离别的时刻”,“欢聚一堂”、把酒话别,“天伦之乐”与“喜悦之情”的背后涌动着深深的离情别意。演讲者自然而得体地引入了“此时此刻”的情景,使讲者与听者都很敏感并且为心心交融的环境平添了浓浓的感情色彩。继而又从亲人团聚的此地联想到遥远的叔叔姑姑们,悬想着、盼望着他们“也能参加今天的盛会”,抚摸着“家乡的土地”,痛饮“家乡的米酒”,点染出悲喜交集的气氛,形成了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情感高潮。
可见,自然而巧妙地引入环境因素,更能切合演讲的场合,形成心心相通的同感和相互感染的情绪氛围。
深化演讲主题的方法
演讲都有正确鲜明的主题,演讲的主题最能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品位,使演讲具有深刻感人的艺术魅力。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正确的做法是在运用典型充分的材料表达演讲主题时及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激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将听众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的主题得以升华。在演讲实践中,一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来升华演讲的主题:
由点及面的扩展
演讲中的事实材料是灵活多样的,诸如一次亲身经历、一个小故事、一段人物描写,甚至人物的只言片语等等,这些虽是个别的却是很典型的材料,往往就能成为升华演讲主题的“点”。由对“这一个”事实的叙述推及包含“这一类”的全部或部分事实内涵的概括,就是由点及面的扩展演讲主题的技巧。
例如,卡耐基在一次指导人们怎样才能走向人生成功的演讲时,是以别出心裁的一首《尚徉在六月里》的诗歌为点铺展开的:“告诉你什么是人的最爱,渴望徜徉在六月里。大约是草莓成熟的季节,某个午后,总爱偷偷小憩片刻,什么也不做。我宁可待在果园里,无拘无束!头顶着一片天,脚踏着一方土,有清新的空气供我呼吸,有如茵的草地供我躺卧,就好像有客来访时,母亲在阁楼上布置的,又软又厚的床!”
演讲者以一种充满生活情调的诗意片段,来吸引人们沉浸在成功人生的境界里,由此展开进一步提升主题,告诉人们这种境界的生活,唯有在艰辛的人生旅程中勇敢地去承受所有的挫折和颠簸才能取得,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由表及里的深化
有些蕴涵着深层意义的事实材料,不经点破,听众也许理解不透演讲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而一旦经过演讲者的揭示与深化提炼,就如同在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在贝壳里发现晶莹的珍珠,催人感悟,发人深省。这种由外表行动或客观存在事实的叙述,升华为内在思想或深层含义的表达方法,就是由表及里深化升华主题的技巧。
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讲道:“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一次他外出访友,因未带夜间通行证怕被荷兰巡捕查获,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妓女送自己回来。日本妓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但他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的地位还不如日本的一个妓女。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不但自己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一个典型材料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剖析,揭示出国家贫弱,人民必受欺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升华了演讲的主题,唤起了听众强烈的爱国之心。
由此及彼的引申
在演讲中,有时也可以以某一典型事件或自然现象作触发点和媒介来加以引申,联系到另一类相关事物的事理,由此来升华演讲的主题。这种由此及彼引申的升华主题的技巧,通过形象化的渲染,不仅可以启迪听众的智慧和洞察力,还可以创设充满哲理美的境界和氛围。
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美籍教师对学生演讲时,他先讲了一则小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在海边散步,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忽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问道:“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
“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小男孩边扔小鱼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
“这条,还有这条……”
教师讲完了这则小故事,满怀深情地说道:“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
这位美籍教师在演讲中对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小故事进行了由此及彼的引申,形象地阐发了医学院学生应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使演讲具有一种隽永的感召力。
由陈及新的点化
在演讲中,套用、仿拟一些过去的材料,并且进行由陈及新的点化,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刻内涵,也是一种较好地升华主题的技巧。
在弘扬爱国主义的主题演讲比赛上,一位演讲者以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为内容,最后他是这样升华主题的:“……有一位老知识分子,病重期间叮嘱自己的子女‘祖国完成统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句话比陆游的名句又有了新的内涵。它代表着多少老知识分子的心愿,代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愿啊!”
在这里,演讲者对这则典型材料中改过的陆游名句进行了由陈及新的点化,赋予其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把演讲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
由境及情的交融
在演讲中,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渲染,创设出一种紧扣题旨的境况,并由此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达到升华演讲主题的效果。
例如,演讲《我们的后代喝什么》中的一段话:德国的亨格尔小姐与同伴来到神往已久的长江三峡游览。一路上,她俩饱览了长江两岸醉人的风光,也深深领略了“中国人”肆意破坏环境的无情。在中国游客眼中,长江竟然无异于一个天然的废物场,滚滚东流的长江“毫无怨言”地包揽了中国游客抛弃的一切:果皮、废纸、饭盒、塑料……作为外国游客,她俩怎么也不忍心这样做,在无法找到垃圾桶的情况下,她俩只好将旅程中的废弃物用塑料袋一一装好,下船前彬彬有礼地请乘务员代为处理。不料,乘务员竟嗤之以鼻,毫不犹豫地把垃圾袋投入长江的怀抱。看到这里,我不由地要问一句,《长江之歌》中描述的“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和“用巨大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的长江,能够挽起它所养育的人们对它一次次无情摧残的重压吗?
水对我们人类有恩有情,我们决不能做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蠢事,也不能将我们自己酿成的苦酒逼着我们的后代喝下去,更不能做出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傻事。这是责任!
在这里演讲者通过外国游客在长江三峡的见闻和遭遇,形象地渲染出国人环保意识差的生活图景,由此抒发感慨,引发议论,做到了由境及情,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很好地升华了演讲的主题。
由抑及扬的反衬
演讲中的高潮常常是深化主题的关键之处,而恰当地运用由抑及扬的反衬技巧,能使集中于高潮的情与理的表现更有效果,从而使演讲的主题得到深化。
例如,演讲《愿君敢为天下先》的高潮部分:也许有人说,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改革的潮是那么好弄的 Ⅱ马?弄得好,该你走运,福星高照:弄得不好,该你倒霉,身败名裂……我们如果徘徊观望,如果急流勇退,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害怕枪打出头鸟,信奉
“人言可畏”的法则,那么,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被时代所抛弃,被生活所嘲弄。我们只有去无畏拼搏,去大胆开拓,去承担风险,去顽强竞争!
在这里,演讲者逆水推舟,以退为进,先设立一个与结论相反的前提,极力地“抑”,再用否定性结论,为结论的“扬”蓄势,最后才水到渠成地
“扬”起来,这样由抑及扬地反衬,把演讲推向了高潮,使主题得到了深化。
总之,如何深化主题是演讲艺术的一种重要技巧。用好这种技巧,可以使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形成时起时伏的和谐呼应、感情共振,增强演讲的感召力、鼓动性和艺术魅力。
避直就曲吸引听众
同一个道理,同一个意思,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一般来讲,直径近,曲路远。然而,有时候人们常避直就曲,采取“以迂为直”
的演讲谋略。正如英国军事理论家哈利所说:“在战略上,那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这种谋略,在演讲中也常运用。明明目标在东而先向西选取一种“抵触情绪”最弱的方式,打开演讲的,“突破口”,避其锋芒,迂回诱导。
比如,直接讲“天才是在民众中产生的,没有民众就没有天才”,可以讲得理直气壮,也可以讲得委婉风趣。鲁迅先生在《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中是这样讲的: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倘若没有士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敌人捉住或者赶回,他的举动、言语,若离了英雄的界线,要归入疯子一类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他借用一个比喻,不仅从正面说明了民众是天才产生的基础,而且从反面说明天才离开了民众,就要“归入疯子一类”。这种方式,委婉风趣,很有说服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借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本身就是一种迂回手法,曲径通幽。刘勰说:“喻巧而理至。”新奇而含义深刻的比喻,就像寓言一样,意在言外,引人深思。
其实,人们惯常使用的“归谬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以迂为直的手段。想指出对方的错误,不妨先假定对方错误的论题是正确的,然后顺着这个论题引申,推导出更为荒谬的结论,让人一看就明白,毋庸置疑。例如,谚语“如果有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样山羊也可以上讲台了”,显然,山羊不能上讲台。可见以胡子来判断学识水平是荒谬的。
楚庄王特别喜欢养马,有匹马因过肥而死了,楚庄王要以“大夫”的葬礼为该马办丧事。大臣们纷纷劝阻,楚庄王不依,并声称“谁敢再劝,杀他的头!”于是谁也不敢开口了。优孟得知此事后,闯入王宫,仰天大哭。楚庄王惊诧不已:“优孟,你为何哭得这样悲伤?”优孟说:“大王心爱的马死了,用c大夫‘的葬礼太不够排场了,应该用国君的葬礼。用玉石做棺,以珍木为椁,让各国使节都来送葬,给它造一个富丽堂皇的祠堂。用金牛金羊祭祀,封它最高的封号。”优孟见楚庄王疑惑不解,便接着说:“这样,人们就都知道了。大王把马看得比任何人都高贵万倍。”楚庄王听出话里有话,问道:“难道我的过错有这么严重,我该怎么办好呢?”优孟笑道:“依我说,用铜锅做棺椁,使炉灶做棺套,用葱姜上供,给它穿上火做的袍子,埋进人的肚里,这是最好的葬礼。”结果,楚庄王同意了。
聪明的优孟,正是巧用了“归谬法”。他开始虚张声势,为死马大哭,撩人眼目,绕着弯子进入正题,然后一步一步引申到了荒唐不过的境地,终于让楚庄王醒悟,应允了把死马烹食。试想,如果优孟一开始直接批评楚庄王的错误,恐怕早就“人头落地”,还谈得上烹马而食吗?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达西安。当时,东北军内“杀蒋”的呼声甚高,尤其是下级军官更甚,我党提出的不杀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很多东北军军人不理解,有的还扬言要闹事。
一天上午,周恩来刚回到寓所,一位彪悍的年轻军官闯进来,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生硬地说:“周代表,我受王曲军官训练团全体军人委托,敬请您去王曲赴会。”
周恩来微笑着接过请帖,欣然同意了这位军官的请求,周恩来说:“非常感谢你们的邀请,届时我一定前往。”见周副主席接受了邀请,大家十分着急。因为王曲军官训练团尽是些血气方刚的青年,鲁莽得很,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去那里太危险,有人因此劝周副主席不要去。周副主席微微一笑:
“同志们不要担心,我没事的,我是去说服他们,不是和他们去吵架的。”
当周副主席单身一人到王曲军官学校时,只见从学校门口到礼堂间的大道旁,挤满了全副武装的军官,一个个横眉竖目,怒气冲冲,摆出一副吵架寻事的架势,周副主席则从容自若地穿过两旁站满愤怒军官的甬道,面带微笑,丝毫不介意。
周恩来登上礼堂讲台,先礼貌地向各位军官表示问候,然后随和地说:
“我今天来贵校,是想要听听诸位的意见的,希望大家不要拘束,畅所欲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我们是爱国军人!”
