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12

第12章 疾病处理

01 如何预防宝宝发生眼外伤

这需要全家人格外小心。对于此时的宝宝,爸爸妈妈不要拿任何带有锐角的玩具给宝宝摸或者玩。宝宝长到1岁左右就会走,会跑了,这时候更要小心预防眼外伤。千万不要给宝宝拿刀、剪、针、锥、弓箭、铅笔、筷子等尖锐物体,以免宝宝步态不稳摔倒而让锐器刺伤眼球。

02 如何发现眼部异常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眼睛晶莹明亮,眼球大小适中,活动自如。要观察宝宝的眼睛发育是否异常,可从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几个方面观察,能尽早发现一些问题。眼珠变白,多系眼珠生了“白翳”;瞳孔区内有白色物,可能患了“白内障”;若宝宝眯着眼睛看东西,要注意是否近视;眼球变大,多系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若眼球向左右(或上下)来回摆动,则系患有“眼球震颤”;若眼球偏向一侧,则说明患有“斜视”;若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而宝宝无动于衷,不去拿取,则说明宝宝很可能视力差,患有“视神经萎缩”等眼底疾患;若夜间在暗处发现宝宝瞳孔内有白色的反光物,形同猫眼,则应考虑是否患有“视网膜细胞瘤”;若眼球突出,特别是单眼眼球突出,要警惕“球后肿瘤”。

03 感冒综合征

上呼吸道是指鼻子开始至喉部、气管以上部位,上呼吸道发炎所引起的症状表现我们称之为“感冒综合征”,即通称的“感冒”。

医生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表现开药

如果此时的宝宝有低热、咳嗽、流鼻涕、呕吐、腹泻等症状表现时应接受诊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症状表现开退热药、止咳药、支气管扩张剂、化痰药等。可能还会开些预防二次感染而引发支气管炎、肺炎、急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的药物,妈妈应根据医嘱喂服宝宝。

及时给患儿补充水分

家庭护理的关键之一是水分的补充。白开水、麦茶、果汁、宝宝用离子饮料等要少量、分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则更应在宝宝饿的时候及时哺喂。如果宝宝食欲不振可以适当给宝宝吃一些粥、汤等易消化、咀嚼的食物。如果宝宝发热温度过高,身体感觉很热,可将宝宝的衣服、被褥换成薄一点的。

04 要善于识别宝宝的患病迹象

健康的宝宝精神饱满,双眼有神,不无故哭闹。若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时多为发热的征象,此时用体温表为宝宝量一下体温可得到证实。宝宝无精打采,目光呆滞,哭声无力常是将要患病的表现;宝宝双目直视、两手紧握拳是惊厥的预兆;两腿屈曲、阵发性哭闹不安、翻滚是腹痛的表现;而前囟饱满伴有呕吐、脖子发硬、昏睡等是脑膜炎的症状,应予以重视。

呼吸的改变

宝宝的呼吸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患病时最易引起呼吸异常,若呼吸变粗,频率增加,面部发红,提示为发热症状。宝宝张口呼吸或常有深呼吸动作,是鼻子堵塞的表现。如果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50次,且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呼吸时肋骨下陷或胸骨上方凹陷,则可能是患有肺炎、呼吸窘迫症、先天性横膈膜疝等疾患。

睡眠的改变

如果睡前烦躁不安,睡后颜面发红,呼吸急促,常常是发热的征象。若睡前大汗淋漓,易惊啼,伴囟门闭合迟,往往是佝偻病的表现。若入睡前常用手抓肛门处,或睡后不停地做咀嚼动作或磨牙,则可能患有寄生虫病。

