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05

第5章 喂养需求及方法

01 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母乳有任何乳类无可比拟的优点,含有宝宝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母乳中含有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可吸附在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的毒素上,防止侵入呼吸道及肠道黏膜,使宝宝避免感染呼吸道及肠道疾病。

母乳喂养有益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可结合宝宝体内的铁,满足细菌代谢对铁的需要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可以吞噬细菌和毒素。因此吃母乳的宝宝不易患病。但是,年轻的妈妈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没有正确对待,就会使母乳喂养的效果大打折扣。

02 新妈妈母乳喂养误区

妈妈在哺乳之初,一般都经历过下奶的困难。即使乳汁分泌正常,仍然会出现喂奶后宝宝哭闹的情况,家人便说这是因为妈妈的奶“不够”,或者是奶“不好”,宝宝没有吃饱,继续给宝宝添加奶粉;或是看到妈妈“没有”奶,宝宝饿的直哭,家人就来帮忙,给宝宝直接喂奶粉。有些宝宝的睡眠时间不长,一两个小时就醒,有些宝宝的体重增长不如其他宝宝迅速,这些都被怪罪到母乳质量上,不仅家里人,就连一些医生都劝告妈妈不要继续哺乳,改喂奶粉。

有一些宝宝每次吃完母乳后,都能再吃一些奶粉,被大家判断为母奶没有吃饱,需要奶粉。如果妈妈不主张喂奶粉,家人会怪罪她是饿着宝宝了。迫于这样的压力,也因为缺乏经验,心里没有底儿,妈妈就屈从了,改成奶粉喂养,从而导致母乳真正分泌不足。

母乳不是万能的,不是吃了母乳就万事大吉了。宝宝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况”,需要爸爸妈妈的细心观察、耐心体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能够什么都完全推诿到母乳身上,仿佛母乳要为宝宝养育的一切承担责任。新妈妈们要切记说过无数次的一句话:宝宝哭,或者频繁地寻找奶头,并不一定就是因为饿了。宝宝对于一切需求和不满的表示,只有哭闹。所以当宝宝哭起来时,别急着下结论,除了是饥饿导致,还可以从以下原因中找一找:

1.吃奶时肚子里进了气,感觉不舒服。

2.宝宝需要妈妈的怀抱,需要满足额外的吸吮要求。

3.尿布脏了或者小屁屁上长了尿布疹。

4.穿得太多,感觉太热;反之,会感觉冷。

5.妈妈心情过于焦虑,导致宝宝烦躁不安。

6.宝宝的身体或者是心情方面的不适。

7.妈妈吃了某种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比如芥蓝、葱、蒜、辣椒、酒等刺激物,或者乳制品。

很多人不了解的一个事实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即使吃饱了母乳,还能够再吃下去50~100毫升的奶粉。这并不表明他们仍然饿,而是宝宝的一种天性。有些宝宝吃完奶粉就安静了,家人误以为这是因为母乳没吃饱,奶粉喂饱了。实际上宝宝只是需要额外的吸吮,奶粉不过是满足了这个吸吮要求,所以宝宝安静下来了。其实宝宝并不需要这些额外的热量,最好的满足,依然是妈妈的乳头。另外,有些宝宝睡眠时间长,有些睡眠时间短。母乳原本就比奶粉容易消化,一两个小时吃一次是很正常的。

03 别让“假象”羁绊母乳喂养

1.每次喂奶要花费1个多小时好像总也喂不饱。宝宝并非吃奶,有时只是叼着乳头,有的长辈说这是坏毛病,实际上宝宝不叼乳头,也会叼着毛巾、被角,那才是坏毛病。

2.别的新妈妈奶水比自己的多。因为生理构造的不同,每一个新妈妈乳汁的量是不一样的。妈妈的乳汁可能少于其他人,但是对于自己的宝宝来说是足够的。

3.感觉奶水很稀,挤出来好像上面都飘着一层油。宝宝前10分钟吃的奶都属于前奶,比较稀,水分较多;之后的奶称为后奶,后奶有丰富的脂肪,呈乳白色。所以母乳喂养提倡一侧乳房要吃二三十分钟,如果换得太快,宝宝会吃不到营养丰富的后奶。

4.宝宝吃一会儿奶就睡着了,其实并不是真正睡着了,而是累了在打瞌睡,往往要吃一会儿再睡一会儿,反复两三次才能真正吃饱。

04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从乳房胀满的情况:喂前乳房丰满,喂奶后乳房较柔软。

2.宝宝下咽的声音上判断:宝宝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此连续约15分钟就可以说是宝宝吃饱了。

若宝宝光吸不咽或咽得少,说明奶量不足。

3.吃奶后有无满足感:如吃奶后宝宝安静入眠,说明宝宝吃饱了。若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说明奶量不足。

4.注意大小便次数:宝宝每天小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黄色稠便,这些都可以说明奶量够了。如果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绿稀便或尿呈淡黄色,则说明奶量不够。

5.看体重增减:足月宝宝头一个月每天增长25克体重,头一个月增加720~750克,第二个月增加600克以上。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足是体重减轻的因素之一。

05 母乳喂养容易忽略的问题

禁止母乳喂养的情况有哪些

乳母为白血病病原体携带者时,不要进行母乳喂养,以免淋巴细胞内的病毒随母乳进入宝宝体内;乳母为艾滋病患者,禁止母乳喂养;若宝宝患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特殊遗传代谢疾病,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让宝宝吃全奶

贮存于乳房中的奶有前奶、中奶、后奶之分,其营养素含量各不相同:每次喂奶,要让宝宝吃空左右两奶。如果乳母奶水多,或宝宝患病等原因而吃不掉,则让宝宝先吃空一只奶,再根据情况处理;如果宝宝患肠胃疾病,不吃另一只奶的后奶;如果宝宝身体瘦弱,或体重增加过慢,可将前奶另行处理,只吃后奶,以增加脂肪;如果宝宝体重超重,需要控制乳汁摄入量,则将后奶挤出另行处理,减少热量,有利减肥。

因奶胀而发热应如何治疗

有的妈妈在奶胀的时候感觉不适,会有一些发热现象,因为奶胀引起反复的有规律性的发热情况还是很少见的。

妈妈可以开始记录一下,比如每天喂奶的情况,尤其是发热时的情况。一般来讲发热都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无论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的情况。

因为这是一个身体的自然防御功能,帮你抵抗未来的入侵物,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奶胀还是应该按时哺乳,这样可以缓解产生奶胀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