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同步育儿百科
15049500000056

第56章 日常护理

01 禁用成人痱子粉

爸爸妈妈经常会给宝宝身上扑些痱子粉,但如果误用成人痱子粉,会损害宝宝健康。因为成人痱子粉与宝宝痱子粉所含的药物、剂量都不相同。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脑、樟脑(或冰片)比宝宝痱子粉多3~4倍;升华硫多10倍;对皮肤刺激较大的水杨酸则多1倍。特别是成人痱子粉中含有硼酸,而在宝宝痱子粉中是禁用的。如果给宝宝误用成人痱子粉,会发生中毒现象,引起恶心呕吐、皮肤起红斑。爸爸妈妈的正确做法是给宝宝使用婴幼儿专用痱子粉。

02 旅行前事项准备

安排最佳出行时间

有的宝宝在汽车、火车、飞机上睡得很好,然而醒来却会因空间狭小而不停地烦闹妈妈。因而搭乘飞机或乘车的时间最好选在宝宝容易入睡的时候,夕发朝至的软卧火车及短时间飞行的飞机都合适较小的宝宝搭乘。

国外旅行准备

需先了解目的地的卫生情况,若有疫情,应怎样预防。并听从医生的指导带上保健药盒,如准备一些解热止痛药、防晕药、抗菌消炎药,防蚊虫药和外用绷带等。

订票时要求适当座位

订票要声明与宝宝同行,搭乘飞机时最好预定各区段第一排的座位,不要选长排座中间的座位。因为无论对妈妈本人还是对旁边的旅客都不方便;乘坐火车时要求预定下铺。这样妈妈和宝宝就会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并可让宝宝在妈妈的腿边玩耍。

预定目的地宾馆

尽可能预定到有宝宝床的房间,这样会使你在照料宝宝时十分方便。最好让丈夫或朋友一起与你出行,这样可使妈妈多一个帮手上,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帮助妈妈出主意或协助妈妈照料宝宝。

有效避免晕吐

出发前让宝宝喝一小杯加醋的温水,可有效地避免宝宝晕吐;如果皮肤被蚊虫叮咬,涂抹醋还可消毒止痒;若宝宝因不适应新环境而难以入睡,在宝宝睡前喝一杯加醋温水便能很快使宝宝入睡。

03 宝宝摔倒如何解决

爸爸妈妈要给宝宝锻炼的机会,从小养成战胜困难的顽强品格,如果一摔倒,爸爸妈妈马上把宝宝扶起来,会削弱宝宝克服困难的决心。不要小看这一小小的举动,培养宝宝就是从点滴开始的。现在有许多年轻妈妈因为不知道如何正确教宝宝走路而万分苦恼。

幼儿早期教育专家说,宝宝的每一步、每一个走路姿势,以及应如何在他走的过程中做好保护,妈妈都要特别关注,而不当的学步过程会使宝宝骨骼、脊椎变形。

04 宝宝晒伤后妈妈巧护理

日光性皮炎是可以预防的。最好的方法是避免直接日光照射,外出游玩时要戴好遮阳帽或遮阳伞,皮肤敏感的宝宝要穿透气性好的长袖衣、裤,要选择适合儿童的防晒霜,应注意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光照强烈时外出。如果宝宝已经出现皮肤受损,妈妈也不要着急,可针对症状选择以下办法:

1.局部红斑明显水肿者,可以用冰配方奶湿敷,能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一般每隔2~3小时湿敷20分钟,直到急性红肿表现消退;也可用3%硼酸水冷敷,并外用儿童适用的激素类霜剂,如肤乐霜、尤卓尔等,有明显减轻局部红、肿、热、痛的作用。

2.对暴露部位的红斑,可以外擦炉甘石洗剂,也可用鲜芦荟的汁液涂抹(使用前应确定宝宝不对芦荟过敏),如果没有这些药物也可用冰块或冰水敷在红斑处。

3.如果有水疱或破溃出水的皮损,可以用1:2000的黄连素水清洗局部后外涂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达维邦等。

4.如果红肿消退并伴有脱屑时应避免衣物摩擦,外涂硅霜或参皇霜。

5.如果宝宝有明显发热、恶心、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或镇静剂,重症者则需给予补液。

