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32

第132章 早教可以这样教

应该与孩子搞好关系

如果妈妈想让自己的孩子听话一点,那么,妈妈就应该把日常对孩子的教育重心转移到培养彼此的关系上来。如果妈妈总是唠叨孩子的错误,就说明妈妈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孩子也总是感觉自己做不好每一件事。

想要与孩子搞好关系,妈妈首先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自己要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童心未泯的人,才能抛开自己所谓“大人”“妈妈”的身份,全面地接纳孩子。当你接纳了孩子的同时,孩子才有可能会接纳你。

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佛朗斯曾这样说:“人所受到的震动有各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上,然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却是在个人的尊严上。”

有些妈妈总是觉得没有办法和自己的孩子沟通,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反正是交流困难,孩子什么话都不愿意对妈妈说,原因很可能出现在妈妈这边。孩子想要和妈妈说话的时候,很多妈妈可能会不耐烦:“去去去,一边玩去,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别烦我,我正忙着呢!”“闭嘴,我说不行就不行!”孩子慢慢地也就变得懒得和妈妈说话了。在妈妈想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却又带有某种想从孩子嘴里“套话”的企图,或是用一些带有冷嘲热讽意味的语言,比如,“我可真羡慕甜甜她妈,这次甜甜又考了一百分。”“你们班这次谁考第一呀?”“小丽是不是每天早上都起来读英语课文呀?”这样的话就很容易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要想和自己的孩子好好交流,妈妈首先就要做出一个会沟通、会说话的榜样,要懂得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不能用言语伤害孩子。

幼儿时期是人的社会性萌芽发展时期,开始逐步地喜欢伙伴和团体性的游戏活动,同时心理上的发展又处于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并且自我控制的能力又较差,所以孩子之间便会经常发生类似的“战争”。孩子打架是不对,应该受到批评,这样才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孩子为了维护自身的自尊,一般也就会跟妈妈僵持一段时间,直到他自己的行为被原谅或遗忘了,孩子的心情才会再度好起来。

不要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提出的问题有很多,可见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可惜的是很多都被妈妈给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孩子已经把自然界的事物,都看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对自然界没有任何疑问,那是因为从小妈妈就不耐烦地告诉他“本来就是那样”,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发现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是那么狭窄,目光是那么短浅,所有问题的答案对他而言只有一个标准。

和宝宝一起学习

和宝宝单独相处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爸爸妈妈要弯下身,做个和宝宝一样大的宝宝,跟宝宝一起学习、练习,这样会让你的宝宝更享受学习的过程。不要充当老师的教导角色,无论您是否精通都要从零开始,和宝宝同步学习,跟他一同讨论,态度要谦和,这样才能激发宝宝学习的兴趣。

父母本身对学习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影响着宝宝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如果父母们都很好学、勤奋,每天都会忙里偷闲吸收知识、提高自己,那宝宝自然会受到父母的良好影响。如果父母们觉得自己是在没有必要看书,或者不知道看什么,那么不妨看看宝宝的书,了解宝宝所学习的东西,或者找几本名著和宝宝一起欣赏。