台下立刻有人问:“蒋介石丧权辱国,罪大恶极,为什么不杀他?”“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又要捉他?”“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蒋介石,后患无穷”直到大家把话几乎说尽时,周恩来才大声说:“要杀,这又有什么困难?一句话就行了。”
出乎意料的回答,一下子就把全场的人都怔住了。然后,周恩来给他们简要分析了西安事变以后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形势,接着就谈为什么不主张杀蒋的问题,周恩来说:“诸位,在这种形势下,是杀好呢,还是不杀好呢?杀了一个蒋介石,就会出来一个何介石、李介石。这个何介石呀,他一上台,他就会公开与日本人勾结在一起,来攻打西安,内战就会继续,中国就会灭亡。如果不杀呢,现在蒋介石在我们手里,我们就可以逼他抗日。前一回何应钦不是派飞机轰炸西安么?我们逼蒋介石写了个条子,这几天不是就安宁了吗?看来蒋介石多少还有点儿用处,所以还是不杀的好!”
周副主席把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广大青年军官心中的疑团,终于解开了。但还有少数人没有解开心中的疑团。那位邀请周副主席的青年军官问道:
“你们共产党一向是主张反蒋抗日的,为什么现在变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和蒋介石打了10年仗,势不两立,为什么这次不趁机报仇,杀了他,是吗?”周副主席温和地反问道。
“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位军官回答说。
周副主席用深沉的语调说:“我们红军有位将军,叫徐海东。他全家36口人哪,除了他,35口全叫蒋介石给杀害了。很惨啊!这个仇够深了吧?可是,这次他还是主张不杀蒋介石。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共产党员,对共产党员来说,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这时全场的军人都感动了,随之爆发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那位青年军官拨开人群,奔上前来,给周副主席行了一个军礼,并说道:“周代表,你们共产党不念旧仇,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兄弟我打心眼里佩服!”
军官们心里彻底明亮了,由衷地高呼“赞成中共的主张!”“拥护张、杨的决定!”等口号。按说要说服这些年轻军官实在太难,因为他们的话也不是一点儿道理都没有,如果不抓住事物的根本,不击中事物的要害,话不谈到点子上,那是难于说服那帮血气方刚、怒气冲冲的东北军年轻军官的,我们敬爱的周副主席的一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点明了“不杀蒋”的实质所在,使得那些没有看清大局的年轻军官们猛然醒悟,自动放弃其不看形势而要求“杀蒋”的错误主张,转而赞成我党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主张。
要打动对方的心,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演讲策略,避直就曲,点到对方的痛处。至于如何点到对方的痛处,则因人而异,可以点名声信誉,点心理良心,也可点利益得失。
竞选演讲中要选准切入点
先请看一个故事: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的第一次国会议员选举中,士兵约翰与将军陶克在同一个选区中竞争一个议员席位。这是一个非等量级间的竞争。前者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后者却是连任三次议员的政治家: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一个是声名显赫的将领。从地位、功勋、知名度来说,不需竞争已见胜负了。所以有人劝说约翰退出竞选,但约翰偏偏不肯放弃。
在约定的时间里,两位竞选者向公众发表竞选演说。陶克将军志得意满地先讲话。他的演说不无感情:“同胞们,记得17年前那晚,我带兵与敌人鏖战,在荒山野岭中露宿了一个晚上,如果大家没有忘记那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请在选举中,也不要忘记那个吃尽苦头而屡建战功的人。”人们当然没有忘记那关键性的战斗中的军事统帅陶克将军。于是,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轮到约翰发表演说,他从容不迫地说:“从大家的掌声中可以看出,诸位对那次战斗仍记忆犹新。我有幸参加了那次战斗,不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我和伙伴们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很多弟兄都壮烈牺牲了,我是那场残酷战争中的幸存者,当陶克将军在树林中安睡时,我却还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在站岗放哨,保卫他的安全。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讲话,我充分相信诸位的判断力,你们会作出明智的选择。”约翰的话被公众雷鸣般的掌声打断了。
约翰的功绩虽然不如陶克大,但他巧妙地避开了这个话题,只就战后在山上露宿这一点来讲,要使选民们明白:将军虽然很辛苦,但毕竟还可以在丛林中安睡,而战士则要站岗保卫他。约翰的演讲说出了普通士兵的心声。
议员作为民众的代言人,谁的心更贴近民众,谁就能获得拥戴。约翰迎合了选民们的这种心理,于是他战胜了陶克,当选为国会议员。
将军和士兵的竞选演说,其共同的特点都在各自展示自己的“亮点”。陶克将军展示的亮点是:17年前那个晚上,他带兵与敌人鏖战,艰苦卓绝,吃尽苦头而屡建奇功。而士兵约翰展示的亮点是:自己在那次战斗中虽是普通一兵,但与敌人殊死搏斗坚守阵地,并特别点示出陶克将军在树下安睡时,自己还在极端困倦的情况下为将军站岗放哨,保卫将军的安全。从他们各自不同的演讲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竞选演讲展示亮点的五种方法:
1.选准切入亮点的最佳角度。士兵约翰避重就轻,避实击虚,选准了有利于自己的两个最佳切入角度:一是与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殊死搏斗的是士兵,作出最大牺牲的也是士兵;二是将军虽苦,但还能安睡,而站岗放哨保卫将军安全的还是士兵。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普通士兵比将军更苦!“亮点”的切入角度选准了,“亮点”也就更容易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2.选好表达“亮点”的最佳时机。假如土兵约翰先上台演说,也是选的最佳角度来论证士兵比将军更辛苦,而将军等士兵演说完了再从容不迫地上场去说他原先要说的那番话,谁胜谁负就不好说了。由此可见,有些时候要争取主动先发制人;有些时候又要让对方先出手,自己以退为进,后发制人。
3.选出突出“亮点”的最佳表现手法。士兵约翰首先“自抑”,“不过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在“自抑”基础上能更好地展开论述:“我和伙伴们坚守阵地,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这就把作为士兵的“亮点”显示出来了。他还用“很多弟兄都壮烈牺牲了”来对比说明将军的功劳是建立在士兵白骨堆上的,来突出“我是那场残酷战争的幸存者”,突出自己能侥幸活下来是十分不容易的;并进一步对比,说自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在站岗放哨——保卫将军睡大觉。正是这些有力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亮点”。
4.选准渲染“亮点”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感情基调。约翰以从容不迫来奠定自己的感情基调,以冷静沉重的心情来述说那场战争的残酷与惨烈,以悲痛的心情来述说战友们的牺牲,这更能调动听众的情绪,投合许多听众的心。
5.选择最能揭示“亮点”的演说语言。士兵约翰选择叙述性语言,将要叙述的事件娓娓道来,描摹情态绘声绘色,既把听众带入那短兵相接的激烈战斗场景中,又把听众引入那尸横遍野的荒原之上,还把听众携去“看”他那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站岗放哨,又诱使听众自然而然地想到将军当时呼呼大睡,鼾声如雷的情状……这些语言,真是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士兵的“亮点”:地位虽然低微而作出的牺牲却是最大的。
自问自答在演讲中的应用
在演讲过程中,如果遇到听众注意力分散,如打瞌睡、交头接耳等现象,演讲者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扭转局面。吸引听众注意力的办法很多,可采用在适当的地方骤然提高音量或骤然停顿的办法,引起听众惊奇注意,或以突然的奇异举动引起听众的兴趣,或运用自问自答的设问方式,激发听众积极思考,活跃现场气氛。
1966年10月的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重要的会议,我国第一流的核科学家都参加了。周总理作了简要的开场白,他说,我国核爆炸成功以后,有人攻击我们有弹无枪,无非是要解决枪、弹结合的问题。说完,总理和科学家们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然后,总理电话请示毛泽东,带回了毛泽东的指示,说:“毛主席同意这一方案,赠给大家十六个字: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听完总理的话,在场的科学家们觉得肩上的担子非同寻常,有人下意识地吸了口气。目光敏锐的周总理已经觉察到科学家们的心思,立即解释说,
“什么叫万无一失?把想到的、发现的都认真解决了,就叫万无一失。没发现的、解决不了的,是吃一堑长一智的问题。打枪还有卡壳的时候呢,别说导弹了。放心吧,只要认真做了,出了问题,领导来负责,我周恩来负责!”
