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32

第32章 疾病处理

01 宝宝肠炎痢疾

宝宝痢疾有哪些症状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通过被污染的食物而传播。人群有普遍易感性,宝宝感染的机会比成人多,故发病率也较高。临床常见发热,腹痛,腹泻,便中有黏液或脓血,典型患者痢疾后患重感冒;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还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轻者可表现为低热或中等发热、头晕、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严重者可见高热、精神委靡、烦躁,进而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口唇与甲床紫绀、持续惊厥、神志昏迷等危象。若急性痢疾未能及时治疗或病程持续达2个月以上者,即转为慢性痢疾,若遇寒冷、饮食不当或过度劳累等不良因素,可引起急性发作。

得了痢疾的宝宝要如何护理

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38.5℃,按照医生嘱咐给予恰当的退热剂。在急性期应进食容易消化、无渣硫脂饮食,如配方奶等,待病情好转后改半流质饮食,如烂粥等,切不可过早进食刺激性或多渣饮食。注意保持宝宝臀部卫生,由于腹泻患儿排便次数增多,更需要精心护理臀部,每次便后都应该用湿纸巾擦拭肛门及臀部,然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洗。由于宝宝频繁腹泻,所以大便时间增多,如果每次排便时间过长,容易使宝宝发生脱肛,所以要尽量避免宝宝排便时间过久。做好隔离防护,菌痢隔离期一般为7天,最好把患儿放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与其他人进行隔离,做到餐具单独使用,并每天在使用前进行15分钟煮沸消毒,其他生活用品,如衣物、被褥、桌子、椅子、便器也应与家人分开使用。同时勤消毒,爸爸妈妈同时应准备一套专门护理宝宝穿的衣服。

02 肠套叠症

肠道的一部分出现重叠,即一段套入另一段内,套叠的肠体缠绕在一起造成血液无法流通,最终坏死。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起腹膜炎并危及生命。目前致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但很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或者感冒引起腹泻,肠道壁的淋巴结肿大不能正常进行工作消化所造成的。这种疾病常见于3~9个月的男孩,宝宝过了2岁就很少见了,过了4岁基本不会再患此病。肠套叠症特点之一是健康的宝宝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剧烈哭泣,停止后间隔10~30分钟再次反复。患此病的宝宝可能表现为脸色灰白、呕吐,粪便呈番茄酱状混有血液。如果发现宝宝出现血便,需要到医院进行灌肠。

03 尿道口发炎

尿道口发炎的症状,主要由于没做好这部位的清洁卫生而引起。此时的男宝宝,均有不同程度的包茎,即包皮的内侧面(内板)与龟头粘连,使包皮不能上翻,龟头不能显露,这是生理性包茎。

肿大、发炎,排尿时有尿液残留在包皮内,会形成包皮垢,包皮垢中含有很多病菌,会引起包皮炎、尿道口炎等疾患。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包皮也随阴茎的长大、勃起、粘连处逐渐被吸收而自行上缩、龟头外露,一般在2~3岁时包茎会自愈。治疗尿道口炎症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宝宝的龟头浸泡于盛放1:8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呈粉红色)的水杯中,每次15~20分钟,每天1~2次,持续5~7天,一般能痊愈。

1.炎热的天气不要让宝宝光屁股或穿开裆裤,虽然既方便又凉快,但这样会让小屁股接触到带着各种病菌的地面或物体,细菌很容易从尿道口入侵,引起炎症。所以一旦宝宝不用尿布后,应立即换穿满裆裤。

2.对一个包皮能上翻的宝宝,清洗时应该将包皮上推,露出龟头,然后用消毒棉签蘸一点温开水或一点消毒液状石蜡油,将残留在包皮内的包皮垢拭去,然后再将包皮轻轻推下复原即可。

04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这是一种关节分泌液结块后形成的良性瘤,常出现于手指甲以及手腕处。瘤的大小不等,一般没有痛感,但是根据瘤生长的部位可能会有痛感,还有的会逐渐变大。一些腱鞘囊肿会自然痊愈,如果不治疗也没有大碍。但是如果影响到外观,或者逐渐变大并伴有痛感,可以吸出瘤内物质,也可以采取手术切除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