饮食的改变

进食减少伴有精神不佳时,可能是发热所致。如有腹胀,不断打嗝和放屁,气味酸臭,提示宝宝消化不良。宝宝如拒食或一进食即哭,口水多,应注意有无口腔疾患。

05 从睡眠状态看宝宝健康

看着自己的宝宝甜甜地入睡,听着宝宝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这时,妈妈的心也可以泊到一个宁静的港湾。然而,宝宝在睡眠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往往是在向爸爸妈妈报告他将要或已经患了某些疾病,因此,爸爸妈妈应学会在宝宝睡觉时观察他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宝宝在睡眠时比较安静舒坦,呼吸均匀而没有声响,有时小脸蛋上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表情。但是如果宝宝有以下状况、出现,爸爸妈妈应该高度重视。

宝宝不能睡得沉,应经常翻动身体

有些爸爸妈妈怕宝宝睡觉时冷,让他穿着衣服睡觉,宝宝感到不适,于是翻来滚去。有的爸爸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吃不饱,晚上睡前还让宝宝吃很多的东西,使得宝宝睡觉后肚子总是胀得难受,所以睡觉睡不踏实。

宝宝在刚入睡时或即将醒来时满头大汗

可以说大多数宝宝夜间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宝宝大汗淋漓,并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就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必要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如宝宝伴有四方头、出牙晚、囟门关闭太迟等征象,就有可能是患了佝偻病。

宝宝夜间睡觉前烦躁,入睡后面颊发红,呼吸急促

这预示着宝宝即将发热。应该注意宝宝是否有感冒或腹泻症状,另外注意给他补充水分。如果宝宝真有发热症状出现,应立即采取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方式。

宝宝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有时还发热

此时宝宝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应该及时检查宝宝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如果有的话,爸爸妈妈应及时将宝宝送医院诊治。

宝宝睡觉后不断地咀嚼

宝宝可能得了蛔虫病,或是消化不良。爸爸妈妈可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若是蛔虫病,可用宝宝专用的驱虫药驱除;不是蛔虫病,则应该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

宝宝经常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

这在医学上称为宝宝夜间惊恐症。如果宝宝没有疾病,一般是由于白天受到不良刺激,如惊恐、劳累等引起的。所以平时不要吓宝宝,使宝宝保持安静愉快的情绪。

宝宝睡觉时四肢抖动

这一般是白天过度疲劳所引起的,不必担心。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睡觉时若听到较大响声而抖动是正常反应;相反宝宝若毫无反应,而且平日爱睡觉,则当心可能是耳聋。

宝宝睡着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肿胀

这时爸爸妈妈要仔细检查一下宝宝的手指,看它是否被头发或其他东西缠住,或有无被蚊虫叮咬的痕迹。

06 42天体检

宝宝42天时,爸爸妈妈应带宝宝到医院体检。因为这是宝宝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到医院体检,也是对他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开始。42天检查项目有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的测量,宝宝智能发育的评价。

身高

身高是宝宝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内分泌、营养、疾病及体育锻炼等。所以,一定要保证宝宝营养全面、均衡,睡眠充足,并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动量。

头围

头围能够反应宝宝的脑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宝宝体格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宝宝的头围大小也像体重、身高一样,有一个正常范围,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头大的宝宝肯定大脑发达,比其他的宝宝聪明。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宝宝出生时头围就比正常小,而后头围增长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长,就要怀疑是否有脑发育不良或头部畸形的可能。

胸围

胸围是评价宝宝胸部的发育状况的标准,包括肺的发育、胸廓的发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

宝宝胸围的大小与体格锻炼及营养有关。所以,妈妈要经常给宝宝做被动操,锻炼他的肌肉和骨骼,比如扩胸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胸肌发达,带动胸廓和肺的发育。

另外,宝宝正处于迅速生长的时期,日生夜长,衣服穿不了多久就变小了。如果宝宝穿着过紧、过小的衣裤,会人为地束缚宝宝胸廓的发育,时间长了,会导致宝宝肋骨下陷、外翻,胸围过小。因此,一定要保证宝宝衣着宽松舒适。