周总理一席话,说得科学家们思想负担完全消失了。这段话一开始就抓住了要害,即对科学家担心的“万无一失”的问题进行设问,以问题引路,自问自答,引出一段解释,清楚明白,使人疑团顿消。
所谓设问,就是自提自问,明知故问。可以自问自答,也可只问不答。
设问用得好,能引人注意,诱人思考,使讲演和谈话内容更吸引人。
林肯在做律师时,曾在一次诉讼中以巧妙的设问赢得了胜利。一天,一位老态龙钟的女人来找林肯,哭诉自己被欺侮的事。这位老妇是独立战争时的一位烈士遗孀,每月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不久前,出纳员竞要她交付一笔手续费才准领钱,而这笔手续费等于抚恤金的一半,这分明是勒索,老人这才把那位出纳员告上了法庭。法庭开庭了,轮到林肯发言,上百双眼睛紧盯着他,看他有无法子扭转形势。
林肯用抑扬顿挫的嗓音,首先把听众引入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回忆。林肯两眼闪着泪光,述说爱国志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战斗,为浇灌
“自由之树”而洒尽最后一滴鲜血。最后,他以巧妙的设问,作出令人怦然心动的结论:“现在事实已成了陈迹01776年的英雄,早已长眠地下,可是他们那衰老而可怜的遗孀还在我们面前,要求代她申诉。不消说,这位老妇人从前也是位美丽的少女,曾经有过幸福愉快的家庭生活,不过,她已牺牲了一切,变得贫穷无依,她们不得不依靠革命先烈,用革命先烈争取来的自由,向我们请求援助和保护。试问,我们能熟视无睹吗?”
发言至此戛然而止。听众的心早被感动了,有的眼圈泛红,为老妇人流下同情之泪,还有的当场解囊捐款。在听众的一致要求下,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讲民族主义时,会场小,听众多,天气闷热,听众昏昏欲睡。孙中山便巧妙地穿插了一个自问自答的故事,他说:“那年我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工人聚在一起谈得很起劲,有人哈哈大笑。觉得十分奇怪,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停顿)有个苦力说:’后生哥‘!读书好了,知道我们的事与你无益。又一个告诉我:’我们当中有一个行家,辛辛苦苦地积蓄了五块钱,买了一条彩票,牢牢记住那上面的号码,把它藏在日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了。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讨生活,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条彩票也一齐丢了。因为钱没有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有人笑他,也有人为他惋惜。后来这位行家受刺激过甚,神经有些错乱,很长时间还不能上工呢。”这个寓意深刻的有趣故事,使会场听众大笑起来。孙中山于是不失时机地“言归正传”,归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家,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孙中山这样旁引故事、杂以谐语的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控场效果。
要使讲话吸引人,不妨设计几个醒目的问题,自问自答,这将会大大增添你言语的魅力,使你的演讲具有戏剧化的效果。
适时把握演讲中的停顿
适时把握演讲中的停顿,往往更能引发人的听讲欲望。所以撩动人心的演讲通常不是一气呵成的那种,而是适当地停顿、静默,然后用转折、变化来引人人胜。所以,在演讲中,不懂得适度地沉默与停顿,就无法真正了解演讲的艺术。
把握适当地停顿及静默的时间
说话时的“停顿”,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巧。有意识的停顿不仅使讲话层次分明,还能使重点突出,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适当的停顿,能前后互相照应。只有条理清楚的讲话,才具有说服力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使别人佩服你讲话的老练和娴熟,如果不懂得适时的停顿,滔滔不绝地一直讲下去,就会使人有急促感,显不出说话者的感情和力度。
什么时候要停顿呢?当我们转换语言,承上启下,或提出重点,总结中心思想,或概括主要内容时,就需要适时地停顿,而静默的时间一般不超出十秒。特别需要停顿的地方,也以不超出一分钟为宜。
此外,如果你想表达出蕴藏在内心的激情,讲话就应该有抑扬顿挫,所以停顿不只是声音的静止,而是一种无声的心灵之语,它往往配合动作手势。
如:低头沉思;双手握拳,做激动状;说到关键处,双目凝视;深深叹息,皱紧双眉做痛苦状;抬头仰望天空等等。注意做以上动作手势时,一定要自然、逼真,切莫让别人以为你故作惊人之状,故此反而失去了“停顿”所特有的效果。
拥有智慧的“沉默”
大诗人吉卜龄曾说过:“你的沉默,道出了你的心声。”在说话中聪明地运用沉默,可使沉默发挥最大的功用。一个沉默的男人,往往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显得高深莫测,学问丰富,所以这样的男人往往比那些夸夸其谈的男人更受人敬重。有人说:“当语言不能有所帮助时,应该以真挚的态度说服对方。”这就是指沉默的心灵赋有的感情,凭着这瞬间的沉默来沟通心意,胜过千言万语。
有位迟归的旅人,走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泥泞小路上,急切地想赶到温暖舒适的家里去,却不幸遇上了暴风雨,浓重的夜色漆黑如墨,倾盆大雨倾泻而下,犹如堤坝决堤的洪水泛滥,雷声怒吼好似爆炸的炸弹。闪电已击倒了路边的好几棵树,最后,在传来一阵振聋发聩的雷鸣和耀眼的闪电之后,这位一生中从未见过如此可怕景象的旅客立刻跪倒在地上,仰望着上苍,喘着气说道:“苍天啊,如果你同平时一样仁慈的话,就请你多给我些闪光,少给我一点儿雷声吧!”
在许多特定的情况下,沉默比语言更有分量,就如同上面那位迟归的旅人渴求苍天给他闪光一样,有无声的语言安慰他,而不要用雷声扰乱他。因此,真实的语言并不在多,假如言语中没有适当沉默,则失去了它的深度。
由此可见,讲话以前的静默表示有深度,讲话以后的静默表示有分量,因此,不晓得沉默的艺术,也就无法真正了解演讲技巧了。口语更具形象性
人们往往有一种习惯,认为口语简单粗浅,而书面语应当完善而文雅。
实际上,现代实用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两大方面并无多大差别。有些人讲话、致词或答问总要照稿子念。如果你的口语不生动,不善于脱稿讲话,那么你写出来的稿子也往往是平板冗长、干巴乏味的,当然也就不具备口语的特点。
不是口语化的东西却又用嘴说,这就是某些人的口语表达既不通俗又不生动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种倾向是只求简单明白,不求细致生动,这就流于粗俗和浅陋。正确的理解和做法是:书面语言要尽量多用通俗而生动的口语;而在口语表达上要尽量吸收书面语中那些精练而严谨的词语。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会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
在演讲的过程中,听众对演讲的知觉还有一个几乎人人皆知而又常常被忽视的特点,就是口语化。按说,演讲主要是口语表达,语言的口语化本该不成问题。但由于演讲总要比一般的随意交谈或在非正式场合说话更规范、文雅和生动,也由于许多演讲者在准备稿子的时候常常要堆砌辞藻、雕章琢句或摘抄报章,还以为是讲求文采,这就容易使演讲的语言“文章化”。
那么,怎样做到演讲的语言口语化呢?