05 快乐出游宝宝乘车有4忌

忌背宝宝上车

当你抱宝宝上车时,宝宝应在前,你在后。千万不要背宝宝上车,否则,当气门关上时,容易将宝宝的头轧在两扇门之间,造成头部轧伤。

忌坐前排

上车后,如有座位可选,不要坐在第一排。因为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作用会使身体向前冲,第一排座位前面没有阻挡物,惯性冲力可将宝宝摔出去而造成外伤。

如果已经坐在第一排,一定要拉住宝宝,并叮嘱宝宝用双手抓住周围的栏杆。宝宝不宜单独坐在第一排。

忌坐左侧座位

上车后尽量让宝宝坐在驾驶员的右侧。从车祸调查情况来看,一般汽车“外档”车祸发生率较高,而“内档”较少。相对来说,坐在驾驶员的右侧比较安全。

忌将头、手伸出车外

宝宝的头和手不能伸出车外,否则很可能被迎面飞驰而来或后面超速行驶的车子碰伤,造成骨折、轧伤,甚至头部外伤。因此乘车时宝宝的头、手一定不能伸出车外。

06 如何给11个月的宝宝进行皮肤摩擦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屏障,皮肤的保健对宝宝的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经常用手或干布摩擦宝宝皮肤,可以促进宝宝全身血液循环的畅通,增强皮肤本身的新陈代谢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妈妈通过经常抚摸宝宝皮肤,可以传递亲情,满足宝宝心理及情感的需要,促进宝宝心理的发育。

摩擦宝宝皮肤的方法是:爸爸妈妈先用一点爽身粉在自己的手上搓一下,使自己的手变得光滑,然后再用手按摩宝宝全身皮肤,接着用柔软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摩擦宝宝皮肤,由手脚处向中心方向搓,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搓,背部则按由上至下的方向搓。通过这样的摩擦,宝宝皮肤会变得光洁细腻。

07 11个月宝宝不宜穿开裆裤

传统习惯中,爸爸妈妈总是让宝宝穿开裆裤,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宝宝身上虽裹得严严实实,但小屁股依然露在外面冻得通红。这种不好的习惯容易使宝宝受凉感冒,所以在冬季爸爸妈妈要给宝宝穿死裆的罩裤和死裆的棉裤,或有松紧带的毛裤。穿开裆裤会使宝宝在活动时不便,如坐滑梯的阻力较大。宝宝穿开裆裤还容易造成摔、跌倒后受外伤。

另外,穿开裆裤很不卫生。宝宝穿开裆裤坐在地上,地表上的灰尘、垃圾都可以粘在屁股上。此外,地上的蚂蚁等昆虫或小的蠕虫也可以钻到宝宝的外生殖器或肛门里,引起瘙痒,还可能因此而造成感染。穿开裆裤还有一大弊处是交叉感染蛲虫。蛲虫是生活在结肠内的一种寄生虫,在温暖的时候便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引起肛门瘙痒,宝宝因穿开裆裤可用手直接地抓抠,这样手的指甲里便会有虫卵,宝宝吸吮手指时又将虫卵吃进体内,再次感染。

通过玩玩具,坐滑梯还可能使其他小朋友也受感染。蛲虫病的传染能力特别强,蛲虫卵随着人们的衬裤掉到被子上和床单上,只需1天时间这些虫卵就可发成熟。

在人们整理床单、被子时,这些虫卵便会随空气而吸到鼻腔或口腔、咽腔,然后进胃和小肠,几天以后就发育成熟变为成虫了。

宝穿开裆裤不卫生

1岁以内的宝宝已经能站立并开始学习行走,在这个阶段,白天已很少用尿布了,可是由于宝宝此时行走不稳,最容易在地上爬、地上坐,而地上往往很脏,身体暴露部位易受污物侵染而引发疾病。

解决的对策:爸妈不要怕辛苦,应给学会为坐和爬以后的宝宝更换满裆裤,防止不洁物入侵小屁屁,特别是女宝宝。如果宝宝尚小,爸妈要严格注意家中的卫生保洁,并保证盯着宝宝的小屁屁或在小屁屁下面垫上尿布,以避免宝宝坐在不该坐的地方发生危险。

宝穿开裆裤不卫生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的活动范围也随之增大,穿开裆裤使臀部裸露在外,前后通风,还会使冷风直接灌入腰腹部和大腿根部,特别是冬天易着凉,造成感冒或腹泻。

解决的对策:冬天,里面毛裤是可以开裆,最外面的那层裤子就不用开裆了,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宝宝,又方便爸妈,且在公共场合也显得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