体重

体重是判定宝宝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测量体重最好在宝宝空腹,排去大小便后进行,并尽量给宝宝脱去外衣、鞋帽等。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宝宝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爸爸妈妈不仅要关注宝宝的体重是否达到参考标准,还应该注意宝宝体重增长的速度。有的宝宝出生时体重比较轻,但其增长的速度已经达到正常水平,说明宝宝的生长发育很正常。

尽管测出的体重没有达到参考标准,爸爸妈妈也不必担心;而有些宝宝虽然测出的体重符合参考数值,但增长速度比较慢,这时要认真寻找一下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智能

智能检测是了解宝宝的智能发育水平是否是正常水平。

医生会用一些方法来测试宝宝的智能发育情况,如果有疑问,会通过神经心理测试进一步对宝宝的智能发育做全面评价。对智能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07 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便秘了

关于宝宝的排便情况,并没有所谓“正常”的次数和时间,任何排便规律,只要对宝宝来说是正常的就可以。一些宝宝可能每次吃奶后都要排便,也可能一两天或几天才排便一次。宝宝的个体排便规律取决于他吃了什么东西、他的活动量有多大,以及他消化食物、排出废物的速度。爸爸或妈妈通过实际观察,就能了解自己宝宝的排便规律了。

如果爸爸妈妈担心宝宝可能便秘了,可以看看宝宝有没有便秘的两个特征。一是大便次数比平时减少,特别是宝宝三天以上都没有排便,而且排便时很难受,那么小家伙可能有便秘。另外,如果宝宝的大便又硬又干,很难排出来,也可能是便秘。

08 宝宝腹泻怎么办

婴儿腹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儿,急性可分二型。新生儿腹泻是夏秋季节儿童常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机体防疫力差,乳母出汗多,乳头易被病菌污染,或是喂养时奶瓶、手的消毒不严格,导致孩子发生腹泻。

患儿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一日腹泻次数在10次以下,每次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大便里常见白色奶瓣和泡沫,可混有少量黏液。还会有呕吐、溢乳等表现。重者腹泻一日在10次以上,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频繁呕吐,有时甚至进水即吐。

母乳喂养时候,每次喂奶前母亲都要洗净双手,并清洁奶头方可喂奶。如母亲生病而停喂母乳,等康复后继续喂奶。而在人工喂养时,奶瓶、奶具用后清洗干净煮沸20分钟,吃剩的奶液倒掉,最好做到奶具即消即用,奶液即配即食。腹泻者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有无臭味等,并加强臀部皮肤的护理,两顿喂奶间喝些水,谨防脱水。

另外,不明确还容易发生脱水热,一般来说,新生儿脱水热无需特殊治疗,在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50-200毫升的奶量基础上,出汗多的新生儿可以在两顿喂奶间加喂几次白糖水及白开水即可,母乳不足者,加配方奶粉喂养,并增加喂水次数;人工喂养者不要把奶配浓。

09 宝宝急性腹泻的食疗

①调整及控制饮食:给予消化道适当休息,减轻其负担。可以暂停添加辅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当减少哺乳量及哺乳次数或延长两次哺乳之间的时间。

②母乳喂养的母亲在婴儿腹泻期间饮食要清淡一些,喂奶前饮用温开水一碗,切勿轻易断母乳。在喂奶时尽量让婴儿吃前部分易消化的母乳,避免吃最后部分含脂肪较多的母乳。可酌情减少哺乳次数和时间,可服“口服补液”,或者选用专门腹泻奶粉代替母乳如雀巢的AL110等,待宝宝腹泻症状减轻,则与母乳混合喂养,慢慢过渡到母乳。

③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吃脱脂奶粉或将牛奶烧开冷却后去掉上面的脂肪,如此烧煮反复脱脂3次就成了脱脂奶。腹泻较重者,要减少奶量并用水稀释。可用1份牛乳加1/2份水或1/2份米汤,必要时可用1份牛乳加1份水或米汤稀释。待婴儿腹泻好转后逐渐增加直至全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