尽量选取双音节的词,并注意词语的音节搭配。口语是线性语流结构,以声传意,瞬间即逝,不像读书看报一遍看过去没弄清,还可以再看两遍,所以同义的词最好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而不要用单音节的。古汉语之所以难懂,多用单音节的词是原因之一。现代汉语的词语大多由原先的单音节变为双音节或多音节了,这就容易让人听得清楚,更适合于“口传”或“耳收”。比如说,“我初次谈恋爱时”就不如说“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更为顺口入耳:说“因我没经专门的演讲训练”,就不如说“因为我没有经过专门的演讲训练”显得舒缓清晰。当然,单音节的词并不是一概不能用,而是表达同样的意思最好少用单音节的词,多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
在用词风格上,多用通俗生动的“现成话”,而不要文白夹杂。口语要多用浅易通俗、生动活泼的“现成话”。诗人艾青十分精通典雅的语言,但他在《诗论》中还强调说:“最富于自然的语言是口语。”
艾青在写诗的时候注意口语化,他在演讲的时候更善于使用大众化的“现成话”。他在《创作上的几个问题》的讲话中,讲到艺术家多扎根于生活的时候说:“艺术家离开了生活,像一棵树从泥土中拔出来,会枯死;像鱼离开了水,也活不了;像小孩子失去了奶,是要掉泪的。”在这里一连用了三个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文艺创作离不开生活的道理。他在《和诗歌爱好者谈诗》中讲到“世界开放了,距离却缩短了”的时候说:“我们的时代不是骑着毛驴写诗的时代。”
有个笑话说,一位初上临床的医生说话文绉绉的。他在诊断病人时问:
“你的胁痛吗?”病人莫名其妙,只好回答:“我的鞋从来不痛,有时候脚痛。”真叫人哭笑不得,这位医生也很尴尬。
语言要通俗,不单是为了简明易懂,更不是浅薄庸俗、单调乏味,而是为了既通俗易懂,又具体、生动、形象、活泼。老舍在他的作品中之所以尽量多用口头语言,不仅是为了叫人明白易懂,而且是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
这正如秦牧在《艺海拾贝》中说的:“历代以来,开一代文风的杰作,起前代之衰的妙文,都在一定程度上一反因循守旧的书面语的习惯,勇于运用活生生的口头语言。古代的说书人,讲到故事中的人物心头不安时,不说忐忑不安,却说‘心里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讲到羞耻时,不说满面羞赧,却说‘恨不得有个地洞钻下去’;讲到赶快逃跑时,不说赶快逃跑,而说‘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讲到着急时不说着急,却说‘急得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所有这些都博得听众的赞赏喝彩,而且流传至今仍有强烈的形象性、新鲜感。”
显然,口语的通俗易懂应包含有生动活泼的意义。通俗,不是粗俗:易懂,不是浅陋。这一点明确了,将会有助于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演讲通俗易懂的问题。
新颖是演讲的灵魂
只有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观点表述的新颖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新颖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就能在演讲实践中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以下五种方法可供参考。
老话新说
同一个正确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说法是听众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讲者一味地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照本宣科,老话连篇,就会使听众兴味索然。在市场经济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之后,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
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和“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培养人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借老说新
生活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话,如民谣、俗语、谚语等等,但它们与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装”,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我们在演讲中进行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而对于听众来说,则会使他们感到似曾相识但又侧重不同,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与听众的认识形成一种新的和谐。
如一位演讲者曾在演讲中说:对待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话的形式和内涵广为人知,演讲者借用它,稍作改装,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听众的热情肯定。
破旧立新
顾名思义,演讲中的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言人之所未言的勇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能收到语出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
如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还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
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人家说我们祖上也曾阔过”
一样,真是脆弱而又可怜。我们不要伟大的预言,我们只要强大的实力,我们不要做睡狮,只要我们觉醒着,前进着,就比做睡着的什么都强。人家的预言曾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仔细分析起来,为一个过去的预言而陶醉或昏睡,于实际又有何益处呢?这里演讲者鲜明地提出“我们不愿做睡狮”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奋发。
由此及彼
事物是辩证的,问题总有多面,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的影响,我们在表达某一观点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当然,坚持和强调“这一方面”是应该的,因为它也是正确的公认的观点,但如果我们顾此而失“彼”,就会妨碍认识的深入和工作的改进,因为随着事物的发展,坚持和强调“另一方面”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如果演讲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认现有观点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并适当加以强调,就能达到演讲观点深、新并举的目的。
如一家高科技公司总裁在演讲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新观点“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他说:生活上、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越来越淡化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其突出表现就是身勤脑懒,整天东跑西颠,显得忙忙碌碌,可一旦遇到费脑筋的事,却不肯或不善于下一番工夫去深入思索,因而这些人,跑得再勤,也跑不出多大所以然来。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所以我们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吃得起苦,深入进行理论思维。
以往我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能吃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的层次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倡这一点无疑是应该的,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当中,光讲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强调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演讲者提出的这一新观点,对市场竞争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深意和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由浅入深
有时关于某一问题已形成结论,并被人们当做“定论”广为接受,似乎再也没有思考下去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风景那边更好”。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曾出版过一本极为畅销的书《始于幼儿园为时过晚》。当时人们普遍认定的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学,中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而井深大则把问题再深入挖掘一层,认为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最后的结论是:幼儿园教育已经太迟。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刚生下的婴儿具有100亿以上的脑细胞,同没有“接线”的计算机一样,在这样的头脑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是否给予刺激,将决定“接线”即组成头脑的形状的好坏,所谓“接线”,即在四岁时要完成60%,八九岁时要完成95%,17岁时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儿时,如果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这虽然不是一个演讲实例,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对演讲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让结尾回味无穷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演讲要获得全面成功,一定要精心设计好结尾。如果说好的演讲开头犹如“凤头”,那么好的演讲结尾就像“豹尾”。豹尾者,色彩斑斓而又强劲有力。演讲结尾是对整个演讲的总结,它承担着收拢全篇的任务,因此,其意义非常重大。演讲的结尾既要有文采又要坚定有力,既概括全篇又耐人寻味充满情趣,才能使全篇演讲得以升华,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豹尾”之说正是形象地说明结尾要雄健有力,言止意长,回味无穷。
明代学者谢榛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局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明代学者黄政枢也说:“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可见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如果演讲的开头和高潮很精彩,结尾又出人意料,耐人寻味,则是锦上添花,给人以美的享受。怎样设计和安排演讲的结尾呢?常见的类型和方法有以下几种。
总结呼应式结尾
这种结尾,扼要地总结演讲内容,能起到提醒、强调的作用,给听众留下完整的总体印象。即使在只有五分钟的简短谈话中,一般的演说者也会不知不觉地使谈话范围涵盖得很广泛,以至于结束时,听众对于他的主要论点究竟在何处仍感到有点儿困惑。不过,只有很少数的演说者会注意到这种情况。演说者往往有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这些观点在他们自己的脑海中如同水晶那般清楚,因此听众也应该对这些观点同样清楚才对,事实并不尽然。演说者对自己的观点已经思考过相当时候了,但他的观点对听众来说却是全新的。它们就好像一把丢向听众的弹珠。有的可能落在听众身上,但绝大部分则零乱地掉在地上。听众只能会“记住一大堆事情,但没有一样能够记得很清楚”。所以,在结尾时进行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芝加哥的一名交通经理演说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各位,简而言之,根据我们在自己后院操作这套信号系统的经验,根据我们在东部、西部、北部使用这套机器的经验,它操作简单,效果很好,再加上在一年之内它阻止撞车事件发生而节省下的金钱,使我以最急切及最坦荡的心情建议:立即在我们的南方分公司采用这套机器。”
再比如,演讲《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是这样结尾的:“我相信,女性是伟大的!我也相信,男性是伟大的!我更希望我们都相信,伟大的男性和伟大的女性,加起来才是伟大的人民!他们的自信、自尊、自爱焕发出来的巨大搏力才是伟大的文明!”
这个结尾恳切、热情、概括,点化主旨,给听众留下了清晰、完整而又深刻的印象。
感召式结尾
这种结尾多是提希望、发号召、表决心、立誓言、祝喜庆、贺成就,以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给人以心志的激励。例如,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西尼发表的《斥腓力演说》这样结尾:!“敌人正在对我们铺罗设网,四面合围,而我们却还呆坐着不求应付。同胞们,我们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采取行动?
当雅典的航船尚未覆灭之时,船上的人无论大小都应该动手救亡。一旦巨浪翻上船舷,那一切就都会同归于尽……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要为自己而战斗。辞令的灵魂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这个结尾慷慨陈词,号召人们拔剑奋起,反抗马其顿王腓力二世的入侵。
又如,中国羽毛球队的韩健所作的《在失败面前挺起胸膛》的结尾:
“此时、此刻,祖国需要我,我怎么能在功成名就之际捧着桂冠品味人生。我深知,我将来可能败得更惨,但我不怕,因为怕失败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这样结尾,情真意切,字字千钧,充分表现了演讲者为祖国的荣誉敢于战胜失败,赢得成功的决心。在讲演中说最后几句话时,要求行动的时间已经来到,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就要开口要求,要求大众去参加捐助、选举、写信、购买、抵制或任何你想要他们去做的事。但是,要遵从以下原则:
1.要求他们做明确的事。别说请帮助红十字会,这样太笼统。要说:
“今晚就寄出入会费一元,给本市史密斯街125号的美国红十字会。”
2.要求听众作能力之内的反应。别说让我们投票反对“酒鬼”,这是办不到的事,眼下我们并未对“酒鬼”进行投票。不过,却可以请求他们参加戒酒会,或捐助某一为禁酒奋斗的组织。
抒情式结尾
这种结尾常常是演讲者在叙述典型事例和生动事理后,油然而生的激情。
以抒情方式结尾,言尽而意未尽,留有余韵,给人启迪。例如,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的结尾:“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这样结尾,热情奔放,以诗一般的抒情语言激励人们向科学进军,拥抱科学的春天,具有很强的鼓动力。
警言式结尾
即通过引用谚语、成语、格言、警句、诗词等方式结尾。这种结尾言简意赅,多有韵律,使内容显得充实丰满,具有哲理性和启发性。例如,李燕杰的《国家、民族与正气》的演讲,其结尾是:“青年朋友们,爱我们的国家吧,爱我们的民族吧,同心协力,把我们民族的正气,把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发扬起来!最后,用几句名人名言作为结束语: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李燕杰的这篇报告寓理于事,攫取力强,最后采用名人名言结尾,恳切热情,紧扣演讲题旨,升华主题,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有一次卡耐基在惜别会上为一位朋友送行,有十几位演说者分别上台讲话,称颂他们这位即将离开的朋友,祝福他在将来新的工作上获得成功,但是只有一个人以令人难忘的方式结束他的演说,他的结尾也是引用一首短诗。这位演说者转身面向那位就要离开的贵宾,以充满感情的声音对他说道:
“再见了,祝你好远,我祝福你事事顺心如意。不管你去到何处,不管你走到哪方,愿我的美丽的棕榈茁壮成长。经过白天的操劳及夜晚的静息,愿我的爱祝福你。我如东方人般地诚心祝福:愿和平安详永远伴着你。”
赞扬式结尾
史兹韦伯在纽约宾州协会时的演说结尾是这样说的:“伟大的宾州应该领先迎接新时代的来临。宾州是钢铁的大生产者,是世界上最大铁路公司之母,是美国第三大农业州,是美国商业的中心。她的前途无限,她身为领导者,机会光明无比。”
他的演说结束之后,听众感到愉快、高兴,并对前途充满乐观。这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束方式。但是,为了充分收到效果,演说者的态度必须很真诚。不可阿谀奉承,不可夸大其词。这种方式的结尾,如果不能表现得很真诚,反而让人觉得虚伪,效果就不好了。
幽默式结尾
乔治·可汗说过:“当你说再见时,要使他们脸上带着笑容。”如果我们能经常这样做,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一次,乔治在聚会上向教徒们演讲对著名传教士韦斯里的墓园的维护问题,这个题目极为严肃,大家都想不出有什么好笑的。但是乔治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做得十分成功,他的演说结束得漂亮而精彩:
“我很高兴各位已经开始整修他的墓园。这个墓园应当受到尊重。他特别讨厌任何不整洁及不干净的事物。我想,他说过这句话,‘不可让人看到一名衣衫褴褛的教徒。’由于他,所以你们永远不会看到这样的一名教徒。如果任由他的墓园脏乱,那将是极端不敬,各位都记得,有一次他经过德比夏郡某处时,一名女郎到门口,向他叫道:‘上帝祝福你,韦斯里先生。’他回答说:‘小姐,如果你的脸孔和围裙再为干净一点儿,你的祝福将更有价值。’这就是他对不干净的感觉。因此,不要让他的墓园脏乱。万一他偶尔经过,这比任何事情都令他伤心。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个墓园,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神圣墓园。它是你们的信仰寄托之所在。”
另外,在演讲临近尾声时,作为演讲的人也要保持饱满的情绪,尽量地完善自我形象,从容镇静,善始善终,不可虎头蛇尾,画蛇添足,不要陈言俗套,也不可高傲轻慢,更不可盛气凌人。演讲者要既显示出分量,又显示出有修养,在结尾时设法形成强烈的慑服力,使听众感到余味无穷,得到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演讲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演讲是一种说话的形式,演讲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演讲水平,不仅要了解该怎么做,还要从另一方面,了解需要注意和避免的一些问题。
演讲的注意事项
声音和速度。说话的声音不要太大,也是说话礼仪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这仅仅是指日常的说话、聊天、谈心中的讲话礼仪。如果演讲时声音太小,使部分听众听不见演讲者的声音,势必影响听众的注意力。甚至会引起听众不满,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演讲者的声音一定要洪亮、有力,甚至大到足以压倒分散注意力的嘈杂声。人的听话速度大大超过讲话的速度。听众在听演讲时,注意力随时可能分散。这是因为听众在听讲时有从容的时间去想与演讲无关的事,因此,在演讲时,必须牢牢地保持讲话的速度和节奏,这样才能吸引住听众的注意力。
时间和内容。演讲的精彩性,与演讲内容的长短无关,并不是内容越长越吸引人。相反,演讲者要考虑到听众注意力的持久性。研究表明,演讲开始20分钟之后,一般人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一个小时以后注意力急剧下降。
因此,在准备演讲时,要尽量把自己的演讲压缩到最短时间,在听众开始听讲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间里,把自己所要讲的话都讲完,以取得演讲的最好效果。还要看到,听众只对自己能够理解的内容感兴趣,如果演讲者使用的语言超过了听众的水平,听众就难以接受。他们可能采取两种办法:猜测意思或干脆不听。反之,如果演讲者使用的语言大大低于听众的水平,即低估了听众的理解力而使用幼稚的语言,听众就会对演讲持强烈的否定态度。
因此,在演讲时,要注意通过对措辞和语言的灵活、准确的运用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演讲的禁忌
忌豪言空谈。演讲与一般的访谈、会晤性的谈话不同,不需要过多的寒喧,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演讲者说些毫无意义的客套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演讲气势。对比那些气势博大,节奏感强,咄咄逼人的演说,听众再听到那“哼,讲得不好,啊,请大家多包涵”之类陈腐的客套话,那该是多杀风景啊!难怪听众反感,甚至会导致走动声、口哨声,而没有掌声了。有的单位一年一度的总结会议,会议的开幕词用的是陈年的讲话稿,只把第一届改成第二届,第三次改成第四次,内容照旧,年年如此;这就是空对空的典型例子。所以演讲要想不讲空话,就应该注意与主题无关,离题千万里的废话不要;言之无物,无的放矢的空话不要;违背事实,言不由衷的假话不要;重复多余的话不要。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忌空谈。同时要保持语言的含蓄,做到“言有尽而意未足”。
忌杂乱无章。有人讲话材料过于庞杂,讲起来又杂乱无章,像开无轨电车,开到哪里,算哪里,叫人摸不着头绪。还有的不合逻辑,妄加论断;或者不顾事实,主观臆断。上得台来,不问青红皂白,哇啦哇啦一通,这也是某些官僚主义者的病症。所以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只有注意平时的积累,才能在演讲时做到条理性与逻辑性并重。
忌冷漠乏味。有的人讲话时毫无表情,呆若木鸡,甚至肌肉绷紧,脸色铁青。缺乏说话情趣,语调淡,没有抑扬顿挫,真情实感,讲话乏味,叫人怎不瞌睡!一个面目表情乏味人的讲话,是不可能吸引人的,而生动的表情才能引起听众的兴趣。
忌艰涩冗长。有人讲话用的是书面语言,使人感到艰涩难懂。毛泽东曾批评这种现象,“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儿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么?”
因此,要尽量避免使用书面用语,更不要“文夹白”,要用口语,善于用简单明了、听众易懂的语言讲话,坚决抛弃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外来的字眼。文章贵短,演讲也应该长话短说。简洁的话语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千万要记住:千言无用,不如一语中的。
忌失言失态。有的人演讲老带“口头禅”,诸如“是吧”、“怎么样”等等。讲话要讲效用,“口头禅”成堆,让人听了也为他感到难受,只能起消极作用。有的人讲话不了解听众的职务、水平,不注意会议的环境和背景,甚至不顾及本人的身份和在会议上的地位,这就难免在内容、措辞、语气、口吻等方面不友善,不贴切、不礼貌、不恰当。“口头禅”的问题,不仅是演讲中,就是日常说话时也要加以注意。
忌故弄玄虚。托尔斯泰说:“真正的艺术永远是十分朴素的、明白如画的、几乎可以用手触摸到似的。”演讲语言要力求通俗化、口语化,如不考虑听者的接受能力,用那种文绉绉、酸溜溜的语言既不亲切,又艰涩难懂,往往事与愿违;弄得不好,还会闹成笑话。有这样一则笑话讽喻那种专会咬文嚼字,不注意口语化的人。
一天晚上,某书生被蝎子蜇了,他摇头晃脑地喊道:“贤妻,迅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几遍,他妻子怎么也听不明白,疼痛难忍的书生气急之下只得叫道:“老婆子,快点灯,蝎子蜇着我啦!”真是故弄玄虚,被自讨苦吃。现在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语言习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古代的不少词汇已逐步淘汰,弃之不用。如形容人的面貌“面如冠玉”“樱唇一点”等,如今已没人再用了。有的人在演说中使用文言,卖弄学问,故显高雅,这种以艰涩之词惑众的人,没有市场。因为用晦涩难懂的话,必须让人费心揣度,势必影响听的效果。而且听众文化素养有很大差别,应该“就低不就高”。
所以对广大听众讲话,更应该明白哓畅,通俗易懂。那种用“请恕冒昧”之类的话就未免是故作“高雅”,听众未必喜欢。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用铅笔画些花样,用色彩涂些炫耀的焰火,或是用古怪的文字写些光彩的句子,这些空头作家,就是世界上最技巧的人,然而艺术上最大的困难和最高的境地,却是要自然地、相互地描绘和写作。”这句话对演讲的语言使用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以千万要记住:书面语是“读”的语言,口语才是“说”的语言。
忌方言俚语。演讲按照内容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应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但要注意,由于我国面积广大,方言众多,欲使演讲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交流顺当,还有个改变家乡音、推广普通话的问题,否则就会出现语言障碍。因为一个国家语言标准化、规范化的程度,往往反映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是切中要害之辞。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方言惹起一场风波,误人不浅,让人啼笑皆非。有个采购员来到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准备买个使用方便的小水壶。他看到一家百货店柜台内摆满了小水壶,面露喜色,高声叫道:“畦,这里这么多漂亮的’小媳妇‘,算我走运。服务员,’小媳妇‘多少钱一个?我要买一个小媳妇。”售货员正巧是两位20岁上下的妙龄少女,一听此人要买“小媳妇”,气得骂了声“流氓”。这个人误听为“六毛”。心想,这里的小水壶不但漂亮,而且便宜,何不采购回去推销,便说:“六毛就六毛,你们商场的’小媳妇‘我全都要啦。”他的话音刚落,两个姑娘的骂声同时而起。这个采购员还没弄清怎么回事,还劝解说:“吵啥子嘛,买卖不成仁义在。”他就是用方言把“小水壶”说成“小媳妇”的缘故,惹得售货员不高兴。所以,在演讲中决不能使用方言俚语,免得出现各种想不到的“笑语和误解”。
经典演讲词
科学的颂歌(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犹太人,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一小业主之家,曾获瑞士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柏林皇家学会物理研究所所长。他发明了“相对论”,使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革0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德国法西斯上台,他被迫迁居美国。
他一生崇尚科学和民主,追求真理和光明。
本文是作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对理工学院发表的讲话,宣扬了科学研究工作的主旨:科学发展的前途在于造福人类,解放思想。这篇文章言简意赅,思想深邃,感情充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演讲词。
我亲爱的朋友们:
我十分高兴看到在我面前的你们——选择了科学作为职业,精力充沛的青年人队伍。
我反复唱一首赞美歌,赞美在应用科学上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果,赞美你们即将带来的更大的进步。事实上,我们是在应用科学的时代,也是在这样一个应用科学的国度。
如果说我现在是在不合时宜地说话,那是错误的!恰像有人认为不开化的印第安人经济不丰富、生活不愉快一样,但我不这么想。事实上,开明国家的孩子是那样地喜欢玩“印第安人”游戏,这具有深刻的意味。
伟大的应用科学又使我们减少劳动,使生活变得安乐舒适。但为什么现在它带给我们的幸福这么少呢?简单的答案就是:因为我们仍然没有把科学置于合理的应用之中。
战争年代,科学为我们可能中毒和相互伤害服务,和平时期,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匆忙和不稳定。它从大规模的体力消耗的劳动中解脱我们,但它使人们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漫长单调的令人厌恶的工作上,且还要继续担心自己可怜的口粮。
你们可能觉得我这个老头儿唱的歌不中听,可是,我这么说具有一个良好的目的——为了指出科学的重要的前途。
为使你们的工作能够赐福于人类,仅仅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对人类本身及其命运的关心必然总是培养出努力学习各种技术的兴趣;对尚未解决的物质起源和商品分配的问题的关心——为了我们思想意识的建立,将会给整个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在你们的图表和方程式中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巴尔扎克葬词(雨果)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诗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60余年,收获颇丰,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这篇演讲是他在1850年8月20日,为他所敬仰的法国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葬礼上所发表的演讲。感情至深,动人心魄。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
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
“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为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各位先生,面对着这样一种损失,不管我们怎样悲痛,就忍受一下这样的重大打击吧。打击再伤心,再严重,也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上天在让人民面对崇高的奥秘,并对死亡加以思考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我说的难道不是真话吗,听我说话的诸位先生?这样的坟墓,就是不朽的明证!面对某些鼎鼎大名的与世长辞的人物,人们更清晰地感到这个睿智的人的神圣使命,他经历人世是为了受苦和净化,大家称他为大丈夫,而且心想,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
我有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演说家、牧师。
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并获神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反对种族隔离制度,1954年参加了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活动,1955年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发动抵制公共汽车的种族隔离制度,迫使汽车公司取消该制度,并同意雇用黑人驾驶员01957年被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此后多次组织集会,发表演说,为黑人争取公民权利01968年3月组织“贫民进军”,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此篇著名演讲,是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的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所作的。他在演讲中反对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他既义正词严又有节制,以美国宪法和《解放宣言》为武器,侃侃陈词,雄辩有力,深深感动了听众。一位记者称他的演讲“充满林肯、甘地精神的象征和圣经的韵律”。美国各大报刊纷纷刊登或引用他的演讲词01964年迫使约翰逊总统签署民权法案。
各位朋友:
我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它必将作为美国有史以来为争取自由所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游行而名垂青史。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我们现在就站立在他的灵魂的安息处——签署了《解放宣言》。这条重要法令的颁发,在一直忍受着不义与暴虐的火焰烧灼的千百万黑人奴隶的心中,竖起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宣言》以令人欢愉的黎明,即将结束种族奴役的漫漫长夜。
但从那时至今,已经有100年历史了,可黑人仍无自由可言0100年后的今天,黑人的生活仍旧悲惨地为隔离的桎梏和歧视的锁链所捆缚0100年后的今天,在浩瀚的物质财富海洋之中,黑人仍旧在贫困的孤岛上生活。
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旧在美国社会的一隅受苦受难,并且发现自己竟然是自己所在国土上的流放者。因此,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把这种不体面的身份戏剧性地表演一下。
就某种意义而言,我们是来首都兑现期票的。当我们共和国的“建筑师”们撰写《宪法》和《独立宣言》中的富丽堂皇的篇章时,他们是在签订一张“期票”,每个美国人都是这张期票的合法继承人。这张期票是一项允诺,即所有的美国人——非但白人,还有黑人都保证拥有不容剥夺的生活的权利、享受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但是现在,很显然,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却一直拒付这张期票。美国没有履行如期兑现这期票的神圣义务。黑人满怀期望地得到的竟是一张空头期票,这张期票被签上“资金不足”的字样。然而我们绝不相信,正义的银行会破产。我们绝不相信,在美国,储存机遇的巨大金库竟会“资金不足”!
所以,我们来兑现这张期票来了,来兑现一张将给予我们堪称最高财富——自由和正义的保障的这一期票。
我们来到这个尊为神圣的地点,其又一目的是提醒美国政府,现在是最为紧迫的时刻。现在既不是享用缓和激动情绪的奢侈品的时刻,也不是服用渐进主义麻醉剂的时刻。现在是从黑暗荒凉的深渊中崛起,向阳光普照的种族平等的道路奋进的时刻。现在是把以种族歧视的流沙为基础的美国重建在兄弟情谊般的坚石之上的时刻。现在是为上帝的子孙实现平等的时刻!
如果再继续无视时机的紧迫,就将导致我们国家的不幸。不实现自由与平等,黑人的完全合法的不满情绪就不会平息;令人心旷神怡的金秋就不会降临;炎炎酷暑就不会消逝01963年不是尾声,仅是序曲。
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一意孤行,就会使那些幻想黑人只要发泄一下不满情绪就会满足的人猛醒。在未授予黑人以公民权之前,美国既不会安宁,也不会平静。反叛的飓风就会不断地撼动这个国家的根基,直到迎来光辉灿烂的正义的黎明。
可是我必须对站在通往正义之宫的温暖入口处的人们进一言。我们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进程中,绝不能轻举妄动。我们绝不能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就啜饮敌意和仇恨。我们必须永远在自尊和教规的最高水平上继续我们的抗争。我们必须不断地升华用精神的力量来迎接暴力的高尚顶峰。
已经吞没了黑人共同体的新的敌对状态令人不解,但它绝不应该导致我们对所有白人的不信任——因为有许多白人兄弟参加了今天这个集会。这就告诉我们,他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命运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相关的。
我们不能独自前进,而当我们前进的时候,我们必须宣誓永远向前,义无反顾。有些人向我们的这些热衷于获得公民权的人发问:“你们何时才会满足?”答案是明确的:只要黑人还是警察的骇人听闻的恐怖手段和野蛮行为的牺牲品,我们是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因旅途劳顿而疲惫不堪,想在路旁的游客旅馆里歇息,或在市内的旅馆投宿却不被允许,我们就不会满足的。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还是局限于从一个较小的黑人区到一个较大的黑人区,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我们的孩子还是被标写着“只限白人”的牌匾剥夺人格和自尊,我们就不会满足的。只要密西西比的黑人不能参加选择,而纽约黑人的选票还无实际意义,我们就不会满足的。不会的,不会的!除非平等泻如飞瀑,除非正义涌如湍流,我们是不会满足的。
我并非没有留意到,我们之中有些人是从巨大的痛苦与磨难中来到这里的。有些人来自狭小的牢房,还有些人来自那对自由的要求竟会招致迫害的风暴和接二连三的打击,竟会招致警察兽行般地反复摧残的地区。而你们却一直富于创造性地、坚韧地忍耐着。那么,就怀着一定能获得拯救的信念坚持下去吧!
回到密西西比去吧!回到阿拉巴马去吧!回到南卡罗来纳去吧!回到佐治亚去吧!回到路易丝安纳去吧!既然知道这种境况能够而且必定改变,那么应回到我们北方城市中的陋巷和贫民窟去吧!我们绝不可以在绝望的深渊中纵乐。
今天,我对大家说,我的朋友们,纵使我们面临着今天与明天的种种艰难困苦,我仍然有个梦想,这是一个深深植根于美国之梦的梦想。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我们这个民族将会奋起反抗,并且一直坚持实现它的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所有的人生来平等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甚至现在仍为不平等的灼热和压迫的高温所炙烤着的密西西比,也能变为自由与平等的绿洲。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我的四个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性来判断他们的价值的国度里。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就在邪恶的种族主义者仍然对黑人活动横加干涉的阿拉巴马州,就在其统治者拒不取消种族歧视政策的阿拉巴马州,黑人儿童将能够与白人儿童如兄弟姊妹一般携起手来。
我梦想着,有那么一天,沟壑填满,山岭削平,崎岖地带铲为平川,坎坷地段夷为平地,上帝的灵光大放光彩,芸芸众生共睹光华!
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是我返回南方时所怀的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从绝望的群山中辟出一颗希望的宝石;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变我们祖国嘈杂的喧嚣为一曲优美和谐的兄弟交响乐;怀着这个信念,我们就能共同工作,共同祈祷,共同斗争,甚至哪怕共同入狱。既然知道有朝一日我们终将获得自由,我们就能为争取自由共同坚持下去!
会有这样一天……会有这样一天,所有上帝的儿女们将能带着新的意义来歌唱:“我的国家哟!可爱的自由之邦,我为您而歌唱。我的祖先在此乡终老,清教徒以最早移居此土而自豪,从每个山角,传来自由之声,响彻云霄。”必须实现这一点,那么美国就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了。
金庸在北京大学的演说(金庸)
金庸(查良镛),现居香港,国际著名报业家、武侠小说家,此篇演讲是他于1994年10月3日至29日赴北京大学访问期间所作,并接受北京大学授予他的名誉教授称号。金庸先生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小说家,而且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着深厚的修养与深刻的研究。在他的演讲中,见解独到、幽默风趣、轻松朴实,他在中华文明的滔滔长河中纵横游弋、话语间洋溢着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对国家前途的十足信心,令人感动与追思。
中国文明不断增长
现在我是北京大学的一分子了,可以称大家为同学了。我衷心地感谢北京大学给了我很高的荣誉,授予我名誉教授的称号。北京大学是我从小就很仰慕的大学。我的亲伯父就是北大的毕业生,故乡人多不知道他的学问如何,但听说他是北大毕业生,便都肃然起敬。我念初中时候的班主任也是北大毕业生,他学识渊博,品格崇高,对我很爱护。虽然现在时隔五六十年了,我还常常想念他。
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整个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与北大师生的重大贡献分不开的。每当我们想到北大,就会想到开明、开放的蔡元培校长,想到眼光远大的马寅初校长,想到许许多多的大思想家、科学家、作家、学者、教授以及跟北大有关系的大学问家们。北京大学有许多优良的传统,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二是有容乃大的自由的学术空气。最近几年我在牛津大学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牛津大学自由开放的学术空气和博大精深的学术研究是世界一流的,但牛津大学的老师、学生对于国家、对于社会、对于人民的关怀和牺牲,目前却大大不及北京大学的师生。抗战时期,我考大学,第一志愿就是报考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合办的。我有幸被录取了。或许可以说,我早已是北大的一分子了。不过那时因为我没有钱,西南联大又在昆明,路途遥远,没法子去,所以我不能较早地与北大同学结缘。今天我已作为北大的一分子,跟大家是一家人了,因此感到莫大的荣幸。
我一生主要从事新闻工作。作为新闻工作者,对每一门学问都须懂得一点儿,但所知都是些皮毛,很肤浅。专家、教授则不同了,他们对某一门学问有钻研,懂得很深。这是两种不同的接触知识的方式。是新闻工作者,当教授是全然没有资格的。但幸亏我是“名誉教授”。名誉教授就没有关系了,话讲错了也无所谓。我下面要讲的话,真的是要向各位老师和朋友们请教的,这不是客套。在中国学问上要请教最好的老师,当然只有到北大来,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我今年春天去过绍兴,到兰亭王羲之以前写字的地方。那里的人要我写字,我说在王羲之的地方怎么可以写字呢?但他们非要我写不可,我只好写了八个字:“班门弄斧,兰亭挥毫。”班门弄斧很狂妄,在兰亭挥毫就更加狂妄了。这次到北大,讲好要作两次演讲,我自己写了16个字:“班门弄斧,兰亭挥毫,草堂题诗……”在大诗人杜甫家里题诗,第四句是:“北大讲学。”
大家希望听我讲小说,其实写小说并没有什么学问,大家喜欢看也就过去了。我对历史倒是有点儿兴趣。今天我想简单地讲一个问题,就是中华民族如此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这几年我常在英国牛津大学,对英国文学、英国历史很有兴趣。大家都知道,英国对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名叫汤因比,他写了一部很长很长的《历史研究》。他在这部书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说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
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连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虽然古代有的文明历史比中国早,有的文明范围比中国大,如巴比伦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希腊罗马的文明,但这些文明却因遇到外力的打击,或者自己腐化而逐渐衰退、消亡了。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化能很好地应付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付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灭尽,消亡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没有进化,像活的木乃伊,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国家内战不休。
我们的国歌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是在抗战前后写的,它表示了一个忧患意识。那时候我国遭受外族人的侵略,处境确实非常危险。在座的各位同学年纪轻,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就知道了。我同在座的雷洁琼大姐、周南社长等都经历过这段艰难而危险的时刻。就我看来,我国历史上遭受外族侵略的危险时期有七个:第一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西南北受到的外族进攻;第二是秦汉时期匈奴的进攻,时间长达四百年之久;第三是魏晋时鲜卑等五胡的进犯,也有四百年;第四是隋唐时期突厥和吐蕃的侵犯,时间约三百年;第五是五代、南北宋时期契丹、女真及西夏的侵犯,大概也是四百年;第六是元、明、清时期蒙古、满族的侵犯;第七是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历史发展规律
纵观中国历史,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我们的民族先是统一强盛,后来慢慢腐化,组织力量衰退。此时如果出现一些改革,那就会中兴。如果改革失败了,或者自己腐化了,那么外族敌人就会入侵。在外族入侵的时候,我们民族有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外族的入侵常常是我们民族的转机。以上所讲的我们民族七次大的危机,又都是七次大的转机。历史上常常是外族人入侵之后,我们华夏民族就将它同化、融合,一旦同化、融合了,我们华夏民族就壮大起来,统一起来。
之后可能又腐化了,衰退了,或者分裂了,外族人来了,我们民族再融合,再壮大,如此循环往复。其他国家民族遇到外族入侵,要么打赢,要么打不赢,这个国家或民族就会垮台。我们中华民族遇到外族入侵时,常常能把外族打退,打不退的情况也很多,但却很难被征服。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一股韧力,一股很顽强的抵抗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又很开放,在文化上同他们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变成一个民族,我们的民族从此又壮大起来了。
我在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名誉教授时也曾讲到这个问题,以及其他一些中国的历史问题。加拿大的一些教授觉得我的这些观念比较新,并讨论为什么中国可以融合外族,而西方就融合不了。我想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我国一开始就是农业社会,生产力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可以发展文化;第二个原因是从西周开始,我们已有了一个严密的宗法社会制度,后面讲到中国封建社会,总认为封建的宗法制度很束缚人的思想,很束缚人的行为,其实这种宗法制度也有它的历史作用,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的位子坐,罗马也有这种情况。一抢位子,就要自己打自己。我们民族从西周开始,虽然自己内部斗争也不断,但基本上还是遵循世袭制度,即父亲死了,嫡长子继位,这是当时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制度。一个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固定了,社会就会很稳定,内部斗争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是民族强盛的重要环节。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我们对外族是很开放的。从历史上看,中国很长很长的时候是外族统治的,如北魏。其实隋唐也有很大的少数民族的成分,主要是鲜卑人。有一个情况不知各位想到没有,我的小说中写过一个人叫“独孤求败”,独孤求败很骄傲,他一生与人比剑比武从没有输过,所以他改个名叫求败,希望失败一次,但却总没有败过。这个“独孤”就是鲜卑人。“鲜卑”这两个字,有些学者说“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鲜卑人原本住在西伯利亚那一带。但这不是很一致的意见。北周的时候,有个人叫独孤信,他有很多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皇帝,第四个女儿嫁给了唐高祖的父亲,第七个女儿嫁给了隋文帝。所以唐高祖和隋炀帝是兄弟,唐太宗李世民则就叫隋炀帝为表叔。他们都有鲜卑的血统。唐太宗李世民的妈妈姓窦,是鲜卑人。唐太宗的皇后长孙,长孙和窦都是鲜卑人的姓。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是唐朝很有名的宰相,他也是鲜卑人了。据我初步统计,唐朝宰相至少有二三成是胡人,其中主要是鲜卑人。那时候说“胡人”就像我们现在说“洋人”一样,没有歧视的意思。在唐朝,有二三成外国人当“国务院总理”,可见唐朝对外国人一点儿也不歧视。再说汉朝,汉武帝与匈奴交战,匈奴分裂投降了。其中一个多奴王子叫金日石单,很受汉武帝重用。汉武帝死后,他的身后大事交给两个人,一个是霍光,一个就是金日石单。由此可见,我们民族壮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非常开放。
我在武侠小说里写了中国武术怎样厉害,实际上是有些夸张了。中国人不太擅长打仗,与外国人打仗时,输的多,赢的少,但是我们有耐力,这次打不赢没关系,我们长期跟你干,打到后来,外国人会分裂的。如匈奴很厉害,我们打不过他。汉高祖曾在山西大同附近被匈奴人围困,无法脱身。他的手下便献了一条妙计,去向匈奴皇后说,汉人漂亮的小姐很多,你如果把汉朝皇帝抓来,把汉人打垮了,俘虏了大批汉人中的漂亮女人,你这个皇后就要糟糕了。匈奴皇后中了这个诡计,便退兵了。匈奴后来分为南北,南匈奴投降了汉朝,北匈奴则向西走,一部分到了英国,以至灭亡了整个西罗马帝国。有意思的是,匈奴的一半被中国抵抗住了、投降了,另外一半却把整个欧洲打垮了。隋唐时期的突厥也是如此,他们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向隋唐王朝投降了。慢慢地被华夏民族所融合。西突厥则向西行。来到了土耳其。后来土耳其把东罗马帝国打垮了,把整个君士坦丁堡占了下来,直到现在。所以我们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其实我们民族真正不行,只是16世纪以后的三四百年的事情。最近我在牛津大学的一次聚餐会上遇到一位很有名的研究东亚经济的学者,他和我谈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前途时说,中国的经济自古以来就很发达,人均收入一直是全世界第一,只是到了16世纪以后才慢慢被英国赶上去。而国民总收入却是到了1820年才被英国超过。中国国力居世界领先的地位竟保持了二三千年之久。那位学者对中国经济前途非常乐观,他说大概到2020年至少在那之后的四五十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赶得上。我听了之后很兴奋,问他是否有数据?他列举了很多统计数字。他是专家,不会随口乱说。我觉得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实际上我们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是很先进的,到宋朝尤其先进,大大超过了欧洲。那时我们的科技发明,欧洲是远远赶不上的。如,造纸、印刷、火药、罗盘等在宋朝已经非常兴旺发达了。现在大家用的钞票也是中国发明的,在宋朝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那时我们的金融制度先进,货币的运用相当成熟。那么欧洲人什么时候才开始有转机的呢?应该说是到了中国的明朝,从那时起,中国开始落后了。
我想其中原因,一个是政治上的专制,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很严,一点儿也不自由开放,动不动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吓得人们不敢乱说乱动,全部权力控制在皇帝一人手里。另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对付不了日本倭寇的入侵,便异想天开,实行所谓海禁,把航海的船只全部烧掉,以为如此一来就断绝与倭寇的来往,饿死倭寇,这是对日本完全不了解。这种愚蠢的禁令,当然是永乐皇帝之后、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事情了。明朝一实行封锁,整个国力便开始衰退。与此同时,西方科学却开始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了。有一个有趣的时间值得注意,那就是16世纪的1517年,德国马西路德公然否定教皇的权威,反对神权控制,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明朝的正德皇帝下江南。正德皇帝是个很无聊、很腐化的昏君,他下江南干了许多荒淫无耻的勾当。大家知道,在隋朝、唐朝,中国是很富强的,到了宋朝、元朝也还可以,那时候科学发达、交通方便、对外开放。而欧洲正是封闭的时候,一切都由教廷控制,学术思想不自由。你说地球围绕太阳转,他却要你“坐牢”,一切都是封闭的。到了16世纪,欧洲自由开放、科学发明开始了,可中国反而长期封锁起来了。这是最大的历史教训。
今天讲了这么多,无非是要大家明确两个观念,那就是改革和开放。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这点更为重要,因为中国人有自信心,我们自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另外一个重要观念,今天没有时间详谈。我认为过去的历史学家都说蛮夷戎狄、五胡乱华,蒙古人、满洲人侵略中华,大好山河沦亡于异族等等,这个观念要改一改。我想写几篇历史文章,说少数民族也是中国民族的一分子,北魏、元朝、清朝只是少数派执政,谈不上中华亡于异族,只是“轮流坐庄”。满洲人建立清朝执政,肯定比明朝好得多。这些观念在我小说中发挥得很多,希望将来写成学术性文字。
上面我讲到的那位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初期写《历史研究》这部大著作的时候,并没有非常重视中国。到他快去世的时候,他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结合。他认为西方文明的优点在于不断地发明、创造、追求。向外扩张,是“动”的文化。中国文明的优点在于和平,就好像长城,处于守势,平稳、调和、是“静”的文化。现在许多西方学者都认为,地球就这样大了,无止境地追求、扩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取的。今后只能接受中国的哲学,要平衡、要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要相互协作,避免战争。由于科学的发展,核武器的出现,今后的世界大战将不可思议。一些疯狂的人也许执意要打核战争,殊不知道这种战争的结局将是人类的同归于尽。这种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我所接触到的西方学者目前对核战争都不太担心,他们最担心的是三个问题:第一是自然资源不断地浪费;第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是人口爆炸。这三个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的前途。
所以,现在许多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他们希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哲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平衡、和谐、团结的哲学思想、心理状态可能是解决整个人类问题的关键。
最近牛津有一个十分盛大的宴会,伦敦《泰晤士报》前总编辑李斯·莫格勋爵也参加了,他曾谈到,19世纪世界的经济中心在伦敦,20世纪转到了纽约,到了战后70年代、80年代则转到了东京,而21世纪肯定要转到中国。至于这个中心是中国的北京还是上海。依我看,在北京或上海都不是问题,只要是在中国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